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君
作品数: 120被引量:2467H指数:30
  • 所属机构: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 所在地区:海南省 海口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孙佼佼
作品数:13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体验 黑色旅游 旅游 在场 旅游学
樊友猛
作品数:18被引量:399H指数:8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体验 旅游 孔子 身体 范式
保继刚
作品数:331被引量:9,869H指数:6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 中国旅游 主题公园
肖洪根
作品数:44被引量:45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学 对话录 旅游教育 旅游研究 中国旅游
王宁
作品数:178被引量:2,70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 消费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流动 嵌入性
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被引量:23
2012年
从现有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以及一些旅游研究文献来看,人们对旅游文化、文化旅游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等诸多范畴的使用,还存在着概念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为对这些关键范畴的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使用上的轻率,一方面体现为人们对旅游文化现象的本质、历史和形态的了解还有所局限。本文试图以学科视野来审视这些范畴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命题。
谢彦君周广鹏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学
西藏徒步旅游中的情境体验与人际互动:一种通过仪式被引量:17
2021年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户外旅游方式,发展迅速,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但目前关于徒步旅游的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实践发展,尤其是关于徒步旅游体验中情境体验与人际互动的探讨。文章在对西藏墨脱、冈仁波齐转山、甘丹寺-桑耶寺3条不同徒步路线的徒步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以扎根理论为分析方法,结合仪式理论对徒步旅游体验的仪式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徒步旅游体验相当于一种通过仪式,这种通过仪式发生在逆转阈限中,包含个体通过与人际通过。个体通过表现为徒步者经历原始生存体验、记忆刺点、未知体验、沉浸体验、在场流动性体验和"成瘾"体验后,所获得的个人成长,其高峰体验为个体畅爽体验。人际通过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互助氛围、群体激励、逆转人际交往、本性暴露、熟悉/陌生人际变化的交往考验后所实现的人际关系上的积极或消极变化,其高峰体验为群体共睦态体验。经历认知、情感、意志的磨砺与考验的西藏徒步旅游体验,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符号性通过仪式,是一种实质性的通过仪式。
卫银栋徐英谢彦君
关键词:徒步旅游通过仪式
旅游的三副面孔——政府、学界、业界解读旅游的不同立场
<正>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有两个,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这个问题恰巧又应该是相互结合的。作为高校的一个老师,人才培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多年以来,我们谈...
谢彦君
文献传递
从权力在场到审美在场:旅游体验视角下场所精神的变迁--以陕西省兴平市汉武帝茂陵为例
在现代大众旅游中,曾经的帝王建筑从权利的象征转化为审美的对象。为探究在旅游体验中这种场所精神的变迁方式和具体内涵,本文以汉武帝茂陵为例,以空间和场所、审美和建筑等多重理论为基础,从多个层面剖析了汉武帝茂陵的空间关系从权利...
孙佼佼谢彦君
关键词:旅游体验权利审美
“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续)”之“旅游教育40年:不惑之惑”被引量:14
2019年
上一期(2019年第1期),我刊刊出的《“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续)”之引子篇:这五年》一文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从本期开始,我刊将开始刊载五位教授围绕中国旅游学科相关专题展开的对话。本期刊出的是本次对话中关于中国旅游教育相关话题的对话。五位教授从中国旅游教育的规模出发,围绕中国旅游教育的教学、教材、学生培养质量、旅游教育与旅游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保继刚谢彦君王宁马波肖洪根
关键词:旅游教育旅游学科旅游研究
旅游交往问题初探被引量:48
1999年
交往对于人类来说如同布帛菽粟,不可或缺,甚至对于个体的人而言也是如此。离开了交往,人就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化过程,这对于新生儿的智力发展将形成致命的障碍,而对于成人来说,也会导致智力退化和心理变态。所以,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着交往的机...
谢彦君
关键词:目的地居民情境模型交往关系交往对象交往行为
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中典型元素的识别与分析——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进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目前乡村旅游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均有不菲成果,但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尚缺乏思考和实证。本文在比较扎根理论和ZEMT隐喻抽取技术两种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用ZMET隐喻抽取技术对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中的典型元素进行识别和分类,旨在挖掘出乡村旅游者对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体验的潜在期望。
谢彦君陈焕炯潘莉常红旭
关键词:乡村旅游扎根理论
当前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另类解读
首先我非常感谢马波教授、王琳教授盛情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在参会之前我搜索了一下在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面的文献,这方面的文献数以千计,但是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方法论上可以探讨的问题。我们进行一些旅游城市的评价最终都变成了城...
谢彦君
文献传递
创意、跟进与范式化:旅游理论建设的时代使命被引量:4
2022年
《旅游学刊》作为旅游领域传播新知识的最重要学术平台,再过三五年,就要走过它半个世纪的历程了。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要发表关于《旅游学刊》甚至旅游学术研究的一点感言,思来想去,还是想谈一下旅游理论建设的范式化问题。
谢彦君
关键词:学术平台学术研究旅游
矛盾的乌托邦:邮轮旅游体验的空间生产——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邮轮旅游是现代性背景下消费、体验与移动性的缩影,其独特的空间不仅是邮轮体验发生的载体,也蕴含着该体验的生产机制。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网络质性资料收集,采用扎根理论,应用Maxqda 12作为质性分析工具,针对邮轮空间体验生成了矛盾的乌托邦这一概念。邮轮体验的乌托邦空间是一种协助人们逃离日常平庸的空间;一种以超凡体验填充其中,以隔离为特征,以持续的感官刺激为动力,以丰裕和过剩为内容,具有时效的、飞地式的空间构成。研究以空间为线索,分析了邮轮空间的内容及其主要特征,提取出邮轮乌托邦空间的4个下级类属,包括空间氛围(超凡、隔离、享受、反结构)、空间填充(丰盈、密集、重复、多彩)、空间秩序(选择性、规定性、控制性)与空间人际(和谐、归属、排斥、竞争),最终剖析了邮轮体验空间的矛盾性,提出了一个具有环形特征的概念空间。该研究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邮轮旅游,以期提供一个基于微观分析的理论参照。
孙佼佼谢彦君
关键词:邮轮旅游乌托邦矛盾性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