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篇“ CLAM钢“的相关文章
热变形对CLAM多尺度组织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明确热变形对CLAM多尺度组织的影响规律,进而为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获取细小弥散的析出相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LAM在不同变形温度(550、650、750、850℃)和不同变形量(30%、45%、60%)下多尺度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当变形量一致(30%)时,CLAM在变形温度为550℃时达到最大位错密度(2.69×10^(15)m^(–2))与最大界面长度(19910.3μm);在变形温度为750℃时,达到最小位错密度(2.53×10^(15)m^(–2));在变形温度为850℃时,达到最小界面长度(12594.3μm)。当变形温度一致(850℃)时,CLAM在变形量为60%时达到最小晶粒尺寸(53.24μm)、最大位错密度(4.22×10^(15)m^(–2))和最大界面长度(20657.8μm)。结论CLAM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回复,并在变形温度为850℃时发生了再结晶。当变形量一致时,随着变形温度的提升,位错回复与界面迁移加速,使位错密度及界面长度逐渐降低。但是当变形温度达850℃时,受到高温淬火的影响(淬火温度与变形温度一致),位错密度出现异常增大。通过建立变形温度与位错密度的关系模型,计算出CLAM在850℃下因淬火畸变造成的位错增殖为(0.53±0.09)×10^(15)m^(–2)。当变形温度一致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加工硬化得到提高,多尺度组织得到细化,使位错密度及界面长度逐渐增大,同时再结晶的驱动力得到增加,使晶粒尺寸逐渐减小。
于杰赵飞赵飞熊穗平杨明黄文森
关键词:CLAM钢热变形马氏体位错显微组织
坡口形状对CLAM焊缝抗辐照损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坡口形状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焊缝辐照损伤性能及辐照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和纳米压痕技术等方法,研究了在室温下经能量为70 keV、剂量为1×10^(17)ions/cm^(2)的He^(+)辐照后,V型、U型和双U型坡口CLAM焊缝的辐照损伤情况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辐照后,不同坡口形状焊缝金属中均产生了氦泡、析出物等缺陷,力学性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与V型和U型坡口焊缝相比,双U型坡口焊缝辐照后焊缝内部缺陷分布更均匀、尺寸更小。这是由于在三类焊缝中,双U型坡口焊缝热输入更小,焊缝晶粒组织相对较小,晶界密度更高。更高密度的晶界阻碍了缺陷间的相互聚集,减小了缺陷的尺寸。辐照后双U型坡口焊缝表面粗糙度最低,氦泡、析出物尺寸最小,衍射峰偏移量、宽化率最低,表面硬度最低,抗辐照硬化性能最好。这表明通过控制焊接坡口的形状,细化焊缝晶粒组织,可显著提升焊缝抗辐照损伤性能及抗辐照硬化性能。
乔永丰雷玉成姚奕强朱强
关键词:CLAM钢焊接坡口辐照损伤纳米压痕
高能氦离子辐照对CLAM微观结构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2024年
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在服役期间会产生辐照损伤,CLAM作为热核聚变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对其进行辐照行为研究十分有必要。采用高能氦离子对CLAM进行辐照实验,利用纳米压痕实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CLAM在辐照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的CLAM中形成位错环和He泡,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位错环和He泡密度增加,尺寸增大。辐照后CLAM发生显著的辐照硬化效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硬化程度增加,但当辐照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辐照硬化效应减弱。利用DBH模型和FKH模型讨论辐照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对辐照硬化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压痕周围材料隆起堆积的范围减小,堆积高度增加,且高剂量辐照后压痕周围的堆积中出现了剪切带,表明CLAM辐照后脆性明显增加。
罗爱博梁延祥姚勇王罗斌万强
关键词:CLAM钢纳米压痕
有限元仿真结合显微组织分析CLAM电子束焊缝开裂原因
2024年
以焊接模拟软件SYSWELD为平台,采用双椭球+圆锥复合热源模型对100 mm×40 mm×45 mm的低活化马氏体(CLAM)对接焊缝进行不同预热温度的电子束焊接模拟研究,并通过对焊缝显微组织观察,对CLAM的电子束焊缝开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预热温度由20℃升高至400℃时,熔池宽度有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范围有所增大,温度梯度减小;焊后残余应力从150℃开始减小明显,300℃之后增大明显,焊后残余应力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获得最小焊后残余应力的预热温度是200℃;由20℃升高至220℃时,焊后最大变形量波动幅度大,预热温度由230℃升高至400℃时,焊后变形量开始缓慢减小,焊后最大变形量呈波动递减趋势。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焊缝处不添加任何异种金属塞片时,焊前不预热的情况下容易在焊缝处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200℃的情况下焊缝无裂纹;在焊缝中间夹GH625镍基塞片时,容易在铁基与镍基的相分界线处开裂,同时镍基焊缝容易产生高温热裂纹;在焊缝中间夹316L不锈片时,容易在焊缝中心产生高温热裂纹。
王丽芳刘振飞马建国李波吴杰峰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焊
TMT强化CLAM的析出物调控机制研究
于杰
一种调控CLAM中TaC的形变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材料热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调控CLAM中TaC的形变热处理方法:将CLAM于980℃~1150℃进行时长5~30分钟的奥氏体化处理,随后空冷至875℃~890℃进行时长30~60分钟的等温处理,再空冷至8...
