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5篇“ ADRENALECTOMY“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无管化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管化肾上腺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6月~2024年7月收治的102例由同一诊疗团队医师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无管化组)未放置切口引流管,术后即刻或术后1天内拔除导尿管。59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放置切口引流管及导尿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等之间的差异。然后比较经手术入路分层后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管化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热、肺部感染、腹胀、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不同手术入路的亚组分析显示,在经腹腔入路亚组,无管化组在手术时间、术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腹膜后入路亚组,无管化组在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无管化肾上腺切除手术能够明显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快速康复外科措施之一。
连文清黄亚强黄红星钟睿曹彬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嗜铬细胞瘤患者78例,按术后是否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分成不稳定组(n=13)和稳定组(n=65)。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史、术前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和术后乳酸浓度。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比例、术后入住ICU时间、术后需继续机械通气比例、术后继续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情况。对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13例出现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为1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肿瘤、术后乳酸浓度和麻醉时间是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乳酸浓度对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预测界值为4.2 mmol/L,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78.3%。结论 双侧肿瘤、术后乳酸浓度和麻醉时间是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乳酸浓度对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徐柳汀吴悠悠苗鹏程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将患者分为AI组、非AI组,收集术前和术中可能导致AI发生的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 h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P<0.05),术后12~72 h降低再回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I组比较,AI组患者年龄较大,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血清CRP和IL-6水平单一及联合预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1、0.681、0.684、0.739,联合预测AUC最大。结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以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高。
张智峰李世宾冀阳吴辉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皮质醇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的有效性(附手术视频)
2024年
目的探讨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PPNA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6例PPNA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5例。年龄(19.4±4.7)岁。25例表现为典型库欣综合征,16例诊断为Carney复合征。10例行基因检测,其中8例检出PRKAR1A基因突变。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多发小结节14例,单侧肾上腺小结节或轻度增粗而对侧腺体正常8例,双侧肾上腺无明显异常4例。所有患者24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水平升高,中位值为408.35(334.28,800.78)μg/24h,正常血皮质醇节律消失,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5pg/ml。22例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均为不被抑制。26例均行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左侧肾上腺全切8例,右侧肾上腺全切18例。结果本组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2±28.7)min,术中出血量均<50ml。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中位值为3(2,3)d。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术后需激素替代治疗。中位随访64(31.5,103.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均缓解,其中19例(73.1%)术后8.5(5,46)d24h-UFC水平降至正常,中位值为42.0(22.4,58.3)μg/24h;7例(26.9%)24h-UFC水平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为(73.2±10.4)%。术后13例(50%)未复发,中位随访时间51(789.5)个月,其中2例随访10年未复发13例术后皮质醇水平再次升高,中位值为225.6(188.9,397.2)μg/24h,术后至24h-UFC升高的中位时间为27(13.5,50.5)个月,最长达104个月,其中9例伴临床症状、体征复发。13例复发患者中9例行对侧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4例随访观察。结论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可作为PPNAD手术治疗的可选择方案之一,尽管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复发,但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确能有效、迅速、长期地降低PPNAD患者皮质醇水平并缓解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
郑国洋张玉石李汉忠文进吴兴成王文达赵扬王站刘义陈净慈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肾上腺切除术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robot-assisted adrenalectomy for giant adrenal tumors
2024年
Dear Editor,Adrenocortical carcinomas and adrenal cysts,including pseudocysts,are uncommon tumors[1,2].No consistent approach to surgery for large adrenal tumors including cysts,has been established,and especially when malignancy is suspected,consideration is still given to the option of laparotomy.Using robot-assisted surgery,w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he resection of a giant adrenal pseudocyst and a giant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s reported previously[3],underlining the advantages of robot-assisted surgery for large adrenal tumors.
