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699篇“ RAIL“的相关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速度效率研究
2025年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设计速度的发挥程度是运输组织优劣和运营经济性的基础。在列车区间运行速度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效率的概念,用以衡量区间运行速度发挥的效率。从线路站间距、区间设计速度、列车性能3个方面分析对区间运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影响,得到结论:站间距与区间设计速度存在最优匹配,当站间距分别为小于1.3 km,1.3~1.5 km,1.5~3.9 km,3.9~6.6 km,大于6.6 km时,区间设计速度分别选择80 km/h,100 km/h,120 km/h,140 km/h,160 km/h较为合适。并且,在站间距低于4 km时,列车区间运行速度随区间设计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特点,而速度效率与区间设计速度呈负相关变化,且变化率逐渐减小。最后,基于速度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得到不同区间设计速度和站间距对应的区间运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取值范围,可为未来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运营及技术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高国飞杨运泽杜港德闫亚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
钢轨表面伤损的细粒度图像识别
2025年
基于智慧工务对钢轨轨面状态和伤损的精准识别、定量化修理等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出了钢轨轨面伤损细粒度图像识别与量化方法。通过采集轨面状态和伤损图像并实现伤损细粒度标注,建立轨面伤损RD-1094数据集,其中的目标密度达到了每图22.9个。建立轨面伤损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RD-1094数据集的训练和学习,实现了对0.5~30mm的剥离掉块、波长20~200mm的波磨等轨面伤损及其各自发展阶段特征的识别,达到毫米级细粒度。算法对单双排波磨、细小密集和轻重伤剥离掉块、单支和成片疲劳裂纹等能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实现轨面光带形位、伤损尺寸、轻重伤总数、分布面积、波磨波长等状态和伤损的量化评估。
周宇姚心弦姚凯洲陆乾晖张子豪
关键词:轨道交通钢轨目标检测图像识别
Numerical Analysis of Urban-Rail Vehicle/Tunnel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2025年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an urban-rail vehicle when passing through a tunnel affects the comfort of passengersand may even cause damage to the train and related tunnel structures.Therefore,controlling the trainspeed in the tunnel is extremely important.In this study,this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in the frameworkof the standard k-ε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In particular,an eight-car urban rail train passingthrough a tunnel at different speeds(140,160,180 and 200 km/h)is conside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aerodynamic drag of the head and tail cars is most affected by the running speed.The pressure at selectedmeasuring points on the windward side of the head car is very high,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at the side windowof the driver’s cab of the tail car is also very large.From the head car to the tail car,the pressure at the same heightgradually decreases.The positive pressure peak at the head car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peak at the tail car aregreatly affected by the speed.
Haoran MengNianxun LiXukui ShenHong ZhangTian Li
城市轨道交通人脸识别算法配置方案
2025年
人脸识别算法是人脸识别应用核心,需对其配置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为人脸识别系统建设提供一套科学指导方案。介绍人脸识别平台系统架构,分析人脸识别应用流程、业务管理平台和人脸算法平台功能定位,明确人脸算法重要性;结合轨道交通票务系统业务需求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特点,提出票务系统中人脸识别算法3种配置方案:单算法配置、双算法主备配置、双算法双活配置;从建设及维护成本、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方案适应性选择,并针对不同方案弊端给出优化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人脸识别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张炳森乔宁宁付保明张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人脸识别
钢轨打磨在改善轨道复合不平顺的运用研究
2025年
针对曲线轨缝高低及波磨问题采用动力学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波磨及接头高低复合不平顺的振动特性。并针对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设计,基于空载和重载的C70车辆进行了动力学试验,进一步分析打磨前后接头高低和波磨等因素对轮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磨及接头高低复合不平顺会极大地增加轮轨间的冲击振动,仅波磨下的轮轨垂向力增幅达到26.34%,加上接头高低进一步增大冲击振动。而钢轨廓形打磨能够有效地解决钢轨表面的波磨,打磨后轮轨力及振动加速度均有明显减小,最小降幅约为11.02%。相较波磨,轨缝高低打磨后冲击振动仍明显大于跨中位置。此外,钢轨廓形打磨后,廓形修正能够减小上下股轮轨垂向力的差,即减小列车通过时的轮重减载率,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史彦辉张玉诚王东光
关键词:钢轨波磨钢轨打磨轮轨力振动加速度
Evaluation of On-Vehicle Bone-Conduct Acoustic Emission Detection for Rail Defects
2025年
Rail defects can pose significant safety risks in railway operations, raising the need for effective detection methods. Acoustic Emission (AE) technology has shown promise for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these defects, and this study evaluates an advanced on-vehicle AE detection approach using bone-conduct sensors—a solution to improve upon previous AE methods of using on-rail sensor installations, which required extensive, costly on-rail sens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effectiveness.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the study specifically explored bone-conduct sensors mounted directly on the vehicle rather than rails by evaluating AE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ails and the train’s wheels while in motion. In this research, a prototype detec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through initial trials at the Nevada Railroad Museum using a track with pre-damaged welding defects. Further testing was conducted at th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c. (rebranded as MxV Rail) in Colorado, where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across various defect types and train spee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ne-conduct sensors were insufficient for detecting AE signals when mounted on moving vehicle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limitations of contact-based methods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and indicate the need for exploring improved, non-contact approaches.
