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METACASPASE“的相关文章
- 驽巴贝虫metacas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反应原性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克隆、表达驽巴贝虫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BcMC),鉴定其反应原性并分析其生物学信息。方法 根据驽巴贝虫部分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Bcmc基因扩增引物,采用PCR扩增Bcmc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提取质粒pET-28a-Bcmc进行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BL21 (DE3),优化诱导条件后,选择最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时间诱导,采用1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重组蛋白后,以驽巴贝虫感染阳性马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Bcmc基因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抗原表位、二级和三级结构、蛋白互作网络,对比BcMC与疟原虫属MC-1 (PsMC-1)和泰氏锥虫MC (TtMC)的三级结构。Bcmc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使用Mega 7.0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基于mc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Bcmc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996 bp,与预期片段一致。重组质粒pET-28a-Bcmc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插入的目的基因正确。诱导条件优化结果显示,BcMC重组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0.8 mmol/L、37℃培养5 h时的表达量最高。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6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纯化后的BcMC可与驽巴贝虫感染阳性马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cMC的Mr为36 956.72;具有25个磷酸化点位;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线粒体的比例为10%;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12个潜在抗原表位;BcMC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0.30%、α-螺旋占23.19%;BcMC的三级结构与PsMC-1和TtMC相似;蛋白互作网络预测结果显示,与BcMC相互作用的蛋白及BcMC参与的
- 任冀超甘露郑会珍冯秀娟崔泽云李佳欣金依璇张伟郭庆勇巴音查汗·盖力克李永畅
- 关键词: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分析
- 牛大力metacaspase基因CsMC1的克隆及超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酶(metacaspases, MCs)在植物生长发育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etacaspase蛋白酶能参与木质部PCD过程,促进管状分子成熟与加快木质化进程。为了研究牛大力metacaspase蛋白酶编码基因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一个metacaspase基因,命名为CsMC1(登录号:MW888914)。该基因全长1 245 bp,包括一个1 09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365个氨基酸。通过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sMC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N端前结构域与LSD1锌指结构,推测属于Ⅰ型metacaspase蛋白酶;其氨基酸序列与蔓花生AdMC1的高度一致,两者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牛大力Cs MC1基因在不同组织与不同类型根中均有表达,以不膨大根的表达量最高;随着块根的发育进程,Cs MC1的表达量逐渐升高,推测CsMC1基因可能正向调控次生木质部PCD过程中的木质化进程。同时,利用Gateway技术成功构建了PK2GW-CsMC1植物超表达载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牛大力Cs MC1基因的功能和解析牛大力块根膨大受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 岑英余林婵劳子珊谭勇黄荣韶吴思滢姚绍嫦
- 草莓Metacaspase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酶(metacaspases,MCs)在植物生长发育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系统鉴定草莓FaMC基因家族,进行草莓FaM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方法】通过草莓全基因组数据分析FaMC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系统发育关系和保守基序,采用qRT-PCR技术对草莓6个组织器官和6个果实发育时期中的FaMC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蛋白序列分析表明,草莓基因组中21个FaMC成员分为3种类型:Ⅰ型、Ⅰ^*型和Ⅱ型。系统发育树和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Ⅰ型FaMC含N端前结构域且包含1个锌指结构;Ⅰ^*型FaMC含N端前结构域,但其中没有锌指结构;Ⅱ型FaMC不含N端前结构域。基因表达分析发现,FaMC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性,Ⅰ型、Ⅰ^*型和Ⅱ型FaMC基因分别在叶片、根和花中高表达。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多数Ⅰ^*型FaMC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出高-低-高的动态变化趋势;部分Ⅰ型、Ⅱ型FaMC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相反的表达模式。【结论】FaMC基因可能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郑益平陈坚朱炳耀
- 关键词:草莓METACASPASE基因组
