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 篇“ HBV变异 “的相关文章
C基因型HBV 变异 与宫内传播的关系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携带C基因型HBV 的母亲病毒基因组变异 情况,探讨其与HBV 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399对携带HBV 的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基本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 血清学标志物。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且主/被动免疫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者判定为HBV 宫内传播。按克隆测序要求,母亲HBV DNA载量须≥106 IU/ml,在54例发生HBV 宫内传播者中,以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对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以随机种子方法选择同等数量未发生宫内传播的母亲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经PCR扩增HBV DNA、基因克隆、测序,对携带C基因型HBV 的母亲进行病毒基因组变异 分析。结果44例样本中39例(88.63%,39/44)为C基因型,其余2例为B基因型,3例为B与C混合型。将42例携带C基因型HBV 的母亲的406条克隆株进行基因变异 分析,其中宫内传播组204条,对照组202条。HBV 宫内传播组PreS1、S、C、P区碱基置换突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介于8.67~40.73之间,P<0.05);HBV 宫内传播组PreC和X区碱基缺失突变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7.82和34.78,P<0.001)。X区nt1644~1645和nt1649~1650分别存在31 bp和27 bp的插入突变,且均发生于对照组。结论携带C基因型HBV 的母亲病毒基因组PreS1、S、C、P区碱基置换突变与HBV 宫内传播有关;PreC区的缺失突变、X区的插入和缺失突变可能降低了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赵甜静 杨志清 李雁笛 扆琳珠 丰淑英 汪波 冯永亮 王素萍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宫内传播 HIV/HBV 合并感染治疗队列HBV 变异 特征及其对长期HBV 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研究背景: HIV、HBV 有相似传播途径,HIV/HBV 合并感染常见。总体上,HIV感染者中有5%~20%可同时感染HBV 。HIV/HBV 合并感染可相互促进疾病进程,与HBV 单一感染相比,合并感染终末性肝病进程明显加快... 聂源关键词:人体免疫缺损病毒 炎性反应 全基因组分析 文献传递 PAX8数量性状位点及HBV 变异 与肝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PAX8是蛋白转录因子配对盒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它编码在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转录因子,与肝细胞癌(HCC)的预后有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确定了作为表达PAX8数量性状基因位点(eQTLs)一个新的长链非... 马士杰关键词:肝癌 预后 多态性 文献传递 高通量测序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HBV 变异 检测中的应用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在我国约65%的肝癌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 贾健安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乙型肝炎 肝癌 文献传递 HBV 变异 、宿主HLA基因多态及其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HCC的发生发展受多个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毒感染、环境因素以及宿主遗传变异 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文娟关键词:肝细胞癌 HBV基因型 病理细胞学 HBV 变异 、体细胞变异 及相关免疫遗传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慢性感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重大的疾病负担。从HBV 慢性感染状态到相关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常需要数十年的慢性过程。由于长期感染,HBV 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被动选择出适合病毒生存的相关突变,而这些突变又进一步促进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在HBV 引起的慢性炎症微环境的长期刺激下,机体基因组也发生大量的体细胞突变,同时被动选择出适合细胞存活的相关突变。被机体选择出来的HBV 变异 和机体体细胞变异 ,均促使细胞向恶性方向转变,表现为"变异 -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此外,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对HBV 导致的疾病进程至关重要,如STAT通路和HLA相关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重要HBV 变异 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进展。 李自雄 蒲蕊 杜琰 曹广文关键词:免疫遗传学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HBV 变异 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5年 HBV 在体内复制过程中变异 率高,构成HBV 准种。研究HBV 准种对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疾病转归以及疗效预测等有重要意义。新一代测序(NGS)技术以其高通量、超深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生物医学领域,该技术为HBV 准种带来了新的研究策略。本文简述了常用的几种NG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回顾了近几年NGS技术在HBV 准种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评述了病毒基因组各个功能区的变异 和HBV 准种的种群特征。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而言,NGS技术在HBV 变异 的检测中表现出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势,然而其同时存在成本高、测序出错率高、数据处理和个性化分析困难等缺点。如何克服NGS技术的不足,并将其应用于HBV 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欣欣 王铭杰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突变 肝细胞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参与关键HBV 变异 选择的关键分子预测及网络构建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居全球最常见肿瘤的第6位及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大常见原因。超过50%的HCC病例发生在我国,HCC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病毒因素和机体遗传因素等综合影响。H... 邓阳关键词:肝细胞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 基因芯片 免疫选择 文献传递 PTPRD rs2279776及其与HBV 变异 的交互作用对肝细胞癌风险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PTPRD遗传多态性rs2279776及其与HBV 变异 的交互作用和肝细胞癌(HCC)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对101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990例非肝细胞癌HBV 感染者(非癌HBV 感染组)及1021例乙型肝炎后肝细胞癌患者(HCC组)进行PTPRDrs2279776多态性检测,应用PCR测序法分别测定HBV 核心启动子区及前s区变异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2279776、HBV 变异 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HCC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结果rs227977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HCC组与对照组之间、HCC组与非癌HBV 感染组之间以及HCC组与非癌组(非癌HBV 感染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rs2279776GC基因型与HBV 变异 T1753V和preS缺失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女性HBV 感染者患HCC的风险。rs2279776GC基因型与HBV G1896A变异 的交互作用可以降低HBV 基因型B感染者患HCC的风险;CC基因型与HBV Al652G变异 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基因型CHBV 感染者患HCC的风险。结论PTPRDrs2279776与HCC易感性无直接相关性,但可通过与HBV 变异 的交互作用对HCC发生风险产生影响。 邓阳 张琪 张玉伟 韩雪 曹广文关键词: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一种稳定高复制rtN236T耐ADV HBV 变异 株细胞系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微生物动物细胞系领域,涉及一种稳定高复制rtN236T耐ADV HBV 变异 株细胞系及其用途。本发明采用HBV 真核表达质粒pREP-HBV -WT,定点诱变为阿德福韦耐药基因型N236T后插入切除RSV启动... 张继明 张轶俊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周镇先 作品数:108 被引量:288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检测 拉米夫定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曹广文 作品数:391 被引量:2,155 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治疗 进化 死亡率 发病率 白经修 作品数:53 被引量:175 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慢性乙型肝炎 蝌蚪提取液 树突状细胞 拉米夫定 马秀云 作品数:30 被引量:27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治疗 张汉荣 作品数:45 被引量:167 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C基因启动子 拉米夫定 前C基因变异 YMDD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