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5篇“ ISSR标记“的相关文章
麝香百合和‘雪皇后’的形态特征、核型及ISSR标记分析
2025年
【目的】‘雪皇后’属于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明确麝香百合和‘雪皇后’之间的差异,为二者的鉴定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经典测量、染色体压片和ISSR标记方法对其形态特征、核型以及遗传学变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麝香百合的叶片比‘雪皇后’显著变窄,果实略变长,而株高、开花口径、花期、鳞茎和外层鳞片重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雪皇后’花粉粒投影面积大于麝香百合,以分布在8 700-8 900μm~2的花粉粒数目最多(占比14.4%)。‘雪皇后’叶片上表皮细胞和气孔比麝香百合显著变宽。核型分析显示,麝香百合与‘雪皇后’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为二倍体,麝香百合核型公式为2n=2x=24=2m+6sm+10st+6t,‘雪皇后’核型公式为2n=2x=24=2m+4sm+16st (2SAT)+2t,且后者核不对称系数更大。ISSR标记表明,与麝香百合相比,‘雪皇后’发生了遗传变异,变异率为20.00%。【结论】麝香百合与‘雪皇后’在叶片形态、花粉粒、核型以及分子遗传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程诗袁何佳丽韩福彬杨娜娜杨利平符勇耀
关键词:麝香百合核型分析
基于SRAP和ISSR标记的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2025年
为探究国内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花椒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6对SRAP、7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5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7.73%、88.89%;48份花椒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3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217。根据不同来源地,对8个花椒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多样性排序表现为贵州省遵义市群体>陕西省群体>四川省群体>贵州省黔西南州群体>江西省群体>贵州省铜仁市群体>贵州省黔东南州群体>贵州省贵阳市群体;分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花椒种质资源总遗传变异中,92%的变异发生在种源内,只有8%的变异发生在种源间;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基因交流现象。利用SRAP和ISSR标记可以对花椒种质资源进行较高效的多态性检出,花椒种质资源的种间遗传分化明显,而同一种类不同来源地资源的遗传分化较小。
李晋华汪志燚王少铭冷家归侯颖辉罗莉斯李德文
关键词:花椒SRAP分子标记ISSR分子标记
基于ISSR标记的12份樱花种质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衢州市收集和引进的12份樱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樱花种质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6.38%,总Nei基因多样性为0.372 0,总Shannon信息指数为0.244 7。此外,通过亲缘关系分析,不同樱花种质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介于0.622 0~0.960 6之间,遗传距离在0.031 4~0.405 0之间。UPGMA聚类分析将12份樱花种质分为2个或4个主要类群,显示它们具有多样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对樱花种质资源的了解,还为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为未来的樱花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这项研究也为其他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强调了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解决种质资源相关问题上的重要性。
刘丽丽刘汝明刘燕李建辉
关键词:樱花种质资源亲缘关系ISSR标记
基于ISSR标记的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本研究以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研究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广泛栽培的67份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在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引物,经验证它们扩增的条带表现出清晰、重复性良好、多态性高的特点。总计获得255个谱带,其中多态性位点高达253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9.22%。67份姜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信息指数(I)的范围分别为1.9091~2.0000、1.3791~1.6269、0.2390~0.3606、0.3785~0.5360,均值分别为1.9886、1.5254、0.3105和0.4725。遗传距离范围为0.0238~0.6661,平均值为0.3922。UPGMA聚类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1时,67份种质可分为7组。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姜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孝赏汤紫依何海叶卢基来洪霞张慧娟蒋明
关键词: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
基于ISSR标记的航天香蕉新材料的遗传特异性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传统的育种技术与航天诱变技术相结合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已经得到育种专家的广泛认可。福建香蕉产业受到病害、寒害和风害的威胁,以及外来或进口香蕉的冲击,种植规模正面临着萎缩的处境,使香蕉新品种的选育成为香蕉产业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前期以巴西蕉为母本,在航天空间诱变的基础上,经过连续栽培、筛选和观察,选育出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差异明显的2份材料。为鉴定自主选育的以上2份航天香蕉材料的遗传特异性,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份航天香蕉种质和18份现有香蕉种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2条引物共扩增出17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占总条带数的76.47%,在DNA分子水平上显示出较高的多态位点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结合ISSR引物UBC881和UBC847,2份航天香蕉材料均存在特异性扩增条带,可区别于其他18份香蕉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份香蕉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45~1.000之间,平均值为0.905;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60时,所选育的2份航天香蕉材料之间,2份航天香蕉材料与母本之间,以及2份航天香蕉材料与其他17份香蕉种质之间均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航天香蕉新品种的选育和鉴定提供依据。
王金英李华盛鹿金颖蔡长福蔡邦平
关键词:航天育种香蕉ISSR遗传特异性
基于ISSR标记的南瓜遗传多样性与DNA指纹图谱研究
2024年
以31份南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筛选得到的7条多态性丰富的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引物,分析31份南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建立DNA指纹图谱,为南瓜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2个,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8.63%;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分别为1.9863、1.5704、0.3299、0.4944;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12~0.89,平均值为0.46。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显示,31份南瓜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6处被分为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3类。利用引物UBC811和引物UBC843扩增的14个多态性位点构建31份南瓜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图谱中31份南瓜材料均具有唯一性,可用于南瓜的分子鉴定。综上,31份南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中国南瓜与美洲南瓜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印度南瓜亲缘关系较远,可为南瓜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南瓜DNA指纹图谱,可为南瓜品种鉴定提供新的途径。
