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7篇“ 鼠密度“的相关文章
一种密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度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备箱体和底板,设备箱体与底板通过三根支架连接;集成电路板2和移动电源3安装在设备箱体内,设备箱体顶部安装4G天线1,设备箱体放置于捕盒6上方,底板7上安装捕盒,压力...
王进
四川省2021年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形动物(以下简称“”)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密度情况,为指导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选择四川省14个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密度监测,每月1次,每个监测点包括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两种生境类型。采用Excel 2013和SPSS 20.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密度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21年共捕获500只,平均密度为0.74%;城镇生境密度为0.58%,农村生境密度为0.90%,不同生境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8,P=0.005);城镇生境以褐家为主要优势种,农村生境以四川短尾鼩为主要优势种;全年总体密度呈不规则分布。结论此次研究已基本掌握四川省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继续加强类综合治理工作,将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余技钢胡雅劼李观翠李玲玲李宇斯
关键词:种群构成
2022年海南省类监测结果及海口市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省2022年类监测结果,了解并掌握的种群构成、分布、季节消长以及密度,并探讨海口市的密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媒介控制和媒传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按照《2022年海南省类监测实施方案》,自2022年1月起每隔2个月对17个市县进行监测。采用Excel 2021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及图表绘制,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密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2022年海南省总体密度为4.32%(1166/27008)。以褐家为优势种,其捕获数量占总捕获数的72.21%(842/1166)。从地区来看,昌江县密度最高为27.27%(367/1346),其次为海口、万宁、三亚,密度分别为8.59%(155/1804)、6.55%(77/1176)、5.11%(81/1586)。不同生境类型的密度不同,农村居民区密度最高,为4.49%(402/8962);重点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建筑工地、屠宰、酿造业等)为4.41%(404/9153);城镇居民区为4.05%(360/8893)。季节消长来看,总体密度在5月份达到高峰后,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区密度高峰在7月(5.73%),城镇居民区密度无明显高峰期,重点行业密度高峰期出现在5月(6.87%)。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口市密度与平均气温、累计日照时间具有正相关性(r=0.90、0.9;P<0.05)。结论海南岛密度相对较高,各市县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比历年监测数据,合理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曾雪霞李乔君刘璞瑜林怡刘莹杨新燕殷大鹏鲁英孙定炜
关键词:鼠密度气象因素病媒生物
2013-2021年气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密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单独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21年鄂尔多斯市密度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气象因素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结果鄂尔多斯市密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密度与滞后2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呈非线性关系,与当月的平均日照时数呈线性关系。子午沙密度与月平均气温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呈波动下降趋势,在约12℃时密度出现1个小高峰,而在18℃左右时达到最低谷,随后迅速上升;密度随月平均气压的升高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约864 hPa达到峰值;月平均日照时数对子午沙密度呈现正向的线性关系。滞后2月的月平均气温与同期月累计降水量和当月的平均日照时数均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滞后2月的适宜温度(约12℃)下强降水和当月短平均月日照时数有利于子午沙密度升高。结论月平均日照时数、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气压对子午沙密度呈线性及非线性影响,各气象因素间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尚猛王璐姜宛均王晓旭冀好强梁莹刘起勇
关键词:鼠密度子午沙鼠气象因素
一种密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能供老通过的通孔(103);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饵料盒(2)、用于检测是否有老在壳体(1)内活动的老检测单元及情监测单元,所述的老...
吕朝晖叶建华
2018年—2021年永吉县农区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永吉县通过在2018年—2021年,应用夹夜法和TBS围栏监测密度情况,科学掌握了永吉县密度发生、季节消长情况及优势种情况,为农户科学防治害提供依据,同时为永吉县的密度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桑红翠依德萍辛海丰刘海燕张亚东张乐
关键词:鼠密度
2016—2019年安徽省传疾病与密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与传疾病发病情况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传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16—2019年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和传疾病病例数据,分析传疾病与密度消长的相关性。结果安徽省2016—2019年共报告传疾病流行性出血热1051例和钩端螺旋体病81例。2016—2019年安徽省共布放有效夹75559只,捕获类326只,平均密度为0.43%。常见种为褐家(56.44%)、小家(31.29%)、黄胸(11.35%)和黑线姬(0.92%)。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密度呈现单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9月;2017年密度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5月和11月。HFRS发病数与月度密度没有正相关性,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与月密度具有中度正相关性(r=0.673,P=0.143)。结论应加强灭工作,防止传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张家林
关键词:鼠传疾病鼠密度
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密度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密度监测装置,其包括捕捉箱,捕捉箱底部两侧的内壁均固定有U型框,U型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板,捕捉箱两侧开口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捕捉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密封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捕捉...
胡雅劼刘阳李观翠李玲玲余技钢
2020年山东省夏津县密度监测情况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20年山东省夏津县密度监测情况,探讨夏津县害分布重点地区和季节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3-11月在山东省夏津县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和重点行业等设定6处生境,采用夹夜法、盗食法、路径法开展类监测工作,调查三种方法所测得的密度。结果2020年山东省夏津县共开展5次密度监测,夹夜法、盗食法、路径法测得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81%、5.25%和3.03处/km,盗食法所测得的密度高于夹夜法和路径法(χ^(2)=12.58,P=0.04)。夹夜法、盗食法、路径法所测得的各生境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9、26.64、64.06,P均<0.05)。夹夜法测得的垃圾中转站密度为最高(为4.35%),盗食法测得的垃圾中转站、农村居民区密度为最高(均为10.00%),路径法测得的垃圾中转站密度为最高(为20.67处/km)。夹夜法和路径法监测表明,9月份是夏津县密度高峰期,密度分别为3.29%和8.30处/km。结论2020年山东省夏津县垃圾中转站、农村居民区的密度较高,是类防制的重点地区;9月份是类防制的重点月份。
杨海先孙钦同孙玉霞田锐王学军
关键词:鼠密度鼠类防制
深圳市农区害密度调查与毒饵站防控害技术标准试验被引量:1
2023年
为监测广东省深圳市农区的密度和研究不同密度毒饵站布放技术对深圳市农区害的防控效果,采用夹夜法调查深圳市农区害的发生情况,并在监测地块中随机选取一块进行毒饵站控试验,设置5个处理,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和处理四每667 m^(2)分别设置5、4、3、2个毒饵站,处理五为空白对照(CK)。毒饵选用0.01%溴敌隆浸泡的稻谷,放置15 d后测算密度,计算校正灭率。结果表明,深圳市农区密度6.50%±2.12%,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和处理四校正灭率分别为57.54%、4.73%、41.20%和10.93%,其中处理一(5个/667 m^(2))具有一定防效,可为深圳市农区推广毒饵站害防控技术标准提供参考。
双有铭彭李亚鲁勇张琛钟策宏李剑徐忠国
关键词:鼠密度毒饵站

相关作者

郭天宇
作品数:208被引量:47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鼠类 灭鼠 莱姆病螺旋体 蚤类 莱姆病
庞松涛
作品数:58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德国小蠊 种群构成 医院感染 鼠密度 抗药性
刘起勇
作品数:488被引量:3,249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巴尔通体 登革热 白纹伊蚊 蚊虫 病媒生物
陆年宏
作品数:74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军事演习 灭鼠 鼠害 鼠密度 蟑螂
景晓
作品数:79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蚊虫 骚扰阿蚊 敌鼠钠 灭鼠 毒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