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卓卓
-

-

- 所属机构: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施立志

- 作品数:45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北部 油气成藏 扶余油层 油气运移
- 张永生

- 作品数:163被引量:1,36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奥陶纪 钾 鄂尔多斯盆地 杂卤石 奥陶系
- 郭帅

- 作品数:31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地下热水 换热系统 开式 地热井 温泉
- 王治

- 作品数:18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 研究主题:换热系统 开式 地热井 地热资源 回水管
- 孟杉

-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 研究主题:换热系统 开式 地热井 地源热泵 回水管
- 陕北奥陶纪盐盆海相钾盐调查新进展
- 张永生郑绵平邢恩袁桂宝玲王振涛樊馥吴素娟施立志张震孔凡晶王卓卓苏奎于冬冬赵海彤商雯君
- 一种地热井开式换热内管泵室段的设计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井开式换热内管泵室段的设计方法,其包括潜水泵下深的确定:根据公式H=h<Sub>管</Sub>+h<Sub>静</Sub>+h<Sub>温</Sub>+h<Sub>季</Sub>+kh<Sub>降</S...
- 江剑杨全合刘清晓孟杉王维逸王治张科明尉小永郭帅尉玺杨茜婷刘哲丁海峥王卓卓苗占山马静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热井开式换热内管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井开式换热内管,其设置在地热井内,包括泵室段,泵室段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一保温钢管,其中位于泵室段上方的保温钢管为上保温钢管,位于泵室段下方的保温钢管为下保温钢管,下保温钢管下方还连通有取水管;取水管与...
- 王卓卓王维逸刘哲王治张科明孟杉杨茜婷马静晨丁海峥郭立强王永峰尉小永苗占山郭帅
- 扬子及周缘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63
- 2008年
- 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了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有效烃源岩,查清其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晚奥陶世开始,扬子地区进入碎屑岩陆棚演化阶段;五峰期—龙马溪期,扬子地区主体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总体呈现出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次深海共存的古地理格局。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演化主要受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汇聚作用控制。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的形成与生烃母质生物的高生产力和高埋藏率、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海平面快速上升以及粘土矿物在有机质富集保存过程中的赋存驻留作用等密切相关。
- 严德天王清晨陈代钊汪建国王卓卓
- 关键词:烃源岩发育环境上奥陶统下志留统
- 地源热泵地埋侧分区冲洗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地埋侧分区冲洗装置,包括循环泵,在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有供水管,在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有回水管,在回水管上设置有除污器;在供水管上连通有补水管,在回水管上连通有排水管。本申请具有提高地源热泵地埋管冲洗的...
- 孟杉刘哲王卓卓江剑王治丁海峥王维逸马静晨尉小永杨茜婷郭帅苗占山
-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监测的一种手段。只有及时掌握地下实时动态,才能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有效建议并实施合理监管,具有地质意义及管理意义。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的内容主要是水温、水位、水量和水质。...
- 马静晨王卓卓王治姜辉
- 关键词:监测系统示踪剂抽水试验
- 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延长组长2及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以野外观察和岩芯描述为基础,利用薄片、铸体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轻矿物和重矿物分析、毛管压力测试、X-衍射分析、电镜扫描等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和长6油层组地层、沉积相特征...
- 王卓卓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物性成岩作用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北部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被引量:11
- 2012年
- 分析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油气来源,并对成藏特征进行系统总结,预测油气有利勘探区,为该区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应用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技术分析了油气来源;应用流体势恢复、疏导体分析、油水关系、油藏类型分析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扶余油层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朝长地区扶余油层中的原油主要来自三肇凹陷与宾县—王府凹陷2个高势区的成熟源岩,在流体势的作用下,油气通过南西—北东向展布的砂体与近南北向分布的断裂带侧向运移到低势的朝长地区,该区整体呈现上油下水特征,源储压差决定油柱高度,正向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富集。扶余油层河道砂体是有效储层,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该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构造、岩性、断层-岩性、构造-岩性共5种油气藏类型,存在自源超压上生下储短距离垂向运聚、近源常压-负压中距离侧向运聚2种成藏模式。
- 黄薇吴海波施立志王始波王卓卓
- 关键词:油气分布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 辽河盆地兴隆台潜山变质岩-火山岩油藏烃类注入史及其成藏模式被引量:25
- 2004年
- 流体包裹体分析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利用成岩矿物包裹体资料进行油气运移路径、注入时间和方向的推测、计算与判断。兴隆台潜山油藏烃类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整体上呈单峰正态或不对称单峰分布,其主要形成温度为80~100℃,反映各样品具有相近的烃类包裹体形成过程。部分井的双峰温度特征暗示存在2次烃类注入期。储层烃类充注时间距今3~35Ma,可分为2个主要的充注期:距今27~35Ma和3~24Ma,以前者注入作用更强烈。潜山内部油气是由东向西注入的。成藏分为3个阶段:a)沙三段沉积晚期,形成的少量油气进入已逐步发育并定型的圈闭中,沙三末期的短暂抬升导致已聚集成藏的油气遭受一定的氧化形成黑色沥青;b)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为潜山主要油气聚集期;c)晚第三纪以来的生烃强度较弱。潜山上覆沙四段及沙三段泥岩为良好的封盖层,使油藏得以保存。
- 罗静兰梁志刚王卓卓林壬子
- 关键词:成藏模式兴隆台潜山
- 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特征与沉积演化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主要依据陕北盐盆地的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石类型、沉积相、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主,碎屑岩等其他沉积岩发育较少。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出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开阔台地可识别出灰泥丘微相;局限蒸发台地可识别出云坪、盐湖、膏湖、淡化泻湖等微相。沉积演化表明,马一期-马六期,陕北盐盆经历了三次海进-海退旋回,沉积演化为陕北盐盆及钾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成盐古地理环境,海进期,海水提供充足的成钾物质补给,海退期形成的继承性盐盆,四周隆起,又处在有利的低纬度干旱蒸发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钾岩的形成。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盆底总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样式,即自西向东依次为呈NNE向展布的西部盐坳、中部隆起和东部盐坳,"西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3个次级盐凹,自北向南依次为"西一盐凹"、"西二盐凹"和"西三盐凹";"东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2个次级盐凹,即北部的"东一盐凹"和南部的"东二盐凹",这5个盐凹的盐系地层厚度大于150m,是陕北盐盆最佳成钾盐凹,也是优先进行钾盐探井部署的有利目标区。
- 施立志王卓卓张永生苏奎邢恩袁桂宝玲
- 关键词:马家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