Takayuki OhzekiHiroyuki KitaRemon KunishigeTaiji HayashiTsukasa NishiokaKoichi SugimotoTakafumi MinamiKazutoshi Fujita
关键词:ADRENALTUMORS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附视频)
2024年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岁,平均BMI值为26.2(24.8~29.8)kg/m^(2);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4例手术均采用纯单孔方式,术中均未增加辅助通道,手术总时间104~20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右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Masson瘤)1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魏勇沈露明沈百欣胡海斌刘威杨健蒋荣江朱清毅
关键词:腹膜后入路肾上腺切除术
顺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在达芬奇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顺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在达芬奇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与持续输注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肌松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维持用药量、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靶控输注组的肌松起效时间和麻醉时间短于持续输注组(P<0.05),肌松维持时间长于持续输注组(P<0.05),麻醉维持用药剂量小于持续输注组(P<0.05),靶控输注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持续输注组(P<0.05)。此外,靶控输注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持续输注组(P<0.05),靶控输注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发生Clavien≥3级并发症的比例均低于持续输注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顺阿曲库铵在达芬奇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相比持续输注方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麻醉用药量及提高术后恢复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能有效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王杰孙建良程远周玉梅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顺阿曲库铵持续输注
肾上腺腺瘤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腺瘤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 探讨肾上腺腺瘤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腺瘤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59例肾上腺腺瘤型SCS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后1个月根据血清皮质醇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比较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与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血压、代谢合并症(超重/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肿瘤直径]、术前肾上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昼夜节律(8:00、24:00)、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1 mg-DST)后皮质醇、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皮质醇、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以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以及术后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以组间比较P<0.10的指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SCS患者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59例SCS患者中,术后1个月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5例,发生率为42.37%。与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患者比较,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术前8:00血浆ACTH水平降低,24:00血清皮质醇水平和1 mg-DST后皮质醇水平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1 mg-DST血清皮质醇是SCS患者术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1 mg-DST血清皮质醇≥233 nmol/L的SCS患者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相对风险比为13.698(95%CI为2.965~63.274)。结论 SCS患者术后存在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风险,术前1 mg-DST血清皮质醇是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田朝阳刘梦思楼媛曾阳杰王怡洁崇立业李平
关键词: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术后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肾上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筛查出的100例肾上腺性高血压并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术后血压情况分为术后血压正常组(n=50)与高血压组(n=50)。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上腺CT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试验和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及术后半年的随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的血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血钾水平、醛固酮水平等,分析术后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多为男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较高、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肿瘤较大、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服药依从性差者。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钾水平、卧位醛固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血压正常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卧位醛固酮水平低于高血压组,血钾高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高血压组患者多为高龄、高BMI、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服药依从性差者(P<0.05)。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显著影响,术后高血压的控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的位置与数量、服药依从性。因此,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后应给予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管理。
农毅李碧君向肖瑶李建昌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影响因素
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按探讨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BA)治疗甲状腺髓样癌(MTC)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患者男,56岁,2023年10月5日因MTC术后15个月,全身乏力7个月入院。既往因MTC行两次甲状腺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上纵隔、纵隔等处淋巴结转移,CRH(-)、ACTH(胞质弱+)。患者术后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钾血症。入院查体:血压200/95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61.5kg,身高160cm,体质量指数24.02kg/cm^(2),腰围83cm,多血质外貌,皮肤变薄。实验室检查:血钾2.71mmol/L,血钙1.47mmol/L,甲状旁腺素6.0pg/ml,空腹血糖10.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血降钙素>2000pg/ml,癌胚抗原70.8μg/L。内分泌激素检查:8:00、16:00、24:00时血浆ACTH分别为189.0、125.0、65.0pg/ml;8:00、16:20、24:00时血清皮质醇分别为429.30、408.14、446.61μg/L;24h尿游离皮质醇1200μg/24h;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8:00时ACTH183.0pg/ml、皮质醇538.27μg/L;非卧位2h醛固酮8.2pg/ml;血、尿儿茶酚胺和甲状腺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18)F-FDG-PET/CT检查示颈部等多发淋巴结转移。腹部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增强MR检查示垂体变薄。肺CT、痰培养检查示双肺散在多发感染。经全院多学科讨论,诊断为EAS、MTC术后转移、糖尿病、高血压病、低钾血症、肺部感染、轻度贫血、肝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低钙血症。全麻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BA。术中先切除左侧肾上腺,翻转体位,再切除右侧肾上腺。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60min。术中出血量约20ml。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病理检查:(双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ACTH(-)。术后随访3个月,血降钙素仍>2000pg/ml。术后1周,以及1、3个月血ACTH分别为183.0、220.0、731.0pg/ml。但高血压、糖尿病、低钾血症等均迅速缓解。术后1个月血压100/80mmHg,空�
沃奇军赵瑜杨伟段婷寿佳沣杨云开祁小龙张大宏
关键词: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甲状腺髓样癌库欣综合征

相关作者

汪凯
作品数:26被引量:8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
研究主题: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肾肿瘤 预后
金锡御
作品数:371被引量:1,818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逼尿肌不稳定 尿动力学 逼尿肌 膀胱 膀胱肿瘤
陈振光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RET原癌基因 甲状腺髓样癌 多发性内分泌瘤 原癌基因
范祎
作品数:77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全膀胱 输尿管结石 治疗小儿
赵坚强
作品数:65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RET原癌基因 多发性内分泌瘤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一期修复 晚期下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