- 香蕉Metacaspases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半胱天冬氨酸酶(metacaspases,MC)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胁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对香蕉MuMCs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TR-PCR技术对香蕉幼苗中MuMCs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香蕉MuMCs具有8个成员,分为2种类型,Ⅰ型MuMC1~MuMC5和Ⅱ型MuMC6~MuMC8;顺式调控元件预测显示在MuMCs启动子区域存在19种激素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Mu MCs具有组织表达特性,在大部分MuMCs中叶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假茎的次之,根的最低;此外,Mu MCs对盐胁迫有不同程度的应答模式,盐胁迫后MuMC5和MuMC8相对表达量最高,MuMC2和MuMC6相对表达量最低。本研究为深入了解MuMCs基因特点及验证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PCD的调控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 唐露孙梦利杨振乔飞李新国
- 关键词:PCD
- 海洋浮游植物metacaspase蛋白酶研究进展
- 2019年
- Metacasapase蛋白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逆境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在逆境胁迫诱导海洋浮游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过程中,metacaspase蛋白酶执行类似于其在高等植物中的功能,但它们的结构与生化特性等却有别于高等植物metacaspases。在对比分析metacaspases及其家族成员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洋浮游植物metacaspase蛋白酶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对其结构、生化特性、底物及功能等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调控网络途径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姚绍嫦潘东进高程海
-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浮游植物metacaspase的分布、结构及其功能特性被引量:3
- 2019年
- 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在浮游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etacaspase基因在浮游植物中的分布,并以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metacaspases(EhMCs)为代表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依据Uniprot和String数据库挖掘与metacaspase功能相关并参与浮游植物PCD过程的互作蛋白。结果发现:共计29条、四种类型的metacaspases分布于11种浮游植物中,它们的metacaspase蛋白一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但位于p20的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EhMCs三级结构与酵母的metacaspase十分相似,暗示它们具有类似的功能;浮游植物metacaspases与多种蛋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互作关系,在细胞PCD过程、响应环境胁迫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metacaspase的磷酸化修饰可能在浮游植物PCD信号转导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 苏金净蔡伟聪李桂玲李健曾珺刘静雯
- 关键词:浮游植物METACASPASE
- 莱茵衣藻type Ⅰ metacaspase基因克隆及其参与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
- 2019年
- Metacaspase是在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底物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根据蛋白质结构特征可将metcaspase分为typeⅠ与typeⅡ两种类型,均参与调控多种植物与原生动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type Ⅰ metacaspase基因(GenBank No. XM001696904)序列,采用巢式PCR克隆获取type Ⅰmetcaspase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命名为CrMC1。CrMC1 ORF全长987 bp,推测编码1个包含40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与已知物种type Ⅰ metacaspase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CrMC1具有高度保守的p20、p10、连接区结构域以及精氨酸、半胱氨酸活性中心位点。研究显示,在H2O2诱导的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CrMC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 h后达到峰值,3 h时下降至对照组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莱茵衣藻typeⅠ metacaspase基因CrMC1参与H2O2诱导的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
- 张恒宇柳逸群葛源
- 关键词:METACASPASE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
- 类半胱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在梨石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 石细胞是梨(Pyrus)果实特有的一类细胞,其导致果肉粗糙、汁液少等问题,是影响梨果实食用口感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我国栽培量大的特色传统品种‘砀山酥梨’,由于近年来管理不善及遗传特性的原因,石细胞发生尤为严重...
- 贡鑫
- 关键词:石细胞木质素细胞程序性死亡
- 文献传递
- 病毒诱导海洋球石藻metacaspase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浮游植物受到外界病原物侵染、营养及环境等胁迫时可以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PCD),Metacaspases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被认为是动物caspase的远缘蛋白,在浮游植物PCD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球石藻Em...
- 苏金净
- 关键词:程序性细胞死亡METACASPASE线粒体功能
- 过氧化氢诱导依赖于metacaspase的禾谷镰刀菌细胞凋亡研究
-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一种能够侵染植物尤其是小麦和玉米的真菌病原物,是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的主要致病菌,发病后使小麦严重减产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
- 李静
-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