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4篇“ 6-酮-前列腺素“的相关文章
血府逐瘀汤联合法舒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6--前列腺素F_(1α)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法舒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6--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收的90例下肢ASO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5例,法舒地尔治疗)与治疗组(45例,法舒地尔+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血清6-keto-PGF_(1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后,两组间歇性跛行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6-keto-PGF_(1α)水平、跛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径、血管峰值流速、血流量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下肢ASO,安全性较好,可改善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与6-keto-PGF_(1α)水平。
陈凡平宁红霞汪海波杨晓萌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法舒地尔
人参多糖干预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素E_(2)/6--前列腺素F_(1α)的表达被引量:4
2024年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植物人参提取物对骨关节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是关于人参多糖提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干预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素E_(2)/6--前列腺素F_(1α)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人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除健康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健康组与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人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0.1,0.25,0.5μg/mL人参多糖0.2 mL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采用0.2 mg/kg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均每3 d注射一次,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_(2)、6--前列腺素F_(1α)水平,Mankin’s评分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病理形态,免疫印迹与PCR分别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1β、白细胞介10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_(2)降低,6--前列腺素F_(1α)升高(P<0.05);与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比较,人参多糖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无差异(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大鼠Mankin’s评分降低(P<0.05);与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比较,人参多糖高剂量组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5);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无差异(P>0.05);③模型组与人参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软骨组织层明显变薄,深达骨质层的裂隙及软骨细胞大量丢失,潮线严重断裂、模糊,滑膜层胶原纤维增多、增粗,可见大量软骨细胞被破坏,排列不规则;人参多糖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较模型组改善;人参多糖高剂量组较人参多糖中剂量组改善
李蕊张桂红王涛樊萍
关键词:人参多糖创伤性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血清D-二聚体、血栓B2联合6--前列腺素F1α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血栓B2(TXB2)联合6--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拟行TKA的15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下肢DVT将其分为并发组(n=52)和非并发组(n=104)。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KA后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血清D-D、TXB2联合6-K-PGF1α对TKA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组术后24 h血清D-D、TXB2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组(P<0.05),术后24 h血清6-K-PGF1α水平低于非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均是TKA后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TXB2联合6-K-PGF1α预测TKA后并发下肢DVT的灵敏度为94.23%,曲线下面积为0.925,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基本一致。结论:术后24 h血清D-D、TXB2、6-K-PGF1α水平均对TKA后并发下肢DV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赵允胡文晋赵骁虎王爱国
关键词: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1和6--前列腺素F1α水平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1(MUC1)、6--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输血科行输血治疗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不良组(42例)与良好组(5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2组血清MUC1,6-Keto-PGF1α水平,Pearson分析不良组血清MUC1和6-Keto-PGF1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良好组血清MUC1和6-Keto-PGF1α水平显著低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血清MUC1和6-Keto-PGF1α水平呈正相关(r=0.366、P=0.017);良好组输血量少于不良组,消化道溃疡史低于不良组(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输血治疗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MUC1,6-Keto-PGF1α水平升高,未来可能通过监测血清MUC1,6-Keto-PGF1α水平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输血治疗后预后情况提供参考。
张盟盟张亚平梁艳霞秦欢
关键词:急性消化道出血输血治疗6-酮-前列腺素F1Α
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加氧酶1及血栓B2T/6--前列腺素F1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加氧酶1(HO-1)及血栓B2(TXB2)/6--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购买60只4~6周龄裸鼠,体重(180±20)g,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深静脉血栓组各20只。其中空白组正常饲养1周;模型组及深静脉血栓组均建立宫颈癌动物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正常饲养;深静脉血栓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正常饲养。观察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HE染色切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血管组织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XB2/6-Keto-PGF1α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结果:实验过程中,三组大鼠均未出现意外死亡,存活率均为100%。模型组未形成血栓,深静脉血栓组造模后1、3、7、14 d成栓率依次为50.00%(10/20)、95.00%(19/20)、100%(20/20)。大鼠下腔静脉产生的血栓尾部为红色血栓、中间为混合血栓、头部为白色血栓。深静脉血栓组血管内皮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5)。深静脉血栓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空白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深静脉血栓组TXB2、TXB2/6-Keto-PGF1α高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TXB2、TXB2/6-Keto-PGF1α高于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深静脉血栓组Nrf2、HO-1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rf2/HO-1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TXB2/6-Keto-PGF1α、Nrf2/HO-1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大鼠中异常表达,也是宫颈癌根�
