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1篇“ AFLP分析“的相关文章
- 法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2023年
- 甘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能为种质的杂交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3份法国甘蔗种质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0对AFLP引物总计扩增出122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89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2.91%。43份法国甘蔗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平均为0.809,最小是0.721,最大是0.880。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是0.182,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304,多样性指数是0.283。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0.78处切割时,可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FR97-047’、‘FR93-1066’、‘FR96-245’、‘FR97-053’、‘FR93-910’、‘FR93-316’、‘FR97-164’和‘FR93-697’;第Ⅱ类群有35份种质。43份法国甘蔗种质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
- 昝逢刚吴转娣吴才文赵勇赵丽萍覃伟胡鑫刘家勇
- 关键词:甘蔗种质资源AFLP
- 中国石斛属植物遗传资源的AFLP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中国是世界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分布中心,其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地区。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石斛属92个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2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32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307个,占总扩增位点的99.04%。聚类分析将92个石斛种质,分为4个类群,种间遗传分化显著。AFLP分子标记将菱唇石斛和西畴石斛划为石斛组、金耳石斛划为寡花组,且研究结果表明,茎的形态和质地为石斛分类的重要性状,花的唇瓣和茎节的膨大非石斛分类的主要因素。
- 张萌单玉莹杨业波翟飞飞王兆山巨关升孙振元李振坚
- 关键词:兰科石斛属AFLP
-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菌AFLP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瘤菌差异,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组合扩增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为68.86%.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12份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共划分为4大类,与大豆品种类型和生育期相关,第一类为黑河41苗期(V_(4))、绥农14苗期(V_(4))、黑河41盛花期(R_(2))、黑农40苗期(V_(4))、秣食豆苗期(V_(4))和秣食豆盛花期(R_(2));第二类为黑农40盛花期(R_(2))、黑河41鼓粒期(R_(6))、黑农40鼓粒期(R_(6))和秣食豆鼓粒期(R_(6));第三类为绥农14盛花期(R_(2));第四类为绥农14鼓粒期(R_(6)).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 姚玉波马春梅龚振平柴永山
-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AFLP分析聚类分析
- 都柳江易危鱼类小口白甲鱼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珠江水系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的特点,探讨其致危原因及机制,为开展小口白甲鱼种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贵州境内都柳江三都、兴华和榕江3个采样点共采集30尾小口白甲鱼,筛选8个引物组合对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全基因组DNA进行AFLP分析,采用PopGene32进行位点总数和多态位点数统计,并计算Shannon’s信息指数(I)、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多态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个体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结果】采用8个引物组合从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中共扩增出699条扩增片段,片段长度为69~500 bp,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获得87.38个位点。在699个扩增位点中,有66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94.85%。699个扩增位点在30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个体中的出现频率可划分为10个区间,其中,频率区间30%~89%的扩增位点数差异不明显,而频率区间0~9%和90%~99%的扩增位点数出现峰值。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的I、H、PIC、Na、Ne平均值分别为0.3490、0.2206、0.6404、1.9464和1.3574,个体间的DA为0.2305~0.4440,平均为0.3304;基于DA构建的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30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聚成两大分支,即个体18单独聚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个体聚为另一分支。【结论】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但存在有效种群规模变小及有效等位基因丢失的现象,推测其为生态濒危物种,应采取相关措施对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进行科学保护。
- 安丹丹代应贵韩雪
- 关键词:群体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多态位点
- 北盘江光唇裂腹鱼种群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解珠江水系北盘江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现状,采用8个引物组合对其30尾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片段数在8~73之间,扩增片段长度为69~500 bp,基因型数为28~30。8个引物组合共计检测出扩增位点975个,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121.8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89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2.00%。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912 3、1.369 0、0.227 1和0.357 5。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214 7~0.410 9,平均为0.304 0。基于个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和NJ系统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均显示30尾光唇裂腹鱼聚为两支,可能分别来源于两个亚群体。北盘江光唇裂腹鱼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但由于受水电站建坝、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该种群的分布区已缩小,种群数量减少,种群遗传变异离散程度较低并存在着等位基因丢失的现象,应采取措施恢复北盘江光唇裂腹鱼的种群数量,保护其遗传多样性。
- 杨伟代应贵安丹丹韩虎峰
- 关键词:AFLP
