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篇“ KIMURA病“的相关文章
Kimura被引量:25
2005年
周康郝玉书
关键词:KIMURA病嗜酸粒细胞淋巴结活检无痛性血清IGE软组织肿块
颈部Kimura1例
2023年
患者男,47岁。因“无明显诱因头晕、全身无力6月余”入院,左眼外伤致盲37年,右眼白内障术后10年,7年前因颈部肿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行穿刺活检术,结果证实为“淋巴组织增生”,未进行任何处置及治疗。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左:右约为0mm:5mm,对光反射消失;生理反射存在,理反射未引出;右颈部触及肿块,无触痛,双侧颈部及左侧腹股沟区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
刘冠辰田琳刘鹏飞
关键词:颈部KIMURA病磁共振成像
眼眶Kimura一例
2023年
眼眶Kimura是一种很少见的眶内淋巴组织增生变,好发于眼眶外上方,本例29岁女性患者肿物位于眼眶前部鼻上方,沿神经呈串珠状生长,与以往报道过的该类肿物生长特点不同。术前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手段。
季中锟盛君玉赵云赵红
Kimura合并足细胞一例
2021年
患者男,58岁。双下肢水肿伴尿中泡沫增多1月余。临床表现为肾综合征,慢性程,急性加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82×10^(9)/L)和百分比升高(38.9%),血清IgE升高(639.24 KU/L)。肾组织活检理光镜呈急性间质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电镜符合足细胞,肾间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沉积。既往有颏下淋巴结肿大并行切除术,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及肾组织活检穿刺理均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符合Kimura。予甲泼尼龙80 mg静脉点滴3 d后口服泼尼松60 mg/d,治疗6周患者肾综合征完全缓解。
段俗言崔洪清吴琳朱敬凤毛慧娟邢昌赢孙彬
关键词:KIMURA病肾病综合征
Kimura并发肾综合征临床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Kimura并发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的Kimura并发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转归。结果6例Kimura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确诊Kimura年龄14~52岁。1例患者同时出现肿块和蛋白尿,其余5例患者发现肿块早于出现蛋白尿,间隔时间2~48月(中位7.5月)。6例患者均表现为肾综合征,24 h尿蛋白定量4.05~20.4 g(中位9.4 g),其中1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6例患者中5例行肾脏穿刺活检,理分别为微小变肾(3例)和膜性肾(2例)。所有患者经激素治疗后情缓解。结论Kimura累及肾脏出现肾综合征可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故应积极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张雪晗马杰焦洋
关键词:KIMURA病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受损
Kimura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例
2021年
Kimura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炎性疾,发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以头颈部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升高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总体呈良性程。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以颈部肿块起程中出现肾脏累及引发肾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Kimur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疾的发机制、临床特征。
夏园陈丽娟史青林张闰
关键词:KIMURA病胆管炎肾病综合征
眼部Kimura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眼部Kimura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系列例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及会诊并经组织理学诊断为眼部Kimura的10例患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3例患者的临床及理学检查资料,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眼部Kimura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7~75岁,平均年龄30岁;单眼变6例,双眼变4例;变累及眼眶软组织为主3例,累及泪腺为主5例,累及眼睑为主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眶周或眼睑皮下扪及质韧肿物,可伴眼睑肿胀下垂及眼球突出移位,运动受限;3例曾有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史;程6个月至7年,平均34个月;1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或百分比均升高。3例眼部上皮样血管瘤均为男性,均单眼发(右眼1例,左眼2例),年龄25~60岁,变累及眼睑和眼眶1例、眉弓及内眦部皮肤各1例,表现为眼睑肿胀、眼眶肿物或皮下结节,程5个月至2年。10例(11只眼)眼部Kimura患者行肿物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术,组织理学检查均显示泪腺区或眼眶纤维肌肉脂肪组织内或眼睑皮下淋巴组织增生,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及腺体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微脓肿形成,部分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3例(3只眼)眼部上皮样血管瘤均行肿物切除术,组织理学检查均显示小至中等大小血管增生,血管内衬胞质丰富红染的突入管腔的上皮样内皮细胞,均表达CD31、第八因子相关抗原、E26转录特异性相关基因等血管内皮标志物,血管周围可见中等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但无嗜酸性微脓肿形成。结论眼部Kimura和上皮样血管瘤均为男性好发,组织理学形态均表现为血管增生、内皮肿胀及嗜酸性
毕颖文蔡蓉蓉王纾宜朱雄增
关键词:眶肿瘤上皮样血管瘤KIMURA病
Kimura临床诊治进展
2020年
Kimura是一种发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炎症性疾。临床特征性表现包括:常见于头颈部的皮下肿块伴局部淋巴结肿大、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血清IgE水平增高。目前对于该疾的优选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近年Kimura临床特点、Kimura与IgG4相关疾和恶性肿瘤相关关系,以及优选诊疗策略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张雪晗焦洋
关键词:KIMURA病
泪腺相关性Kimura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
2020年
Kimura(kimura’s disease),又名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一种血管丰富、内皮细胞增生和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炎性变[1]。现就治疗的1例Kimura疾相关泪腺肿瘤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庞国龙何明菊
关键词:KIMURA病泪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切除
Kimura 伴肾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2019年
目的探讨Kimura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5年5月和2014年8月分别收治的2例合并肾脏损害的Kimu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0年以来成人Kimura合并肾损害的例报道,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2例均为男性,31岁(例1)和17岁(例2),均以“肾综合征”初诊,例1合并淋巴结肿大,例2合并左腮腺区肿物。例1肾脏理示肾小球微小变,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后情控制,随访42个月无复发;例2肾脏理示新月体性肾炎,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情改善,但药物减量中出现情反复。检索结果,2000年至2018年11月,国内外已报道Kimura合并肾脏损害例共16例。结论 Kimura合并肾脏损害罕见,多发于年轻男性,大部首发症状为皮下肿物,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最常见理类型,大多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情可获缓解。Kimura易复发,合并肾脏损害也可复发。
赵自霞张蓓茹白瑜吴岩宋轻雷
关键词:KIMURA病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肾病综合征皮下肿物复发

相关作者

林沁
作品数:73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罗格列酮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穿刺
邢红霞
作品数:70被引量:261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6-羟多巴胺 神经病学 同型半胱氨酸
潘升华
作品数:25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病理分析 大鼠膈肌 ATP酶活性 ATP酶
庄永泽
作品数:315被引量:1,06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IGA肾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腹膜透析 狼疮性肾炎
刘环海
作品数:89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翼腭窝 鼻内镜 鼻内镜下 内窥镜 鼻源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