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7 篇“ DNA载量 “的相关文章
血常规衍生指标与HBV-DNA 载量 及ALT关系的研究 2024年 目的:选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V-DNA 作为研究指标,通过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NLR、PLR的表达与疾病进程及HBV-DNA 载量 和ALT的关系,探讨NLR和PLR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5例外周血标本,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和乙肝DNA 水平,按照HBV-DNA 载量 水平不同分为阴性组(作为对照组)、低拷贝组、中拷贝组、高拷贝组,分别比较HBV-DNA 升高组与阴性组外周血NLR、PLR水平,分析其差异性;同时按照ALT升高水平分为轻、中、重度三个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与正常组对应的外周血NLR、PLR水平,查找规律;对HBV-DNA 阳性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血NLR、PLR水平变化。结果:NLR与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中拷贝组和高拷贝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LR与HBV-DNA 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但三个升高组与阴性组比较,PLR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ALT的逐步升高,NLR也随着升高,轻度和中度升高组,NLR变化不大,但重度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R与ALT的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抗病毒治疗的早期,由于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NLR和PLR会一时性升高。结论:NLR和PLR具有评估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持续动态检测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预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黎卓华 盖婕敏 何小玲 赖清谊 刘岩 刘德强 周红辉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DNA 谷丙转氨酶 HBV感染患者HBV-DNA 载量 与乙肝五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DNA )载量 与乙肝五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沛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BV-DNA 载量 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按照其HBV-DNA 载量 进行分组,分别为<50 IU/mL组69例、50~<10^(4) IU/mL组10例、10^(4)~10^(10) IU/mL组21例,对比3组检测结果。结果10^(4)~10^(10) IU/mL组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a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指标高于50~<10^(4) IU/mL组、<50 IU/mL组,50~<10^(4) IU/mL组各指标水平高于<50 IU/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后显示,HBeAb、HBeAg、HBsAg与HBV-DNA 载量 呈正相关(r=0.512、0.549、0.673,P均<0.05)。结论HBV-DNA 载量 与HBeAb、HBeAg、HBsAg指标之间有正性关联,可为评估HBV感染程度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主淑 关建华关键词: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 EB病毒抗体滴度及EB-DNA 载量 在IM患者诊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滴度及EB-DNA 载量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者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IM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M患者,选取同期145例非IM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EBV抗体及EB-DNA 载量 阳性率,分析EBV抗体联合EB-DNA 载量 诊断IM价值,分析治疗7 d后EB-DNA 未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IM组EBV-CA-IgM、EBV-CA-IgG及EB-DNA 载量 阳性率86.90%、62.76%、78.6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90%、15.86%、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抗体、EB-DNA 载量 联合诊断IM灵敏度、准确度高达97.24%、91.72%,较EBV-CA-IgM、EBV-CA-IgG、EBV-NA-IgG及EB-DNA 载量 单独诊断显著提高(P<0.05)。未转阴组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比例低于转阴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高于转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是治疗7 d后IM患者EB-DNA 未转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BV抗体联合EB-DNA 载量 检测在诊断IM中具有协同补充作用,可显著提高灵敏度及准确度,另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均与IM患者EB-DNA 未转阴有关。 吴亚斌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乙肝患者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cAb-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54例乙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其入院时、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乙肝患者入院时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比较抗病毒治疗6个月不同疗效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时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病毒治疗1个月HBV-DNA 载量 与血清标志物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乙肝患者HBVDNA 载量 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完全应答患者治疗1个月时HBV-DNA 载量 和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低于未完全应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 载量 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05]高于五者单项检测(AUC=0.779、0.802、0.792、0.739、0.831)。结论:乙肝患者HBV-DNA 载量 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呈正相关,且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 载量 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高于五者单项检测。 隋娟 钟芳芳 郑秀霞关键词:HBV-DNA载量 血清标志物 抗病毒疗效 血清HMGB1、GP73、IL-37与HBV-ACLF患者HBV-DNA 载量 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白细胞介素-37(IL-37)与HBV-DNA 载量 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收治的11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BV-CALF患者入院90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2例)与生存组(7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分析HBV-CA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HMGB1、GP73、IL-37与HBV-DNA 载量 的关系,评价血清HMGB1、GP73、IL-37对HBV-CA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在病情分期、腹膜炎、肝性脑病、肺部感染、HBV-DNA 载量 、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分方面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较生存组高(P<0.05)。病情分期、腹膜炎、肝性脑病、肺部感染、HBV-DNA 载量 、MELD评分及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BV-ACLF患者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与HBV-DNA 载量 呈负相关(P<0.05)。血清HMGB1、GP73、IL-37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90、0.78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4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33%、91.43%。