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02篇“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章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的相关因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12月接受PCI术治疗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个月内采用中文简体版自主性感知量表评估自主性感知水平,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记录相关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自主性感知水平,分析可能影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平均评分(63.12±4.25)分。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评分均低于内在力量良好、积极应对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方程:Y=66.013-3.245X_(1)-3.563X_(2)。结论 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
- 张聪聪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CI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于医院进行PCI后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将其输入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发生组血管再通时间<6 h、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管再通时间<6 h、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是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能与血管再通时间、心肌梗死部位、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重视上述风险因素的早期评估,以降低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 邓玉冉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再灌注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低钾血症
- 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胆心综合征1例
- 2024年
-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2024年1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胆心综合征病例,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及CT检查后确诊,在对胆道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后,胸痛症状显著缓解,心电图ST段明显回落。本文结合其诊疗过程,分析总结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 金宇赵成琛贾亮亮项美香
- 关键词:胆心综合征胆囊炎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sST2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42例(STEMI组),另择非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sST2水平。观察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及sST2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STEMI组sST2水平36.80(19.31,66.47)ng/mL,高于对照组的12.20(9.11,15.66)ng/mL(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sST2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2,95%CI 1.001~1.063,P=0.040),sST2预测1年内发生MACE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45.969 ng/mL,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736。结论sST2与STEMI发病相关,并可预测STEMI患者1年内的MACE。
- 蒋泽楠胡宪清金强松倪瑜琦傅慎文
-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
- 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并行介入治疗的105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CE,将其分别纳入预后不良组(n=24)和预后良好组(n=81).采取回顾性分析,采集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临床病例资料,以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作为随访终点事件.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NSTEMI患者临床资料以及T波方向,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24例患者发生MACCE,MACCE发生率为22.86%(24/105).预后不良组aVR导联T波为直立T波方向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VR导联T波方向为直立T波是导致NSTEMI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8.038,95%CI:2.703~23.908,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与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对其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吕柯李祯祎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
- 经皮冠脉介入术前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治疗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90 mg)和观察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每组各39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心肌酶谱指标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PC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PCT、MP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CT、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LDH、HBDH及c Tn 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VR)、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及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D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VR、SPV及DP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前接受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效果较好。
- 洪守祥岳正山戴雪梅
- 关键词: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
- 达格列净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心肌微循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在某院行PPCI手术治疗的90例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微循环[造影评分指数(CSI)]、血生化指标[葡萄糖(Glu)、尿酸(UA)、白介素-6(IL-6)],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和CSI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A、IL-6、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PPCI术后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达格列净可带来多种获益,同时可改善心肌微循环,且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 王要鑫秦啸鸣刘洁云秦雷张帅郭秋红
- 关键词:非糖尿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微循环
-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选取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心功能、血管再通率、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还能提高血管再通率。
- 何元盛
- 关键词:心功能血管再通率
- CXCL4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趋化因子4(CXC chemokine ligand 4,CXCL4)水平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并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n=45)。所有入选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XCL4水平,分析血清CXCL4水平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关系。结果:稳定组血清CXCL4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组(P<0.05)。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血清CXCL4水平高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XCL4水平预测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0.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XCL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 苏伟锋
- 关键词: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DAMTS13、SFRP5、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ADAMTS1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ASTEMI患者(ASTEMI组)的临床资料,另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6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ADAMTS13、SFRP5、hs-CRP水平,对ASTEMI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ASTEMI组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不同Killip分级患者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hs-CRP表达水平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均P<0.05)。ASTEMI组中,26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亚组支架置入个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Killip分级≥Ⅱ级占比、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亚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置入个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Killip分级、hs-CRP、LVEF、ADAMTS13、SFRP5均为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ASTEMI患者ADAMTS13、SFRP5降低,hs-CRP升高,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 陈国英孟坚强张志诚盛西陵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