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7篇“ 鼻咽癌患者“的相关文章
-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全程营养护理对策研究
- 2025年
- 全程营养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以我院近三年收诊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全程营养护理措施实施价值分析。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有差异,(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采取全程营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混着知识掌握度,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改善,有推广的意义。
- 林舒婕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患者
- 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凝血异常、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治疗联合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 钮洪霞刘洁欧东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靶向治疗放疗
- 早期综合营养管理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中早期综合营养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结果 早期综合营养管理组患者的食欲、饮食配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基础营养管理组(P<0.05)。放化疗后2周、4周、结束时,早期综合营养管理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存在率均低于常规基础营养管理组(P<0.05)。早期综合营养管理组患者的PG-SGA评分、胃肠道反应、皮炎、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基础营养管理组(P<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中早期综合营养管理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基础营养管理好。
- 刘园源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营养状况
- 淋巴结坏死对早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坏死对早期无转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纳入的266例T1-2N1M0期患者,在MRI图像上评估是否存在淋巴结坏死。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绘制生存曲线图,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比较有LNN和无LNN患者5年生存差异。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共有79例(29.7%)患者存在LNN。有LNN患者EBV 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无LNN患者。单因素分析可见有LNN患者的5年生存显著差于无LNN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LNN是早期鼻咽癌患者OS(P=0.002)、RC(P=0.049)、DC(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且有LNN患者CR率也要显著低于无LNN患者。结论淋巴结坏死会显著影响早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是早期鼻咽癌患者5年OS、RC、DC的显著不良预后因素。
- 陈红叶郭巧娟陈韵彬许汉川钟婧
- 关键词:鼻咽癌预后
- 血清miRNA生物标志物预测鼻咽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miR-29c-3p、miR-143-5p及miR-205-5p水平对鼻咽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12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90例、女36例,年龄(47.65±7.97)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5.38±8.53)岁。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及对照组活检组织中miR-29c-3p、miR-143-5p及miR-205-5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miR-29c-3p、miR-143-5p水平分别为2.68±0.64、1.83±0.49,均低于对照组的5.86±1.95、5.04±1.67,miR-205-5p水平为4.81±1.68,高于对照组的3.89±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84、19.623、4.302,均P<0.05)。miR-29c-3p、miR-143-5p、miR-205-5p水平与性别、年龄、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miR-205-5p高表达组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为76.19%(48/6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90.48%(5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miR-29c-3p、miR-143-5p高表达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组患者[93.65%(59/63)比73.02%(46/63)、95.24%(60/63)比71.43%(4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57、12.857,均P<0.05)。结论miR-29c-3p及miR-143-5p在鼻咽癌患者中表达降低,miR-205-5p表达升高,这些表达模式与患者生存率显著相关,可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
- 张君高伟吕金鹏仲莉梅
- 关键词:鼻咽癌临床预后
- 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安康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随访期间有3例失访,观察组有2例失访,最终两组各纳入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54±5.43)岁,给予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02±5.47)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随访期间)、复发与生存情况(随访3年)。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1/30),高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清EGFL7、VEGF、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ALT及血清EGFL7、VEGF、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4.65±6.54)U/L比(73.87±6.87)U/L、(48.65±7.54)μg/L比(60.98±1.98)μg/L、(188.65±18.54)ng/L比(209.09±27.65)ng/L、(18.65±1.43)mg/L比(35.76±4.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73、8.663、3.363、20.594,均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WBC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0.0%(3/30)比63.3%(19/30)、6.7%(2/30)比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3、5.455,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3年复发及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经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其血清EGFL7、VEGF、TGF-β1水平可得到有效调节,进一步控制�
- 张愉张恺铄曹洪友高山
- 关键词:鼻咽癌局部晚期奈达铂放疗尼妥珠单抗
-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48例,发生远处转移)与未转移组(267例,未发生远处转移)。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鼻咽癌放化疗后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组中年龄≥48岁、发生颅底侵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7、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40分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转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8岁、发生颅底侵犯、NLR≥2.7及KPS评分<40分均是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OR=5.383、2.330、3.549、2.254,均P<0.05)。结论年龄≥48岁、发生颅底侵犯、NLR≥2.7及KPS评分<40分均是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围绕上述因素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陈瑞仲彭兴顺李子凡杨程云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化疗远处转移
- 鼻咽癌患者COL1A1、MUC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黏蛋白4(MUC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69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者123例作为研究组,其余经过病理学检查排除鼻咽癌的1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OL1A1、MUC4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COL1A1、MUC4蛋白表达。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COL1A1、MUC4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生存的关系。COX回归分析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L1A1、MUC4 mRNA表达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OL1A1、MUC4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OL1A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54%(72/123)高于对照组[41.10%(6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41%(78/123)高于对照组[33.56%(49/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OL1A1、MUC4蛋白表达与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COL1A1、MUC4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1A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COL1A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MUC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浸润深度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COL1A1、MUC4蛋白阳性表达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OL1A1、MUC4 mRNA联合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MUC4 mRNA单独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8,P=0.025)。结论鼻咽癌患者COL1A1、MUC4表达均升高,二者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对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 周卫李汉琳
- 关键词:鼻咽癌预后
- VMAT与s-IMRT对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静态调强放疗(s-IMRT)对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3例鼻咽癌患者的资料,将接受VMAT的40例患者列为VMAT组,将接受s-IMRT的23例患者列为s-IMRT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率、机器跳数、出束时间、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血清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MAT组机器跳数较s-IMRT组低,出束时间较s-IMRT组短(P<0.05);VMAT组治疗后FT 3、FT 4高于s-IMRT组,PCⅢ、LN、HA、Ⅳ-C及TSH低于s-IMRT组(P<0.05);VMAT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损伤、口干、吞咽困难、听力下降发生率低于s-IMRT组(P<0.05);VMAT组6个月、1 a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s-IMRT组(P<0.05)。结论对比s-IMRT,VMAT应用于鼻咽癌患者治疗有助于改善治疗效率,减轻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改善血清纤维化,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 贾彦召余杰饶石磊曹华琳
- 关键词:鼻咽癌并发症甲状腺功能
- 吉西他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减退及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袁东杰李艳峰李靖卢振民王慧敏
- 关键词:鼻咽癌顺铂吉西他滨疗效安全性
相关作者
- 潘建基

- 作品数:411被引量:2,341H指数:23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调强放疗
- 杨丽

- 作品数:189被引量:1,47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癌患者 影响因素 护理 生活质量
- 洪明晃

- 作品数:199被引量:1,86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肿瘤 鼻咽癌患者 预后 放射疗法
- 田道法

- 作品数:272被引量:1,07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益气解毒方 鼻咽肿瘤 鼻咽癌患者 益气解毒颗粒
- 张金桃

- 作品数:82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护理 鼻咽癌患者 PICC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