赵飞于杰王诚浩黄文森杨明
热处理对CLAM焊缝抗辐照损伤性能影响的研究
2023年
为提高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hina low activation martensitic steel,CLAM)焊缝抗辐照损伤及辐照硬化的能力,采用AFM、SEM、TEM、掠入射X射线衍射(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GIXRD)、拉伸试验和纳米压痕技术等方法,对热处理前后的CLAM焊缝在室温下经能量为70 keV、剂量为1×10^(17) ion/cm^(2)的He^(+)辐照后的辐照损伤情况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已热处理与未热处理2种焊缝经离子辐照后,焊缝金属中均产生了空洞等微观缺陷。热处理后的CLAM焊缝具有晶粒组织更小、晶界密度更高的特点,阻碍了微观缺陷的相互聚集,焊缝内形成的缺陷分布更均匀、尺寸更小,该焊缝在辐照前后始终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处理工艺来细化焊缝晶粒,提高焊缝抗辐照损伤及抗辐照硬化的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乔永丰雷玉成姚奕强朱强
关键词:CLAM钢辐照损伤纳米压痕
合金碳化物M_(23)C_(6)对CLAM晶界拉伸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是目前核聚变反应堆的首选结构材料之一,中纳米级碳化物析出相对其韧塑性能起关键作用。本文以CLAM为研究对象,利用SEM、TEM对其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相M23C6(M=Fe,Cr)相及断裂微区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_(23)C_(6)主要分布在马氏体板条边界,在拉伸过程中会造成位错缠结堆积,促发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为了从原子尺度上探究碳化物对晶界变形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拉伸变形过程中晶界(∑5(031))上碳化物和位错的交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晶界的塑性变形以位错滑移和非晶化塑性变形为主。随着碳化物尺寸增大和数量增多,非晶化塑性变形程度增强,位错运动受阻,造成局部结构应力集中并产生微裂纹。
谢亚飞侯廷平侯廷平于涛陈梦军吴开明
关键词:CLAM钢碳化物晶界分子动力学
CLAM表面Fe-Al/Al_(2)O_(3)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热浸镀及热扩散工艺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表面制备出一层FeAl合金层,通过氧化处理成功地在CLAM表面制备出一层致密的氧化涂层。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了表面生长的氧化层为单一的氧化铝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能量散射谱仪(EDS)分析了不同氧化工艺对于涂层结构及组成的影响。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分析不同氧化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750℃下氧化4 h制备的涂层耐腐蚀性能最佳,其极化电阻值为8 059.54Ω·cm^(2),有效孔隙率为0.142 87。
邵宗明杨浩柳伟平郑明杰
关键词:CLAM热浸铝
稀土Ce对CLAM液态铅铋腐蚀行为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以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作为冷却剂的铅冷快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简称铅基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典型堆型之一。候选结构材料与LBE的相容...
罗温伟
关键词:CLAM钢

相关作者

黄群英
作品数:429被引量:77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聚变堆 液态金属 铅 液态 CLAM
雷玉成
作品数:223被引量:657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CLAM钢 MGH956合金 等离子弧 铋 TIG焊
赵飞
作品数:161被引量:309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CLAM钢 显微组织 活化 锌基复合材料 热加工图
吴宜灿
作品数:909被引量:1,20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反应堆 聚变堆 聚变 中子学 蒙特卡罗
李春京
作品数:62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聚变堆 CLAM钢 CLAM 铅 中子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