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5197篇“ INFORMATION“的相关文章
- 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
- 2025年
- 针对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引发的变革,根据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对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要求,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强调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工作基础建设要能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无缝衔接;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情报能力增强,需要重新定位情报工作重点;还提出了建设大情报体系的构想。最后,本文对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学学科构成与建设进行了论证,认为人工智能环境下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发出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倡议。
- 苏新宁
- 关键词:情报学学科建设情报体系大情报观情报工作
- 低空经济时代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1
- 2025年
- 【意义】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在给地理信息科技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进展与分析】本文首先对低空经济下低空空域资源划分以及典型无人机应用场景进行了介绍,进而分析了地理信息科技将在空域资源精细化利用与低空环境构建、空中交通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无人机安全高效运行与运营监管等低空经济关键环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指出地理信息产业也将面临新的技术融合与创新、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与产业引导、产业升级与转型等发展机遇。【展望】本文简要分析了地理信息科技支撑低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时空升维、地图和位置服务、高频次迅捷数据获取体系、全时全域能力和泛在智能化技术等挑战,这些也将成为地理信息科技未来可以发展和突破的方向。
- 廖小罕黄耀欢刘霞
- 关键词:地理信息产业
- 健康类辟谣信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意义]本研究综合信息自身特点及个体特点,对个体健康类辟谣信息的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明确各影响因素间的影响路径,为提高健康类辟谣信息的辟谣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性建议。[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基于拓展的信息采纳模型(EIAM)和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构建健康类辟谣信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个体的认知冲突和知识自信对不同影响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理性诉诸、人格诉诸对信息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诉诸、人格诉诸与理性诉诸之间存在偏差效应;情感诉诸和人格诉诸与理性诉诸对信息有用性的影响存在负向协同效应;在有意识路径上,个体的认知冲突正向调节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对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知识自信负向调节理性诉诸对信息有用性的影响;在无意识路径上,知识自信正向调节信息有用性对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并负向调节羊群因素对信息采纳的影响。
- 庄家正林雨婷陈忆金
- 关键词:信息有用性
- 面向信息新鲜度保障的车联网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
- 2025年
- 在差异化服务共存的车联网场景中,针对基于平均信息年龄(AoI)优化无法降低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信息新鲜度保障的用户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刻画出车辆到车辆(V2V)用户状态更新信息新鲜度约束下最大化车辆到基站(V2I)用户体验质量(QoE)的问题。然后,结合与AoI中断约束等价的队列积压约束,并引入极值理论以优化AoI尾部分布。接着,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将原问题转化最小化李雅普诺夫漂移加惩罚函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求解最优的用户发射功率。最后,在构建超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GA-PSO)的资源分配策略确定最优的用户信道复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方案,所提方案能够在降低V2V链路AoI中断的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约7.03%的V2I链路信道容量,实现V2I用户平均QoE提升。
- 杨鹏康一铭杨静杨静祝志远吴大鹏
- 关键词:资源分配功率控制
- 信息韧性理论框架及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意义]面对不确定性社会情境,韧性研究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以韧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信息韧性理论框架模型。信息韧性理论框架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切实提升学科在不确定性情境的学术影响力。[方法/过程]通过对28名信息资源领域学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扎根编码的形式对访谈数据进行深度解构,围绕信息韧性概念的维度与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构建了信息韧性理论框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韧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质量、信息环境以及信息系统三个方面,个体特征、信息韧性和技术韧性是影响信息韧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信息韧性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内容、学科研究以及学科影响力产生重要影响。信息韧性理论模型的提出,为韧性理论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深度融合奠定理论基础。
- 段荟邓胜利
-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 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茧房滞留行为研究
- 2025年
- [目的/意义]信息茧房滞留是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客观存在的行为现象,研究滞留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挖掘信息茧房形成和巩固的成因,帮助社交媒体用户增强“破茧”意识,并为平台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思路和策略。[方法/过程]文章以豆瓣小组用户为样本,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编码,探索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茧房滞留行为的表现特征。根据质性分析结果构建信息茧房滞留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收集问卷数据检验假设,使用fsQCA从组态视角进行补充分析。[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茧房滞留行为的表现特征多种多样,影响该行为的因素包括系统功能、圈层建设、绩效期望、享乐动机、使用习惯、信息同质和信息过载,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茧房滞留行为成因路径较为复杂。
- 董晶白芳睿吴丹
-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息行为
- AIGC时代信息分析的创新发展
- 2025年
- [目的/意义]AIGC和大语言模型的迅猛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探讨AIGC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推动信息分析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方法/过程]在对AIGC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数据资源、方法工具、人机关系三个方面总结AIGC给信息分析带来的变革,并结合最新研究对AIGC时代信息分析的前沿方向和创新发展进行探讨。[结果/结论]从信息分析方法、应用和赋能三个视角,探讨了信息分析的创新发展,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探索路径。
- 任明卢小宾
- 关键词:智能体
- 突发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信息摩擦评估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情境下,信息搜寻阻碍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应急信息传播受阻。对突发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信息摩擦评估与分析,进而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工具,对政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摩擦概念,从信息搜寻阻碍和信息不对称两个维度构建突发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信息摩擦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不同主题时段的信息摩擦进行评估和排序。基于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对不同生命周期和主题类型的网络舆情信息摩擦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公众角度对应急处置效果进行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构建应急处置效果预测模型和SHAP模型探究信息摩擦对应急处置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建立了网络舆情信息摩擦的量化标准,分析发现不同生命周期和主题类型信息摩擦存在显著差异,起始期和爆发期信息摩擦较高,调查问责类和情绪表达类主题信息摩擦较高。信息摩擦与应急处置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信息搜寻阻碍相较于信息不对称对应急处置效果的影响更大。
- 安璐成皓飞
-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 霍菲尔德权利理论视域下个人信息权的法理重构
- 2025年
- 霍菲尔德权利理论经过中文语境转化后包含了八个基本法律概念,其中主张权、自由权、支配权、豁免权构成了广义上的权利概念;应为义务、禁为义务、服从义务、放任义务构成了广义上的义务概念。根据这一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权的内在结构形态应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主体享有的个人信息受保护权、私权处理者享有的个人信息处理权利和公权处理者享有的个人信息处理权力。这三种类型的个人信息权中的具体权利(力)内容虽有所不同,但都可以被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中的八个基本法律概念所解释。
- 黄锫
-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
- 融合位置和实体类别信息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 2025年
- 词语作为一种上下文信息在中文命名实体识别(NER)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基于字符的中文NER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仍存在词语信息嵌入方式简单、特征捕捉方式单一,且忽视了潜在词的影响、未能充分利用词语信息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中文NER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全遮蔽技术的预训练模型RoBERTa-wwm将文本表示为字符级嵌入向量;其次,使用门控空洞卷积神经网络(DGCNN)模型进一步捕捉文本的特征信息;然后,在键值记忆网络(KV-MemNN)模型中采用位置实体类别组合机制(PECM)更有效地融合词语信息并缓解潜在词冲突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约束得到最佳标签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Weibo、MSRA和Resume数据集上的F1值分别达到71.82%、95.00%和96.14%,相比于融合词语信息的FLAT模型分别提升了11.50、0.88、0.69百分点,同时在不同实体上的识别表现整体优于RoBERTa-wwm+CRF和Lattice LSTM模型。此外,通过预训练模型的对比和消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KV-MemNN和RoBERTa-wwm模型的有效性。
- 杨竣辉李苏晋
- 关键词:命名实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