Lei JiaJee Woong ParkMing ZhuYingtao JiangHualiang Teng
钢轨波磨区段科隆蛋扣件弹条断裂机理
2025年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的典型钢轨损伤形式,其高发区段常伴随着扣件弹条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其中,科隆蛋扣件小半径区段是钢轨波磨的高发区段.为探究科隆蛋扣件弹条的断裂机理,首先结合现场调研,构建包含完整科隆蛋扣件的轮对-钢轨-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然后,从共振响应的角度探究轮轨摩擦耦合振动激励下科隆蛋扣件弹条的共振响应;最后,从疲劳寿命角度,对比有无波磨区段科隆蛋扣件弹条的疲劳寿命情况,并以此量化不同弹条的疲劳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钢轨波磨高发区段,轮轨摩擦耦合振动主频与科隆蛋扣件弹条一阶约束模态一致,轮轨摩擦耦合振动引起的弹条共振是科隆蛋扣件断裂的主要原因;钢轨波磨加剧了轮轨摩擦耦合振动,使得科隆蛋扣件弹条寿命相较无波磨区段下降99.04%,仅为设计寿命的3.11%;此外,科隆蛋扣件小半径曲线区段低轨工作边一侧的弹条更容易发生疲劳失效,失效位置位于其弹条后拱端内侧.
崔晓璐彭双千徐佳钟建科祁亚运
关键词:钢轨波磨
钢轨焊缝处轮轨力特性宏微观分析
2025年
钢轨焊缝是铁路线路中最复杂结构之一,焊缝处的轮轨力特性显著区别于其他区域。基于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钢轨焊缝处的轮轨力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和车厢位置的轮轨力特性;引入非线性混沌理论对钢轨焊缝处轮轨力进行微观分析,实现了对轮轨力特性的多层次分析。研究表明:钢轨焊缝处行车面与导向面平直度变化量分别为0.174 mm和0.370 mm;在这种线路条件下,不同行车速度的轮轨力特性存在差异,钢轨焊缝处列车的最不利通过速度为200~220 km/h;不同车厢位置的轮轨力特性也存在差异,列车头部和尾部车厢处轮重减载率是其他车厢的1.261倍。引入关联维数对不同工况下焊缝处轮轨力进行微观分析,验证宏观轮轨力特性,完成了对钢轨焊缝位置轮轨力特性的宏微观综合评价。
万齐行何越磊路宏遥
关键词:高速铁路钢轨焊缝轮轨力安全特性
城轨既有线AFC系统更新改造研究
2025年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设备更新改造已成为行业发展重点,但针对各机电系统,却缺乏相应政策及指导性文件。首先,介绍既有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现状及设备组成,分析其发展趋势,确定其更新改造业务需求;然后,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及实际运营需求,提出架构更新、模块更新、布局更新及设备类型更新等具体更新改造内容;最后,从技术标准、资源融合两方面提出系统更新改造实施策略。更新改造策略可为轨道交通既有线自动售检票系统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付保明张宁张炳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苏州轨道交通智慧客服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
2025年
智慧客服系统是智慧城轨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苏州轨道交通智慧客服系统的业务架构及主要功能,分析系统的技术特点;根据系统的功能及技术特点,分析系统在知识库构建、管理网与生产网融合、票务规则调整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其高质量建设及运营的主要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线下/线上结合、数仓传输、票务兼容等相应的解决方案。苏州轨道交通智慧客服系统存在的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可为轨道交通行业客服系统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参考。
付保明梁君张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知识库

相关作者

刘福松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RAIL 发酵工艺 重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表达 TRAIL
陈淑珍
作品数:64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力达霉素 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 融合蛋白 抗肿瘤药物
周峰
作品数:34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 乘务 城市交通 客流预测
王晓飞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融合蛋白 编码基因 抗肿瘤 连接肽 重组蛋白
徐瑞华
作品数:184被引量:1,464H指数:2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 客流 列车运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