王加龙马坤周静朱金芳高鹏黄凤娇
关键词:南瓜ISSRDNA指纹图谱
基于ISSR标记的西藏22份葱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采用ISSR标记对收集自西藏多地的22份野生和地方葱属(Allium Linn.)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基于筛选出的20个引物,22份葱属材料共扩增出211个条带(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8个,多态性比率达到9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个位点;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均值为2.0,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37,Shannon's信息指数均值为0.54,表明供试22份葱属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供试22份葱属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3~0.87之间,遗传距离在0.14~0.84之间,其中,15号香葱(A.schoenoprasum Linn.)与18号香葱、12号青甘韭(A.przewalskianum Regel)与13号青甘韭以及13号青甘韭与14号青甘韭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35处,供试22份葱属材料可聚为6组,青甘韭和韭葱(A.porrum Linn.)与韭菜(A.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和香葱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在0.83~0.86之间,遗传距离在0.15~0.19之间;粗根韭(A.fasciculatum Rendle)与韭菜、10号香葱和大花韭(A.macranthum Baker)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相似系数在0.64~0.68之间,遗传距离在0.39~0.44之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2份葱属材料间的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部分材料体现出一定的来源地域一致性特征,其遗传关系基本符合传统分类结果。
王怀凤唐懿许琳玉王陆州永毛
关键词:葱属ISSR标记聚类分析
基于ITS和ISSR标记的灵芝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以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48个灵芝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ITS和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研究了灵芝遗传多样性,以期利用遗传信息数据较理想地显示出不同灵芝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通过进行ITS序列扩增测序,将48个灵芝菌株分为赤芝(35个)、无柄灵芝(11个)、四川灵芝(1个)、古巴栓孔菌(1个)。5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53条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6.23%,Nei′s基因多样性为0.2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3。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约为0.70,将48个灵芝菌株分为3组,其中第1组为11个无柄灵芝,第2组为菌株29“盆景1”,其他菌株为第3组,说明2种标记结合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株16和17同为赤芝,且I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达0.98,推测可能为同一品种,为生产中出现的同物异名现象。该研究选取的用于PCR扩增的ISSR引物,多态性较好、稳定性较高,能有效鉴别出无柄灵芝与其他灵芝,并揭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可为灵芝种质资源保护及优质种质材料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更好地推动灵芝产业健康发展。
赵翠敏赵岑张兰迎吴倩倩武恩斯李敏敏
关键词:灵芝ITSISSR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被引量:4
2024年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陈珣肇莹龚娜刘国丽马晓颖肖军
关键词:ISSR分子标记拮抗试验亲缘关系
基于ISSR标记的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桄榔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剂盒方法,选择健康、新鲜、表现良好的嫩叶,提取广西18个桄榔居群的201份样品基因组DNA,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10条清晰明亮、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桄榔样品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引物的多态性指标,用NTSYS软件中的UPGMA法构建居群间的聚类图,分析评价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结果】10条引物共扩增出150个位点,所有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00%,等位基因数量平均值为1.5522,有效等位基因数量平均值为1.2786,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257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1681。弄岗居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44),南宁市人民公园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047)。201份供试样本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338~0.9832,平均值为0.9162。其中,崇左市天等县居群与南宁市人民公园居群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遗传差异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远;龙州县水口镇居群与龙州县武德乡居群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遗传差异性最小,亲缘关系最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28时,可将18个居群分成5个类群。【结论】广西桄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ISSR分子标记在桄榔种质间有丰富的多态性,能较好地揭示桄榔居群间的亲缘关系,适用于桄榔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海霞兰秀李恒锐梁振华马仙花韦婉羚黄珍玲陈会鲜
关键词: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相关作者

文晓鹏
作品数:180被引量:1,190H指数:1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火龙果 马尾松 ISSR 樱桃 刺梨
张林
作品数:133被引量:62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桑树 种质资源 桑树种质资源 ISSR 肉鸡
杜文华
作品数:199被引量:994H指数:2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研究主题:小黑麦 草产量 高寒牧区 营养品质 种子产量
田新会
作品数:135被引量:671H指数:1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研究主题:小黑麦 高寒牧区 种子产量 黑麦 新品系
李冬梅
作品数:16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黑麦 草产量 饲草型小黑麦 ISSR标记 新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