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12篇“ C-MYC“的相关文章
C-Myc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24年
KRAS突变诱导的胰腺癌展现出较高的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风险。C-Myc位于KRAS下游,可参与多种致癌途径与胰腺癌的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C-Myc的过度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和谷氨酰胺的摄取,促进细胞代谢和增殖,是驱动胰腺癌进展及维持的重要因素,并与化疗及免疫治疗耐药性有关。C-Myc还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非编码RNA等相互作用,调控胰腺癌增殖、发展和转移过程。因此靶向C-Myc被认为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策略。C-Myc的激活依赖于与其伴侣MAX的异二聚化,随后通过与经典E-Box序列5’-CACGTG-3’结合而发挥功能,研究证明直接靶向C-Myc可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如促进C-Myc的降解、抑制C-Myc/MAX结合以及阻碍C-Myc/MAX与EBox的结合。但由于其蛋白结构的特性,导致C-Myc的直接靶向面临一定的困难,间接靶向C-Myc为治疗胰腺癌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抑制C-Myc的转录和翻译,C-Myc-MAX异源二聚化,促进C-Myc的泛素化和降解可间接靶向C-Myc从而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朱俊逸余绮旻石佳娜郑水莲黄萍吴秀蓉杨秀丽
关键词:KRAS泛素化
c-Myc在调控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抑郁症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c-Myc在抑郁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本文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出发,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综述c-Myc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拟阐明c-Myc在抑郁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杜帅霖田旭升
关键词:抑郁症C-MYC线粒体
c-MycCDK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Myc、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8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c-MycCDK12表达水平。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c-MycCDK12阳性表达的相关性,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率(77.5%、87.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8%、15.0%)(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患者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Ⅲ~Ⅳ期、侵犯浆膜、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87.0%、88.9%、90.0%和94.0%、92.6%、97.2%、100.0%,均明显高于高分化、Ⅰ~Ⅱ期、未侵犯浆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的60.0%、57.7%、68.2%、70.0%和76.7%、76.9%、79.5%、80.0%(P<0.05)。相关分析发现,c-MycCDK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87,P=0.016<0.05)。胃癌组织中c-MycCDK12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9.4%、21.4%,均明显低于c-MycCDK12阴性患者的55.6%、70.0%(P<0.05)。结论 c-MycCDK12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性,并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能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杨雪程园园田瑞华
关键词:胃癌癌基因C-MYC
宫颈癌组织中EMC6、C-myc及BCL-2的表达和预后
2024年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评估EMC6基因在泛癌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免疫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探究EMC6、C-myc、BCL-2蛋白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分析TCGA和GTEx数据库中EMC6在泛癌和宫颈癌的表达,并利用SangerBox和Timer数据库评估EMC6与免疫相关性,以及ROC评估诊断潜力。通过免疫组化在68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检测EMC6、C-myc、BCL-2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使用Phi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利用Kaplan-Meier法评估这些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宫颈癌中EMC6表达降低,对免疫浸润有显著影响,且诊断准确性较高(AUC=0.819)。免疫组化显示,与宫颈癌旁组织相比,EMC6蛋白表达下降、而C-myc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C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而C-myc与病理类型相关(P<0.05),BCL-2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相关(P<0.05)。EMC6与C-myc、BCL-2表达在宫颈癌中呈负相关(Phi=-0.367,P=0.002;Phi=-0.284,P=0.019),且三者与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中EMC6蛋白表达下降,与C-myc、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且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作为宫颈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苗春霞王一娜张云霞
关键词:C-MYCBCL-2宫颈癌细胞凋亡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os c-myc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os与c-myc表达,并探讨二者与老年MI的关系。方法将78例老年MI患者设为研究1组,7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设为研究2组,同期纳入74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组被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os、c-myc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fos、c-myc与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1组被试者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水平及c-fos、c-myc水平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研究2组被试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c-fos、c-my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os、c-myc水平与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c-fos、c-myc水平、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fos、c-myc是影响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os、c-myc呈高表达,二者与MI病情发展密切相关,c-fos、c-myc对预测老年MI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
李新峰李满生蔡华陈军军张领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FOSC-MYC
LncRNA CDC6通过抑制c-Myc表达调节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
2024年