- 基于AFLP分析的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本研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采自贵州乌江的3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7对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数为5~73,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69~500 bp,共检出扩增位点856个。其中,多态位点796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92.99%。该种群含30个基因型,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Nei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9336、1.3388、0.2122和0.3387。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1691~0.5319,平均为0.3068。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和NJ法得到了拓扑结构相似的30个个体的系统树,该系统树由2个分支组成。其中,个体1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个个体聚为另一个分支。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受水电站建坝、河流污染和酷渔滥捕的影响,该种群分布区已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处于生态受威胁状态,需要开展对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及种质资源的保护。
- 安丹丹代应贵邹习俊
- 关键词:种群AFLP
- 不同产地南药益智的AFLP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AFLP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优化和分析,获得一套适用于南药益智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采用8对引物随机配对形成64对引物,以不同产地的益智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AFLP-PCR扩增,再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筛选能够鉴定益智遗传多样性的核心引物,进一步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了4对引物适合于益智AFLP分析,并以E3/M7引物组合效果最佳,扩增出10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带比率为94.54%,能够鉴定不同产地益智的种质资源。结论获得适合分析不同产地益智的AFLP技术体系,为研究南药益智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 苏增一张娉王芳章恩硕吴昊高炳淼
- 关键词:益智AFLP引物筛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
- 琴叶风吹楠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濒危植物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的遗传多样性,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的8个居群共56份琴叶风吹楠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琴叶风吹楠在物种水平的多态性较高,多态性百分率为75.16%;在居群水平,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36.20%;AMOVA分析表明,琴叶风吹楠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5.45%),而居群间的变异仅为24.55%;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r=0.1197,P=0.3210);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对8个居群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951处可将8个居群聚为3组。这些为琴叶风吹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 毛常丽张凤良李小琴杨湉赵祺胡永华吴裕
- 关键词:琴叶风吹楠种质资源AFLP分子标记
- 陕西唐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 2020年
-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省分布的6个野生唐棣居群的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明确野生唐棣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唐棣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7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6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2.86%。(2)UPGMA聚类、主坐标分析(PCoA)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相似,将6个陕西野生唐棣居群分成2大支,秦岭南北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且群体间存在一定基因流。(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63%),居群间遗传变异为37%。Mantel检验表明陕西唐棣居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92,P=0.220)。研究表明,AFLP分子标记可以准确、有效地用于唐棣遗传多样性分析;唐棣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居群间的基因交流有限;陕西野生唐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但部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野生唐棣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程永琴温晋芳黄欣张靖雯姜在民蔡靖
- 关键词:AFLP
- 金丝楸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为了加深对金丝楸(Catalpa bungei C.A.Mey.)优良无性系资源遗传背景的认识,[方法]本研究运用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筛选10对Eco RⅠ+3/MseⅠ+3引物组合,以梓树属的梓树(C.ovata G.Don)、灰楸(C.fargesii Bur.)、光叶楸和‘豫楸1号’良种为对照,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定植于河南省洛宁县的75个金丝楸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结果]总体水平上,在获得的1177条可统计条带中,113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PPBs)达96.01%;不同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0~1.99,平均为1.48±0.03;基因多样度为0.00~0.49,平均为0.28±0.01;Shannon信息指数为0.00~0.69,平均为0.43±0.02。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277时可将供试样品分为8组,其中,71个无性系聚为一组,显示出金丝楸无性系遗传背景较狭窄。各无性系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地理隔离对楸树遗传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金丝楸无性系当中的63号与其他遗传距离最远,值得重点保护和推广。[结论]形态学性状观察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显示:金丝楸与普通楸树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因此,认为金丝楸的分类地位宜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 马庆国王治军徐慧敏李明昆李慧民张俊佩张建国
- 关键词:金丝楸亲缘关系AFLP指纹图谱
相关作者
- 邢世岩

- 作品数:270被引量:9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银杏 叶籽银杏 AFLP 侧柏 AFLP分析
- 何承忠

- 作品数:227被引量:1,176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滇杨 云南松 杨树 膏桐 植物组培
- 易干军

- 作品数:363被引量:2,13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香蕉 柑橘 荔枝 香蕉枯萎病 菠萝
- 包振民

- 作品数:423被引量:1,42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扇贝 虾夷扇贝 贝类 中国对虾
- 王富荣

- 作品数:144被引量:4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红肉桃 红肉 引种表现 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