结论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与HBV-CALF患者HBV-DNA 载量 及预后密切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刘秀红 宋清玲 郭苗 王聪 雷达鑫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尔基体蛋白73 HBV-DNA载量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DNA 载量 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联合EB病毒DNA 载量 (EBV-DNA )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IM组,另外选择同期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ALY、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比例(LY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EBV-DNA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 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考察外周血ALY联合EBV-DNA 检测对IM的诊断价值。结果IM组患儿的外周血ALY、LYM、LYM%以及EBV-DNA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ALY:(25.62±8.31)%比(18.01±4.62)%;LYM(×10~7/mL):8.35±2.61比5.54±0.34;LYM%:(50.35±10.36)%比(37.69±6.31)%;EBV-DNA (拷贝/mL):7.85±2.64比5.31±1.1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组患儿的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 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4、0.490、0.632,P值分别为0.016、0.010、0.008)。外周血ALY诊断小儿IM的AUC为0.773,95%可信区间(95%CI)为0.680~0.866,敏感度为48.00%,特异度为72.00%;EBV-DNA 诊断小儿IM的AUC为0.810,95%CI为0.718~0.902,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96.00%;外周血ALY与EBV-DNA 联合检测诊断小儿IM的AUC最高,为0.904,95%CI为0.843~0.964,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2.00%。结论IM患儿外周血ALY和EBV-DNA 均显著增高,二者联合检测能够辅助诊断IM。 沈肖明关键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和婴儿出生时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 载量 和婴儿出生时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太原市某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婴儿,检测母亲HBV DNA 载量 、婴儿出生时脐血免疫细胞比例和MAV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百分比、婴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HepB全程接种后1-2月血清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 DNA 和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HepB无/弱应答的影响。结果婴儿HepB全程接种后无/弱应答率为14.38%(22/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V DNA 载量 高、脐血MAVS、pIRF3和pNF-κB蛋白表达百分比低、脐血浆细胞比例低的婴儿HepB无/弱应答率高[OR(95%CI):3.94(1.11-14.00)、1.44(1.15-1.73)、4.17(1.16-14.96)、1.94(1.38-2.51)、3.97(1.14-13.79)]。结论HBsAg阳性母亲HBV DNA 载量 和婴儿出生时MAVS信号通路显著影响婴儿接种HepB的免疫应答;相关检测有助于识别HepB无/弱应答高危人群。 张颖 张颖 李雁笛 王惠鑫 渠轶群 渠轶群 汪波 李锐 王素萍 冯永亮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婴儿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 载量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 载量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 载量 、生活质量评分、肠道菌群分布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24周,2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HBV-DNA 载量 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生理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梭菌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vs. 6.56%,P=1.000)。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ALT、AST、TBil水平,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HBV-DNA 载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邱小琴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宁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广宁县人民医院参与体检的8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根据TNM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Ⅱ期组(38例)和Ⅲ期组(49例),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T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水平,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Ⅲ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水平均高于Ⅱ期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低于Ⅱ期组(均P<0.05)。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水平均呈正相关,与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 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水平均呈正相关,与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呈负相关,临床应重点监测上述指标。 邓理明 梁亦钊 陈丹关键词:免疫功能 调节性T细胞 血清HBV-DNA 载量 与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miR-21、miR-122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酸(HBV-DNA )载量 与老年慢性乙肝(CHB)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miR-21、miR-122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HBV-DNA 载量 分为低载量 组(<105 copies/mL)(n=48)、中载量 组(105~107 copies/mL)(n=42)及高载量 组(>107 copies/mL)(n=30)。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清miR-21、miR-12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老年CHB患者血清HBV-DNA 载量 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miR-21、miR-12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性别、年龄、BMI、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清ALT、AST、GGT、ALP及miR-21水平呈现低载量 组﹤中载量 组﹤高载量 组,血清miR-122水平呈现低载量 组>中载量 组>高载量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CHB患者血清HBV-DNA 载量 与血清ALT、AST、GGT、ALP及miR-21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miR-122水平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血清HBV-DNA 载量 与老年CHB患者血清ALT、AST、GGT、ALP及miR-21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清miR-122水平呈负相关,检测血清miR-21、miR-122水平可为老年CHB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刘新德 王旭 焦威峰关键词:慢性乙肝 HBV-DNA载量 肝功能 MIR-21 MIR-122
相关作者
柯伟民 作品数:94 被引量:287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丙型肝炎 黄宇 作品数:38 被引量:110 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单链抗体 EBV DNA载量 转铁蛋白受体 双价抗体 刘朔婕 作品数:15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EBV DNA载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HBV_DNA 胡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60 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EBV 载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PBMC 血浆 洪国粦 作品数:87 被引量:264 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分析 EBV DNA载量 突变 传感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