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9篇“ C/S体系“的相关文章
关于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冶金领域的富氢直接还原气体制备、竖炉直接还原过程、高炉煤气循环利用以及化工领域的天然气制氢等涉及CH_(4)-H_(2)-CO-H_(2)O-CO_(2)体系尤其是更具广泛代表性的H-C-O体系的析碳共性问题,建立一种便捷、快速、易操作、普适性强地判断体系是否析碳的方法十分必要。在“H-C-O体系质量与化学平衡衡算图”基础上,基于多相、多反应共存体系的平衡原理,确定了包括体系温度、总压、体系内n_(H_(2))/n_(CO)比值等各种操作条件下对应的临界析碳点坐标(nO/nC,nH/nC),连接相同参数的临界析碳点得到对应的临界析碳曲线,构建了“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开发了一种可准确把握生产状态、确定体系是否发生析碳的新方法,建立了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理论,为选择控制析碳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解决制作“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时存在计算较繁杂的不足,开发了“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分析专用软件,并结合已知的生产实践以及文献数据,验证了“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论文提出的确定体系是否发生析碳的新方法普适性广、包容性强,“H-C-O体系析碳状态分布图”不仅能简捷、快速、准确地判别某给定条件下体系是否会发生析碳问题,而且可以给出既能防止体系析碳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天然气制氢工序能耗和成本的努力方向,为实际生产降本、降耗、稳定、顺行提供有效的指导。
沈峰满丁智敏王硕张严郑海燕
1,3-丙二醇的微生物合成:C6-C3-C1原料体系的转变被引量:2
2024年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O)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二元醇化合物,可用于制造多种医药中间体、食品和化妆品,也是合成纤维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关键单体。微生物转化葡萄糖等可再生原料合成1,3-PDO因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节能、安全可持续等优点,已实现产业化,是微生物化学品工厂设计与应用的成功案例。但是,粮食紧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正在推动化学品生物制造的原料朝着非粮化、低成本、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微生物转化C3原料甘油合成1,3-PDO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近年来,以能量密度更高的甲醇等C1原料合成1,3-PDO也受到广泛关注,多条新的人工合成途径被创建并成功验证,为1,3-PDO可持续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从C6-C3-C1原料体系转变的角度综述了1,3-PDO的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对不同原料体系下提升1,3-PDO合成效率的代谢途径改造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对C1原料合成1,3-PDO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果士婷刘盼王钰
关键词:1,3-丙二醇可再生原料
基于不同模式的GJB 9001C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策划与实施
2024年
不同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对管理评审过程实施的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的GJB 9001C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入文件、输出文件的策划模式及其相应的实施要点,并给出了策划实例,为军工企业有效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提供借鉴。
关兵马柏平
关键词:管理评审
一种Pd/C双组分体系催化木质素及模型化合物制备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C双组分体系催化木质素及模型化合物制备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以Pd/C为催化剂,以单质碘为助剂,以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为反应溶剂,以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氮源,将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或...
李昌志 郭鲁贤 强倩张涛
构建3C学生支持体系,培养国际化工程人才
2024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以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学生全球就业能力。
邸爱英李晔谢冰洁马明达马丽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H-C-O体系析碳状态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C‑O体系析碳状态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涉及冶金及化工领域。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待测气相体系的温度、压力、气相组成条件等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利用临界析碳曲线生成算法生成所述待测气...
沈峰满郑海燕聂小森丁智敏张严王硕潘向阳张国鹏
PEK-C改性环氧体系相结构及固化反应研究
余梦蝶
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的开发被引量:5
2023年
制备满足直接还原铁工艺要求的富氢还原气体是确保直接还原铁工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解决还原气体制备参数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基于物质衡算及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创新性地构建了“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H-C-O衡算图),开发了由H-C-O衡算图确定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参数的图解法。介绍了包括n_(H_(2)O)/n_(CH_(4))标尺和nCO_(2)/nCH4标尺制作过程等在内的H-C-O衡算图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和包括确定各种气体在H-C-O衡算图中的位置、制备给定n_(H_(2))/n_(CO)还原气体组成时1 mol CH_(4)气体应配加的H_(2)O和CO_(2)物质的量、制备任意给定组成气体的气源配比情况下配加气体的物质的量以及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时的析碳区域等功能。以采用天然气(NG)与焦炉煤气(COG)的混合气体(30%NG+70%COG,体积分数)为制备富氢还原气体的气源,运用H-C-O衡算图确定需添加的CO与CO_(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例,详细介绍了H-C-O衡算图的使用方法。同时,简要地介绍了采用天然气或焦炉煤气重整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过程中“临界析碳曲线”和“析碳”区域,讨论了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时的重整温度、体系总压、还原气体n_(H_(2))/n_(CO)比值对临界析碳曲线和析碳区域的影响,为天然气重整或焦炉煤气重整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依据。
沈峰满
关于天然气重整制备富氢还原气体过程中析碳问题的调控--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的应用例被引量:5
2023年
采用天然气重整或焦炉煤气重整工艺制备富氢还原气体时,若操作参数控制不当将会出现碳的析出问题,影响制备富氢气体工序的稳定顺行,因此研究控制制备富氢还原气体过程中的析碳非常必要。应用“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和化学平衡原理,探讨了天然气重整或焦炉煤气重整工艺制备富氢还原气体过程中的“析碳”问题。在假设天然气重整或焦炉煤气重整体系处于临界析碳状态的前提下,确定了析碳曲线与还原气体n_(H_(2))/n_(CO)、重整温度和体系总压等因素的对应关系,从热力学角度给出了天然气重整或焦炉煤气重整制备富氢还原气体工艺中的临界析碳曲线、“析碳区”与“非析碳区”以及控制析碳且能满足直接还原铁要求的给定n_(H_(2))/n_(CO)值富氢还原气体制备时的重整温度与体系总压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为了确保n_(H_(2))/n_(CO)和有效成分φ(H_(2))+φ(CO)合量同时满足直接还原气体组成要求,在体系总压P_(tot)=0.1 MPa条件下重整温度须高于800℃;随着体系总压的升高,CH4的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对于低n_(H_(2))/n_(CO)(=2),随着体系总压的升高析碳区域将增大;但对于n_(H_(2))/n_(CO)(=5),随着体系总压的升高析碳区域反而变小,这是因为当n_(H_(2))/n_(CO)较低时,碳的气化反应为主流反应,提高压力将增强析碳,而当n_(H_(2))/n_(CO)较高时,甲烷分解反应为主流反应,压力升高将妨碍甲烷分解,抑制了析碳的缘故;另外,体系总压过高将无法获得有效成分φ(H_(2))+φ(CO)合量满足直接还原铁工艺要求的还原气体。
沈峰满章苇玲郑艾军郑海燕丁智敏李季
一种基于RT-RAA和CRISPR/Cas12a的人鼻病毒A型和C型检测体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RAA和CRISPR/Cas12a的人鼻病毒A型和C型检测体系,包括反转录重组聚合酶扩增体系CRISPR/Cas12a切割体系,所述RT‑RAA等温扩增体系包括人鼻病毒A型和C型的RT‑RAA...
李永东张丹丹徐荣焦素黎倪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