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篇“ 黄淮平原“的相关文章
不同干扰对黄淮平原非农生境植被与土壤呼吸的影响
闫培森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淮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的影响
张俭
黄淮平原地区典型县域耕地土壤肥力评价
2024年
土壤肥力是土壤基本性质及生产力的综合表现,在江苏省响水县研究区内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有利于了解该县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状况,对黄淮平原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土壤肥力指标以构建肥力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同时运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出土壤肥力指数(SFQI),建立反映响水县研究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响水县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丰富,均值整体处于一级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为缺乏,整体为四级水平。除pH以外,变异系数均大于10%,各指标块基比均在25%以上,空间自相关性较弱。研究区土壤肥力评价的MDS为pH、容重、全氮、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钼,能够较好地反映全量数据集(TDS)对土壤肥力评价的信息。研究区整体土壤肥力处于三级地力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速效钾和有效钼是研究区的主要限制因子,建议在施用氮、磷、钾肥时提高钾肥比重,增施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淮平原耕地土壤肥力评价和耕地土壤培肥提供参考。
王雨王桂良沈婉仪赵文慧胡锐钱晓晴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土壤肥力评价
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
2023年
为促进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该生态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在2021年通过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周麦36、百农207、郑麦136三个适宜在黄淮砂姜黑土区推广的品种,并研究了配套栽培技术,为今后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张军刘扩展郝敏于仕佳刘强占二勇
关键词:黄淮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黄淮平原县城地下水环境状况分析——以开封市通许县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并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黄淮平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地下水是黄淮平原县城的主要饮用水和灌溉水源,地下水环境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安全和居民饮水安全。以开封市通许县的地下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锰、磷酸盐、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总氮、石油类、砷、菌落总数和浑浊度等10项。中深层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超标因子为钠和氟化物,其中氟化物为局部超标。深层地下水是县城的主要供水水源,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下降速率2.24~5.13 m/a。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因素有地质成因、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及农业污染源等,而且存在越流补给深层地下水并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风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思路和措施,为黄淮平原县城的水资源利用、地下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参考。
王刚李莹李沛莹张帅超
关键词:黄淮平原地下水环境
明清时期水患问题社会应对研究的新开拓——读《历史政治地理对水患的响应:以明清时期的黄淮平原为中心》
2023年
历史时期的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中国大部受季风气候影响,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极易形成水旱灾害;又因为中国的疆域广袤,横跨多个自然区,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以故,灾害以及与灾害做斗争,也就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古代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华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历史地理、环境史等研究领域都极为关注自然灾害以及灾害的社会应对相关问题,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于此不一一列举。段伟教授所著《历史政治地理对水患的响应:以明清时期的黄淮平原为中心》一书,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开拓性的工作。
陈泽宇夏增民
关键词:社会应对黄淮平原水旱灾害中华民族精神水患
黄淮平原(河南省境内)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与碳增汇潜力研究
马盼盼
黄淮平原矿区土地复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黄淮平原矿区复垦土壤肥力低,与养分循环密不可分,但复垦对土壤养分循环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于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矿区4个复垦区和1个对照区共采集65个表土样,利用高通量测序及PICRUSt2和FUNGuild分析工具探测复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区系演替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复垦年限增加,铵态氮(AN)逐渐上升,硝态氮(NN)、有效磷(AP)、有机碳(SOC)、β-葡萄糖苷酶(BG)及蛋白酶(PRO)活性下降,pH、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则先升后降。(2)复垦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P<0.05),丰富度和均匀度随复垦年限增加而上升,所有处理优势菌门保持不变,但相对丰度变化显著。(3)土壤pH、铵态氮及磷酸酶是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4)PICRUSt2功能预测显示细菌群落基因功能相似,与代谢相关功能最活跃。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真菌群落包含2个单营养型和3种混合营养型及4个单一功能群和14个混合功能群。本研究丰富了对复垦土壤发育的微生物学机制认识,为黄淮平原采煤沉陷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董文雪马静何环朱燕峰尤云楠陈浮
关键词:采煤沉陷土地复垦微生物群落
黄淮平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地表节肢动物对不同干扰方式的响应
黄淮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是该地区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人们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和短期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影响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传粉、微生物种群调...
张盼盼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群落特征
新四军在黄淮平原对“抗日沟”的运用和发展被引量:1
2022年
“抗日沟”是新四军为抵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抗日沟”在黄淮平原的运用,给新四军创造了有利的地形屏障,变不利为有利。“抗日沟”有利于民众隐蔽和疏散,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四军的动员下,民众积极参与,在黄淮平原挖掘了密如蛛网的“抗日沟”。随着“抗日沟”的广泛运用,“平原变山地”,改变了新四军无处可藏、无险可依的困境,使平原游击战有了依托和屏障。之后,“抗日沟”与平原游击战、交通壕攻击战等其他战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相互补充、可攻可守的战术体系。“抗日沟”为新四军创造了“地利”和“人和”的条件,改善了新四军生存的环境,成为新四军在黄淮平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屏障。
陆发春轩艳青
关键词:黄淮平原彭雪枫

相关作者

刘荣花
作品数:119被引量:1,464H指数:24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冬小麦 干旱 夏玉米 冬小麦干旱 气候变化
李树岩
作品数:88被引量:73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夏玉米 冬小麦 倒伏 气候变化 大风
马建华
作品数:195被引量:1,888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 路旁土壤 土壤 城市土壤
薛南冬
作品数:64被引量:55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土壤 污染场地 有机氯农药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污染物
田冰
作品数:46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明代 黄河水患 黄淮平原 治黄 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