莫明静李得加张毅朱桂娟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后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B_(2)与6--前列腺素F1α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B_(2)(TXB_(2))与6--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冻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取快速复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功能、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XB_(2)与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L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pO_(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Lac水平低于A组,SpO_(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水平均降低,HCT、PLT水平均升高,且B组WBC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均升高,FIB水平均降低,且B组APTT、PT高于A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XB_(2)、MDA水平均降低,6-keto-PGF1α、SOD水平均升高,且B组TXB_(2)、MDA水平低于A组,6-keto-PGF1α、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冻伤患者末梢循环功能,改善APTT、FIB等凝血纤溶活性指标与TXB_(2)、6-keto-PGF1α水平,从而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薛乾隆金小乐王慧高飞李琳琳王佳杨李鹏张志斌焦会珍
关键词:冻伤末梢循环
复原活血汤对下颌下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6--前列腺素F_(1α)、血栓B_(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复原活血汤对下颌下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6--前列腺素F_(1α)(6-keto prostaglandin F_(1α),6-keto-PGF_(1α))、血栓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行下颌下瓣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口咽部缺损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和研究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原活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清6-keto-PGF_(1α)、TXB_(2)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血流灌注量相对值(Blood perfusion relative,BPR)、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BF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6-keto-PGF_(1α)水平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XB_(2)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活血汤能明显改善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行下颌下瓣修复缺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善血清6-keto-PGF_(1α)、TXB_(2)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陆慧焦建军马超李慧敏张学强
关键词:口咽部肿瘤缺损修复
俞募配穴针灸法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及对疼痛介质、6--前列腺素1α、血栓2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法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6--前列腺素1α (6-Keto-PGF1α)、血栓2 (TXB2)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NL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疼痛介质[血清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血清6-Keto-PGF1α、TXB2、TXB2/6-Keto-PGF1α指标值、腰腹肌等长收缩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PRI、PP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EP、5-HT、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6-Keto-PGFl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XB2、TXB2/6-Keto-PGF1α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6-Keto-PGFlα水平高于对照组,TXB2、TXB2/6-Keto-PGF1α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屈、后伸、右旋、左旋腰腹肌等长收缩值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各项腰腹肌等长收缩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0.75%,对照组复发率为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灸法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NLBP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腰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王凡蒋腾王晓宇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物理疗法
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对高龄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栓B2和6--前列腺素F1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对高龄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栓B2(TXB2)和6--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例高龄HRS患者分为HRS非治疗组(12例)和HRS治疗组(16例),另选16例非HRS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及HRS非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HRS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利加压前列地尔,连续使用7~14d。测定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清中TXB2、6KPGF1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HRS治疗组和HRS非治疗组患者TXB2水平、TXB2/6K-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HRS治疗组治疗后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K-PGF1α升高,TXB2/6K-PGF1α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HRS治疗组TXB2、6K-PGF1α水平与HRS非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能有效改善高龄HRS患者TXB2、6K-PGF1α的水平,从而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毛迎春罗俊华
关键词:前列地尔特利加压素肝肾综合征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
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镇痛及对血栓B2、6--前列腺素F1α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及血栓B2(TXB2)和6--前列腺素F1α(6-k-PG F1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为实验组(FB组)、术后应用曲马多为对照组(Q组)。术后6、12、24、48 h采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于术前2 h(T0)、术后24 h(T_1)、术后48 h(T_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TXB2、6-K-PGF1α;记录分析血浆TXB2、6-K-PGF1α水平变化及意义。结果运动状态下,各时间点Q组VAS评分分别为(5.43±1.22)分、(5.07±1.17)分、(5.60±1.10)分、(4.47±1.01)分,FB组分别为:(4.47±1.01)分、(3.40±0.86)分、(4.00±0.95)分、(3.10±0.76)分,各时间点Q组VAS评分均大于F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时刻,Q组TXB2值分别为(271.5±42.82)、(248.661.15)ng/L,FB组TXB2值分别为(302.3±60.11)、(299.76±50.70)ng/L,Q组TXB2明显低于F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时刻,Q组6-K-PGF1a值分别为(24.97±4.75)、(30.10±5.31)pg/m L,FB组6-K-PGF1a值分别为(22.31±3.82)、(23.52±3.59)pg/m L,Q组6-K-PGF1a明显高于F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抑制TXB2的含量,促进6-k-PG F1α含量增加。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有积极作用。
刘波闫昭威王伟灿郭宝帅宋先东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镇痛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

相关作者

王开富
作品数:171被引量:1,108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小檗碱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大鼠 2型糖尿病 黄连解毒汤
李永军
作品数:110被引量:41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食管肿瘤 食管癌
王长龄
作品数:4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脉络膜
黄光英
作品数:333被引量:1,805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针刺 胚泡着床障碍 健胎液 补肾益气活血方 子宫内膜
郭秀瑾
作品数:61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近视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