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8篇“ SARS患者“的相关文章
- “体医融合”视角下SARS患者运动康复策略对COVID-19患者愈后的启示
- 作为全球大流行,2019冠状病毒病没有减弱的迹象。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宣布,预计新疫情持续时间更长,需要更长的准备,称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我国疫情的控制,危重症患者治愈出...
- 崔玮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康复期患者运动康复锻炼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感控建议:基于SARS患者气道管理的文献回顾被引量:17
- 2020年
- 为有效防止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过程中导致医护人员感染或病毒传染,保证实施气管插管术人员的安全,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003年国内外针对SARS患者气道管理的经验,结合国家卫健委相关文件与诊疗方案、相关学会指南及最新进展,就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提供感控建议。应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风险,加强相关人员的感控培训。建议适当放宽气管插管的指征,提前预警并做好准备。实施气管插管术时,原则上应由最具气道管理经验的医师,采用最熟练掌握的气管插管工具完成该操作,建议实施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术。
- 薄禄龙万小健卞金俊邓小明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气道管理
- 天津地区SARS患者康复十年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康复10年后的血液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评估SARS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25例SARS感染患者(SARS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2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 SARS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mmol/L:2.32±0.08 vs.2.29±0.08,t=2.072,P<0.05),甲状腺素也高于对照组(nmol/L:119.95±29.09 vs.96.39±14.26,t=3.681,P<0.05),但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无临床意义;SARS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高于对照组(μg/L:10.368±3.684 vs.3.282±1.828,t=9.012,P<0.05),仅2例稍高于正常范围,但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1倍以上,影像学仅见部分陈旧改变,无临床意义;余所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RS病毒未对SARS感染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力造成长期影响,未增加SARS感染患者罹患肿瘤的概率。
- 马龙艳孙昕吴琦李莉武俊平于洪志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甲状腺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随访调查研究
- 通过随访调查曾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SARS患者,了解短期内大剂量应用激素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采用回顾病例、骨盆正位片、髋关节MRI等手段了解患者生存现状及致病因素,客观系统地评价出其疾病的进展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
- 张强王元浩袁征高峥嵘蔡娟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激素治疗疗效评价SARS患者
- 文献传递
- 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 Ⅰ在SARS患者中的检测及其病毒拯救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2003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其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虽然SARS的病原已确定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
- 沈宏辉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性克隆核定位信号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坛医院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随访调查研究
- 研究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曾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SARS患者,了解短期内大剂量应用激素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采用回顾病例、骨盆正位片、髋关节MRI等手段了解患者生存现状及致病因素,客观系统地评价出其疾病的进展...
- 王元浩
- 关键词: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调查预后判断
- 文献传递
- SARS患者7年随访血清抗体变化规律及胃肠道免疫组化研究
- 2010年
- 目的 连续7年随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应用胃肠镜观察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SARS患者发病1年后采用每隔1年检测一次血清SARS病毒(SARS-CoV)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SARS恢复期患者胃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4例SARS患者特异性IgG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71(95%CI:1/58~1/85),连续追踪7年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患者IgG抗体滴度消失,特异性IgM抗体1年后消失,N蛋白抗体1年后平均滴度为1/146(95%CI:1/122~1/171),与IgG抗体变化同时呈下降趋势.7年后其中9例患者检测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另5例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N蛋白抗体仍检测阳性,其中3例N蛋白抗体滴度维持在1/156~1/210之间,2例N蛋白抗体滴度接近正常.该5例患者行胃肠镜检测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血中N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的3例患者胃组织黏液腺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呈胞浆着色.其中1例患者在肠组织浆液柱状上皮及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另2例血清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的患者,细胞免疫组化为阴性.5例患者病理活检:1例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并直肠多发转移"、1例"胃息肉"、1例"浅表性胃窦炎",其余2例正常.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N蛋白抗体在恢复期呈下降趋势,7年后大部分消失;N蛋白抗体变化规律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 石玉玲李林海孙朝晖陈建芸廖扬曾兰兰张伟陈晓东曹诚
- 关键词:N蛋白
- SARS患者骨坏死:6年半随访的结果与启示
- 中日友好医院对539例应用激素的SARS患者进行了骨科并发症普查,共筛选出骨坏死患者176例。本文论述了对这176例骨坏死患者进行了多次随访研究后得到的启示。
- 李子荣刘朝晖赵凤朝张念非程立明孙伟王佰亮
- 关键词:SARS患者激素治疗骨坏死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GJ008 SARS患者骨坏死:6年半随访的结果与启示(股骨头坏死部分)
- 李子荣刘朝晖赵凤朝张念非程立明孙伟王佰亮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SARS患者康复后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动态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后4年内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SARS-CoV-IgM)和IgG(SARS-CoV-IgG)的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跟踪50例SARS患者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该组患者患SARS后第0~10 d、11~20 d、21~30 d、31~40 d、41~50 d、51~60 d、61~70 d、71~80 d、81~90 d、91~120 d、121~150 d和第4年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结果:抗-SARS-CoV-IgM和IgG阳性率均在SARS发病10d后逐渐升高,并在发病后31~40d达100%,但抗-SARS-CoV-IgM阳性率在发病51~6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0:抗SARS-CoV-IgG阳性率在发病81~9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47%。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而IgG下降缓慢,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结论:根据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IgM在体内维持时间短和IgG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的特点,抗-SARS-CoV抗体可用于SARS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 吴满辉周莉莉林小鸿张萌王吉文余涛黄子通
- 关键词:抗体
相关作者
- 陈文强

- 作品数:210被引量:1,084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脑康 中医证候 脑梗死 SARS患者 睡眠质量
- 李斌

- 作品数:150被引量:8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SARS患者 老年大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学习记忆 老年性痴呆
- 李宗信

- 作品数:170被引量:74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 脑梗死
- 黄小波

- 作品数:276被引量:1,390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脑康 脑梗死 中医证候 SARS患者 老年
- 王明越

- 作品数:49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SARS患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SARS 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