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904篇“ COMMERCIALIZATION“的相关文章
铁路企业专利技术创新转化路径探讨
2025年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专利技术转化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铁路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能优、适应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专利技术。在分析铁路专利技术创新转化路径的基础上,以铁路环保产品的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为例,从优化生产流程管理、合理配置人员、注重质量管控、拓展全生命周期业务和严格管控风险等方面,探讨铁路环保产品专利技术转化关键环节,增强铁路企业竞争力,提升铁路环保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林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风险管控
蓝印花布手工艺的现代设计创新与商业化路径
2025年
文章探讨了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印染手工艺的现代设计创新与商业化路径。通过重构传统纹样、改良染色工艺、拓展材料应用及改进制作工具,文章提出了蓝印花布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策略。同时,结合品牌定位、市场细分、跨界合作等商业化手段,构建了蓝印花布产品的全产业链条。研究表明,蓝印花布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与艺术价值。研究为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蓝印花布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宋俏颖
关键词:蓝印花布可持续发展跨界合作
传统非遗工艺的商业化创新探索——以上海灯彩为例
2025年
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盖传统技艺、美术、戏曲与民俗等多个领域,随着时代发展经历了由兴盛到衰退再到复兴的过程。该文结合熊彼特创新理论,以作为传统美术的国家级非遗上海灯彩为例,分析过去成功经验并从“巧、实、新、变”四个维度探讨数字时代下上海灯彩商业化方向和创新路径。研究表明,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创意构思、“实际”市场需求的把握、“新”材料和技术的引入,以及“变革”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灯彩工艺得到了提升,市场范围也得以拓展。借助3D打印、智能技术和数字化营销,上海灯彩在文旅市场和定制道具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为中国非遗工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焕发新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张郅旸范历飏刘凤霞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
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及测度体系,用以分析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具体路径。通过对2015—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高校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创新驱动与技术进步机制、知识溢出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展现了双重路径协同作用的系统性支撑。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地区凭借资源优势与市场化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上显著优于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因技术吸收与应用能力突出,较传统产业在成果转化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政策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高效转化,打造以技术转移机构和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科研管理体制,通过优化科研成果收益分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搭建高效的科研资源整合平台,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计划以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仝宣文陈庆庆李霞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
概念验证体系促进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的实践探索
2025年
在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成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加速医疗器械的科研成果向实际医疗产品转化,不仅关乎医疗水平的提升,更是国家科技实力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如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等,技术门槛高,创新难度大,导致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技术突破和优化的周期较长。文章结合医工交叉领域成果转化面临的重技术轻应用、工业设计能力不足、合规性设计缺失等问题,通过建立概念验证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技术与商业化的可行性验证,提出了提供需求整合、市场调研、产品概念生成等一站式服务,构建创新生态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具体建议。
郭高何镇安王晓东张爽刘佳王晓红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
农业商业化转型与农村青年返乡就业:一种机会空间的方法
2025年
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应对城市低端岗位不足从而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商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青年返乡就业的有效途径。机会空间是在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利用的时空环境。农业商业化转型与农村青年返乡就业的机会空间取决于两组因素:第一组是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可达性的地理因素,第二组是包括个体差异、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社会因素。针对地理因素,应当将促进当地农业价值链作为创造体面就业的引擎;针对社会因素,政策应纠正多个层面的不平等以增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
李凤梅刘丹彤
关键词:农村青年
近代农业商品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农作物种植的多样选择——以淮北沂沭河流域为例
2025年
近代淮北沂沭河流域拥有较为发达的铁路、水运交通,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出比重较高,但流域内大部分县区并没有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纳入农业商品化领域,反而出现了较为突出的种粮自给局面。出现这种局面,当与沂沭河流域农业耕作环境较差、粮食作物总产量低以及商业购粮成本高昂等密切相关。沂沭河流域在近代实行了一种农业低商品化发展模式,即以有限的耕作面积种植花生等高商业价值作物,大部分的农业地域仍以自给粮食作物为主。这种模式既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农业商品贸易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沂沭河流域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历史作用。
周红冰
关键词:农业商品化农作物种植
基于机器学习决策树模型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用化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意义]相较于专利等传统知识产权类型而言,目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商用化研究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分析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特点与商用化的关系,为实现其商用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建立机器学习决策树模型实现对一项布图设计能否被商用化的自动划分,进而为最初的芯片设计提供研发方向及可被商业化的预期。本研究在建立总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子模型以便比较不同地区模型的效果。[结果/结论 ]布图设计应用方向、创作人个数等指标成为影响商用化的关键因素;AI类芯片的布图设计相较于电源类布图设计更有可能被商用化;北京、上海、江苏三地区的决策树子模型f1-score在0.8以上,其预测结果贴近真实情况。
石英于扬李曦刘庆莲
关键词:决策树模型商用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数字技术、技术商业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2025年
当前,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而是需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及动态能力理论,从数字技术与技术商业化能力视角,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356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能力在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技术商业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企业应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提升自身技术商业化能力,进而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张伟马妮娜马昭双
关键词:数字技术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驱动、激励机制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2025年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加强高校创新与产业的精准对接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为背景,讨论了高校层面的考核激励对其创新行为和成果转化的影响。在理论层面,基于一个高校创新的多任务模型,本文指出,当高校面临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考核时,数量型考核压力越大,高校越容易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并且当高校单位投入可实现的创新数量越多时,该问题愈加明显。在实证层面,本文首先发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高校创新的影响具有“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特征,且对于处在实验室考核年和学科评估临界值附近的高校,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其次,以专利成果署名顺序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省部共建实验室设立后,高校为了以更低的投入获取专利第一申请人的身份,更多与议价能力较低的小规模企业开展合作研发,产生的合作专利质量明显更差;最后,本文发现实现高校与地方产业的精准对接,有利于弱化高校创新中“重量轻质”的内在激励,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提质增效。
亢延锟郭家宝胡志安陈斌开
关键词: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相关作者

李布青
作品数:105被引量:4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沼气 秸秆 高吸水性树脂 农村沼气 可持续发展
李洪东
作品数:20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
研究主题:电力市场 电力 市场力 激励机制 模型组合
刘万福
作品数:22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电力市场 激励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 DSM 输配电价格
葛昕
作品数:28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沼气 秸秆 农村污水 工程设计 秸秆沼气
肖霖
作品数:18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研究主题:发电投资 一对一 大众化 输电 动态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