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忠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杨惠芳

- 作品数:77被引量:1,258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微生物 废水处理 降解 微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
- 张鸿翼

- 作品数:6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烯腈 棒状杆菌 腈水合酶 醋酸菌 醋酸
- 王保军

- 作品数:31被引量:4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双加氧酶 降解 氯代硝基苯 重金属 解毒
- 赵爱民

-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3-氰基吡啶 水合酶 微生物 微生物转化 马红球菌
- 杨彦希

- 作品数:10被引量:1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降解 细菌 城市污水 废水处理 酚类化合物
- 3-氰基吡啶水合酶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
- 1994年
- 研究了芳腈水合酶催化水合3-氰基吡啶生成尼克酰胺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子.酶反应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25℃.酶在pH8.5于25℃保温4小时或在25—30℃于pH8.0保温3小时是稳定的.反应液中加入Fe^(3+)(1.5 mmol/L)可使酶活力增加 50%,而加入NH_4^+(300 mmol/L)则使酶活降低了67%.Ag^+和 Hg(2+)”强烈地抑制酶反应活性,在浓度均为 5m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99.7%和100%.NaCN(50 mmol/L)和苯甲腈(100 mmol/L)对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78%和85%.该酶作用于 3-氰基吡啶的Km为62.5 mmol/L,V_(max)为85.8 μmol·min^(-1)·mg^(-1).
- 王保军李文忠
- 关键词:3-氰基吡啶水合酶马红球菌
- 腈水合酶转化反应的影响因子被引量:5
- 1991年
-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ZBB-21腈水合酶能高效地将丙烯腈转化为丙烯酰胺,其转化反应的最适pH为8.0,最适转化反应温度为25℃。反应体系中加入微量的K^+、Na^+、Mg^(2+)和Fe^(3+)对酶的转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量丙烯腈(浓度为0.3mol/L以上)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转化产物丙烯酰胺及其结构类似物丙烯酸是腈水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_i分别为0.06mol/L和0.70mol/L,游离氰离子(CN^-)的存在严重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K_i=1.25×10^(-3)mol/L)。
- 李文忠张鸿翼杨惠芳
- 关键词:棒状杆菌腈水合酶
- 真菌还原Cr(Ⅵ)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8年
- 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几株抗Cr(Ⅵ)的真菌,他们能在含300—500mg/LK2Cr2O7的蔗糖合成培养基中生长,其中BS-1菌株抗K2Cr2O7达900mg/L.BS-1等4株真菌在含200mg/LK2Cr2O7的培养基中生长4-6d后,培养液中的Cr(Ⅵ)已全部消失。这些真菌经鉴定为青霉菌(Penicilliumsp.)BS-1和BS-3,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BR-4和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BX-1。经紫外可见光扫描及化学分析证实,高毒的Cr(Ⅵ)可被真菌还原成为低毒的Cr(Ⅲ)。BS-1菌株细胞还原Cr(Ⅵ)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7.0。葡萄糖(0.25%)对细胞还原Cr(Ⅵ)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Cr(Ⅵ)则抑制细胞对Cr(Ⅵ)的还原。
- 王保军杨惠芳李文忠
- 关键词:真菌CR青霉菌
- 3-氰基吡啶微生物转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3-氰基吡啶微生物转化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采用径向加压C_(18)分离柱和甲醇-H_2O(20∶80)为流动相,在研究选定的流动相速度梯度色谱条件下,底物3-氰基吡啶和产物尼克酰胺、尼克酸得到了全分离,其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10^(-9)、1.5×10^(-10)和1.0×10^(-10)g。此法分析周期短,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同时完成底物和产物的分离分析,适用于批量微生物样品的分析。
- 李文忠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尼克酰胺
- 烟草头孢霉汞还原酶特性的研究
- 1993年
- 经检测,抗汞真菌烟草头孢霉(Cephalosporium tabacinum)F2菌株中具有汞还原酶活性。该酶是一种胞内酶,需 NADH 作为电子供体,催化 Hg^(2+)还原成为元素汞(Hg^(?))。该酶促反应还需硫氢基化合物,反应最适温度为30℃,最适 pH 范围为7.0—8.0。在25—30℃保温40分钟或在 pH7.0保温2小时,酶活力均是稳定的。金属离子 Ag^+,Co^(2+),Cu^(2+),Zn^(2+),Mn^(2+)和 Ni^(2+)在浓度为0.2—1.0mmol/L 的范围内,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乙酸苯汞和铁氰化钾对酶活力也有部分抑制作用。
- 王保军李文忠杨惠芳
- 腈的微生物代谢及酰胺生产的新酶学方法被引量:4
- 1989年
- 腈化物(nitriles)的微生物降解代谢,自5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得到广泛重视。随着微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能降解腈化物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 李文忠杨惠芳
-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
- 棒状杆菌腈水合酶的形成条件被引量:12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ZBB-21腈水合酶形成的最适条件。在培养基中加入Fe^(2+)、维生素B_1和L-谷氨酸等,并以n-丁腈做诱导物,可明显促进该菌腈水合酶的生物合成。ZBB-21菌在选定的培养基中,于28℃培养64小时,其腈水合酶比活力可达83.1u/mg,而酰胺酶的比活力只有1.1u/mg。腈水合酶比活力比以前报道的提高9倍。
- 李文忠张鸿翼杨惠芳
- 关键词:棒状杆菌腈水合酶
- 降解黑索金(RDX)炸药的细菌及其应用
- 杨彦希李文忠尹萍
- 关键词:黑索今细菌生物工程
- 3-氰基吡啶水合酶的纯化及性质被引量:4
- 1995年
-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SHB-121胞内3-氰基吡啶水合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 DE52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并经过Sephadex G-25处理,得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3-氰基吡啶水合酶,纯化了31倍。该酶由一条肽链组成,其分子量为30kD,等电点为4.1。3-氰基吡啶水合酶能催化3-氰基吡啶水合生成尼克酰胺。酶反应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0℃。Ag^+、Hg^(2+)、Cu^(2+)及NH_4^+对酶活力有强烈抑制作用。当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时,其K_m为0.1mol/L。NaCN为该酶反竞争性抑制剂,其K_i为5mmol/L。
- 赵爱民李文忠杨惠芳
-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3-氰基吡啶水合酶尼克酰胺
- 微生物转化丙烯腈生产丙烯酰胺——1.菌种筛选及丙烯腈的微生物转化被引量:13
- 1990年
- 从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及含腈废水中筛选到97株腈化物的同化菌,其中丁腈同化菌ZBB-21休眠细胞显示了很高的丙烯酰胺形成活性,经鉴定该菌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研究了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及其休眠细胞的最适水合反应条件。在选定条件下,连续反应4.5h,反应液中积累丙烯酰胺达270g/L,并且未检测出丙烯酸的生成。丙烯腈转化率和丙烯酰胺形成选择性均接近100%。
- 李文忠张鸿翼杨惠芳
- 关键词:丙烯酰胺丙烯腈微生物转化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