目的探讨LncRNA CDC6(CDC6)对肺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肺癌组织和细胞中CDC6和c-Myc的mRNA水平,并分析CDC6和c-Myc mRNA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随后,通过CDC6-siRNA和pcDNA-CDC6转染,或CDC6-siRNA和pcDNA-c-Myc共转染肺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凋亡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LncRNA CDC6在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CDC6和c-Myc mRNA水平与肺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沉默CDC6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增殖相关蛋白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P<0.05)。过表达CDC6促进肺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上调增殖相关蛋白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水平,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P<0.05)。过表达c-Myc逆转了沉默CDC6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LncRNA CDC6通过调控c-Myc促进EMT过程及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
张燕张红蕊孟丹丹弋振营李宁徐志巧
关键词:肺癌C-MYC增殖凋亡
基于细胞系和类器官研究c-Myc在肝癌治疗和耐药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系与类器官的药物基因组学数据探讨骨髓细胞瘤癌基因(c-Myc)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肝癌细胞系的药敏、功能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数据,评估c-Myc的表达与药敏的关联。统计c-Myc表达在肝癌测序队列中的差异和预后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c-Myc在肝癌患者的表达,检测其与类器官生物库类器官的药敏关联。选取三种不同的c-Myc抑制剂在肝癌细胞系和类器官上进行药物筛选,检测干预c-Myc对二维、三维水平的肿瘤杀伤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c-Myc与靶向耐药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联合免疫组织化学鉴定c-Myc在肝癌中调控药敏的潜在作用。c-Myc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且c-Myc的表达在靶向药耐药患者中高于靶向药敏感患者(P<0.05)。药敏实验揭示了c-Myc抑制剂THZ1、ABBV-744、JQ1可杀伤肿瘤细胞及类器官,并且与仑伐替尼在细胞系SNU-739中显示出显著的协同致死作用(协同系数均>1)。进一步的类器官生物库数据分析显示,c-Myc与干性介导的靶向耐药显著正相关(R=0.87)。结论:c-Myc在在靶向治疗耐药患者中高表达,并且抑制c-Myc可在二维、三维体外模型中起到很好的肿瘤杀伤效果,肝癌中可作为一个新的靶点。
程景辉秦艺萱杨慧
关键词:肝癌C-MYC耐药性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2024年
为了研究鳜弹状病毒(SCRV)如何调控鳜c-Myc(Sc-c-Myc)进而调控谷氨酰胺代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蛋白质谱寻找可能与Sc-c-Myc互作的病毒蛋白,初步分析确定为核衣壳蛋白(N蛋白);Co-IP结果显示,SCRV的N蛋白与Sc-c-Myc存在相互作用。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带有Flag标签序列的SCRV-N基因的ORF片段,并构建了SCRV-N蛋白过表达载体pcDNA-N-Flag;将pcDNA-N-Flag质粒转染鳜脑组织细胞系(CPB细胞系),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Sc-c-Myc与SCRV-N在细胞质内存在共定位现象;通过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和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转染pcDNA-N-Flag的CPB细胞系中Sc-c-Myc及谷氨酰胺代谢通路关键酶(GLS1、GDH和IDH2)的表达变化,发现Sc-c-Myc、GLS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综上表明,SCRV的N蛋白与Sc-c-Myc互作促进Sc-c-Myc的表达,进而调控宿主细胞谷氨酰胺代谢途径,为SCRV防控提供了新的靶点。
张秋爽叶彩媚牛银杰林强梁红茹罗霞李宁求付小哲
胃癌患者血清c-Myc和PD-L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c-Myc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纳入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c-Myc和PD-L1水平。胃癌患者血清中c-Myc和PD-L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c-Myc和PD-L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Myc、PD-L1水平显著升高(P<0.05)。Spearman法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中c-Myc和PD-L1表达呈正相关(r=0.431,P<0.05);c-Myc、PD-L1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c-Myc和PD-L1低表达患者3年累计生存率为88.89%(32/36)、86.67%(26/30),均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的76.67%(46/60)、78.79%(52/66)(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PD-L1、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c-Myc和PD-L1高表达均呈现上调趋势,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于晶晶张丽柯余沛沛
关键词:胃癌C-MYC程序性死亡配体-1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华蟾素通过调控MYH9/USP7/c-MYC通路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
2024年
【目的】探讨华蟾素调控肌球蛋白重链9(MYH9)/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华蟾素对AML细胞在体内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2)体外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处理人AML细胞株HL-60,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将HL-60细胞与活化的CD8^(+)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表面标志物CD2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CytoTox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分析评估CD8^(+)T细胞对HL-60细胞的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MYH9、USP7和c-MYC的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MYH9、USP7和泛素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转染MYH9过表质粒,验证华蟾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华蟾素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增强CD8^(+)T细胞抗肿瘤的能力。华蟾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L-60细胞活力、侵袭。华蟾素处理后上调CD8^(+)T细胞表面标志物CD25的表达,同时还上调IL-2和IFN-γ水平。华蟾素增强CD8^(+)T细胞对HL-60细胞的毒性。华蟾素抑制HL-60细胞MYH9、USP7和c-MYC的蛋白表达,MYH9通过募集USP7促进c-MYC去泛素化,华蟾素抑制MYH9介导的c-MYC去泛素化。【结论】华蟾素可通过抑制MYH9的表达进而减少去泛素化酶USP7对c-MYC的募集,促进c-MYC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AML细胞免疫逃逸。
黄蓉刘凯郝敬全王理槐甘卓
关键词:华蟾素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逃逸HL-60细胞

相关作者

涂追
作品数:132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亲和性 定点突变技术 免疫检测 富集纯化 黄曲霉毒素
付金衡
作品数:85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定点突变技术 亲和性 富集纯化 免疫检测 MYC
刘乃国
作品数:69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原位杂交 C-MYC 口腔鳞癌 癌基因
许杨
作品数:376被引量:1,548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学检测 定点突变技术 免疫检测 亲和性 富集纯化
路名芝
作品数:142被引量:381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P53 胃肿瘤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