搜索到3144篇“ 黄河口“的相关文章
黄河口河蟹稻田养殖技术
2024年
2023年,利津县明集乡郑家村村民唐建国,利用稻田在黄河口进行河蟹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稻田的选择及修整稻田养蟹选择的是水源充足、水质新鲜、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较规则的田块,面积10亩左右,共有2个田块。
王守青
关键词:河蟹养殖黄河口保水力稻田养蟹
我在黄河口登临“鹳雀楼”
2024年
3周岁的小外孙一气背诵了10多首古诗,他背诵得最顺畅的竟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听着他嗲声嗲气的稚嫩童音,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我被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说真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是我儿时学会的第一首古诗。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机缘巧合,生长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长大的我,命运真的与“黄河入海流”息息相关。
丁尚明
关键词:《登鹳雀楼》王之涣黄河口黄河水
黄河口泥沙的治理实践与评价
2024年
基于1855年以来黄河口的来沙量及其不同时期河口泥沙的输移分布特征,从入海流路、防洪安全、下游河道淤积和航道建设等4个方面对黄河口泥沙的灾害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在总结黄河口泥沙治理历史的基础上,从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河口河段泄洪排沙能力、减少河口来沙等3个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口所采取的泥沙处理对策进行了概括总结。结合国内外相关典型河口泥沙的治理经验和发展态势,从水沙关系调控、入海流路格局优化、利用海洋动力输沙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今后黄河口泥沙的治理方向和主要策略。
王开荣王崇浩杜小康王广州张佳贝
关键词:黄河口
山东黄河口国家公园主要植被类型分析
2024年
山东黄河口国家公园位于黄河入海口处,以黄河三角洲为主体,跨东营市垦利区、河口区,地理坐标东经118°13'55.28"~119°30'57.00"、北纬37°25'02.67"~38°17'53.47";总面积352291.34hm2,其中陆域面积137141.08hm2,海域面积215150.26hm2;记录维管植物69科210属33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野生维管植物53科151属244种;植被划分为阔叶林、灌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5个植被型组,落叶阔叶林、盐生灌丛、典型草甸、盐生草甸、草本沼泽、沉水水生植被、浮水水生植被、挺水水生植被等8个植被型,刺槐林、柽柳灌丛、白茅草甸、盐地碱蓬草甸、芦苇沼泽和金鱼藻、黑藻、穗状狐尾藻群落、浮萍、品藻群落、莲群落等30个群系,分析如下。
王森林李萍刘亚南赵红安魏玉凯
关键词:植被类型
东营黄河口旅游带导游口译实践报告
本实践报告基于笔者为荷兰客户提供的导游口译服务,口译实践目的地为山东东营黄河口旅游带。本次行程为东营黄河口精品旅游路线,口译任务总时长1时45分。通过对路线中各处景点的细致讲解介绍,向外国友人更直观地展示东营黄河口的独特...
赵越华
关键词:导游口译
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究
2024年
为健全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多元补偿方式及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内容分析、关键人物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法,梳理黄河口国家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资源禀赋特征和社区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分析国家公园不同利益群体的生态保护补偿需求,并从野生动物补偿、原住民生产居住补偿、横向补偿、市场补偿4个维度提出了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为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朱梦洵王爽朱岩芳何洪兵吴裕鹏张俊王立东王忠敏
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醉美湿地
2024年
中国湿地资源丰富,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东营是首批进入国际湿地城市行列的城市之一,2020年,东营人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
胡友文(撰文/供图)
关键词:湿地保护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湿地资源黄河口
黄河口湿地潜在溢油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2024年
黄河口有着我国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极易受到陆源和海洋污染事故的影响。本文针对黄河口附近海上油田的开发和运输带来的潜在溢油风险,结合溢油污染概率模型以及河口的生态脆弱性,对黄河口湿地潜在溢油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在河口水动力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情景模拟法选取300种风和潮流组合作为溢油模拟的强迫条件,分别模拟溢油后72 h和720 h的污染结果,并统计黄河口湿地受溢油污染影响的最大概率和最短时间,采用环境敏感指数表征湿地对溢油污染的敏感程度、危害后果指数量化表征其危害程度及风险矩阵量化风险高低。结果表明黄河口国家公园受潜在溢油污染概率较大,危害后果指数值为29,处于较高危害等级,属于中风险区;河口岸线受潜在溢油污染概率较小,危害后果指数值均小于1,溢油危害后果低,属于低风险区。
周梦宇娄琦娄琦张学庆
关键词:黄河口溢油生态风险风险矩阵
黄河口国家公园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研究黄河口国家公园湿地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沿黄河故道东营段、黄河入海口以及沿海处共设2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集,对铅、镉、铬、铜、锌、镍、汞、砷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铅、镉、铬、铜、锌、镍、汞、砷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16.4、0.11、57.3、14.0、46.9、20.0、0.014、7.71 mg/kg,均符合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要求;研究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57,地累积指数为-0.2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65.54,表明研究区属于无污染土壤,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王碧莹李振函李海岗赵强李扬
关键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现行黄河口分汊河道的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2024年
自2013年黄河尾闾河道出汊形成双槽入海的河口汊道,控制了河口流量的分配,但其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基于Delft3D构建了黄河口汊道的水动力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河口汊道的分流特征,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河口汊道的分流不对称性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流量增加加大了东汊与北汊河道的水位梯度差,使得从东汊河道的流量增量较北汊河道大,河流流量的分配更加均匀。潮汐作用增强了河口汊道的流量不对称性,而随着径流量的增加,潮汐的增强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由于在半日潮的作用下,东汊和北汊河道水位梯度的差异,形成河口潮汐的“东阻北促”效应,增强了河口汊道的分流不对称性。
葛春海范勇勇巴旗孙超吴振吴晓王厚杰毕乃双
关键词:分汊河道潮汐径流量黄河口

相关作者

贾永刚
作品数:552被引量:1,60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海床 黄河口 沉积物 海底沉积物 黄河三角洲
孙志高
作品数:185被引量:2,103H指数:2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黄河口 三江平原 湿地土壤 湿地 氮
张治昊
作品数:125被引量:38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黄河口 黄河下游 床面 引黄灌区 治理措施
徐宾铎
作品数:185被引量:1,15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因子 黄河口 鱼类群落 邻近水域 邻近海域
单红仙
作品数:216被引量:67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海床 沉积物 黄河口 海底沉积物 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