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作品数: 39被引量:165H指数:8
  • 所属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武正炎
作品数:208被引量:968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组织 树突状细胞 乳腺癌细胞
甄林林
作品数:76被引量:358H指数:9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细胞 树突状细胞 实时定量PCR
王萱仪
作品数:31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组织 树突状细胞 骨髓微小转移
查小明
作品数:87被引量:550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甲状旁腺切除术 乳腺肿瘤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尿毒症
朱旬
作品数:13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树突状细胞 趋化因子 免疫治疗 内分泌治疗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在乳腺肿块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210例患者1 241个乳腺肿块US-CNB的病理资料,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US-CNB在乳腺肿块诊疗中价值。结果:1 241个乳腺肿块组织中US-CNB病理诊断乳腺癌970例,术后病理组织诊断乳腺癌1 000例,CNB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100%,假阴性率为3%,正确指数为0.97,诊断符合率为97.58%。约登指数为0.97,Kappa值为0.975 8。结论 :US-CNB灵敏度高,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且安全有效,对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谢克飞肇毅查小明刘晓安郑伟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引导病理检查
以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RNA为特异标记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以黑色素瘤抗原 -A1(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为特异性标记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集 40例乳腺癌患者及 20例非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同时用RT- 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上述MAGE基因的表达。 结果: 12. 5% (5 /40)和 17. 5% (7 /40)乳腺癌患者的PBMC中可分别检测到MAGE- A1和MAGE- A3基因的mRNA,而相应乳腺癌组织中MAGE- A1和MAGE A3的表达率分别为 15. 0%(6 /40)和 22. 5 % (9 / 40),在 25. 0% (10 /40)的乳腺癌患者PBMC中至少可检测到一种MAGE基因mRNA,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不表达MAGE基因的患者以及 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PBMC中均未测出MAGE基因mRNA。乳腺癌患者PBMC中两种MAGE基因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 结论: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可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用于检测乳腺癌患者PBMC中的乳腺癌细胞,巢式RT P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其检测结果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马全武正炎郑伟
关键词:乳腺癌黑色素瘤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Mage-A3抗原肽负载DC过继免疫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Mage-A3抗原肽负载DC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并经孵育携带Mage-A3抗原肽,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显著(P<0.05),冻融上清负载组和Mage-A3抗原肽负载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负载Mage-A3抗原肽的DC可以诱导特异性的CTL免疫应答,对小鼠乳腺癌有良好的免疫治疗作用。
马全武正炎查小明郑伟
关键词:抗原MAGE-A3树突状细胞乳腺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50例乳腺癌综合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综合保乳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6年6月对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保乳治疗的病历资料,随访术后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乳房外观美容效果好,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综合保乳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应予以推广。
陈琳查小明武正炎郑伟谢锡驹陶爱娣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
前列腺素E_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迁移能力及抗乳腺癌免疫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PGE2)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抗原负载小鼠树突状细胞(DC) 迁移能力及抗乳腺癌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DC,负载乳腺癌抗原后加入PGE2,进行表型、 CCR7mRNA及蛋白、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特异性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测定。将TM40D 接种于小鼠左侧胸壁皮下制作乳腺癌动物模型,1周后皮下接种PGE2组及对照组DC,观察肿瘤抑制状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PGE2不影响DC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同种异体特异性杀伤活性。与对照组DC相比,PGE2培养组DC的CD80、CD86阳性细胞数增多,CCR7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体外趋化试验显示,PGE2使DC对其配体CCL19和CCL21反应性增强(P<0.05)。在乳腺癌动物模型中,PGE2培养组DC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PGE2可以通过促进 DC成熟并促进其体内迁移能力,提高抗乳腺癌DC疫苗的功效。
朱旬甄林林郑伟王汉晋王萱仪武正炎
关键词:免疫治疗树突细胞
整合素αvβ3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作用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在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MDA-MB-435s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细胞黏附、迁移试验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整合素αvβ3功能,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抗整合素αvβ3抗体LM609对裸鼠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模型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膜上整合素αvβ3受体为阴性,MDA-MB-231、MDA- MB-435s细胞膜上整合素αvβ3受体为阳性。用LM609封闭αvβ3受体后,αvβ3受体阳性细胞对细胞外基质蛋白中玻璃体结合蛋白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显著减弱。以αvβ3受体阳性细胞制作的裸鼠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模型中,经LM609处理后,可显著减少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肿瘤细胞(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受体过度表达增强乳腺癌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骨髓微转移,而以Lm609封闭αvβ3受体可抑制上述作用。
郑伟武正炎甄林林王汉晋朱旬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骨髓
儿童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
1994年
儿童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郑伟,王学浩江苏省人民医院外科210024儿童原发性肝癌分幼儿型肝癌(肝母细胞瘤)和儿童成人型肝癌(肝细胞癌)。我院于1983~1993年间共收治本病9例,其中肝母细胞瘤4例,肝细胞癌5例。1临床资料本组9...
郑伟王学浩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儿童
Mage-A1、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Mage)的表达情况 ,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 3 3例乳腺癌组织和 4株常用乳腺癌细胞株MCF 7、Sk Br 3、MDA MB 43 5s和TM 40D中Mage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3 3例乳腺癌组织中 9例 (2 7.3 % )至少表达 1种Mage A基因 ,4例 (12 .1% )Mage A 1阳性 ,7例 (2 1.2 % )Mage A 3阳性 ,细胞株MCF 7和Sk Br 3中Mage A1和Mage A 3呈阳性表达 ,MDA MB 43 5s和TM 40D中Mage A 3呈阳性表达。 结论 Mage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 ,Mage蛋白有望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马全武正炎范萍郑伟王萱仪
关键词:乳腺肿瘤黑色素瘤抗原基因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FQ—PCR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
2007年
我们初步探索了采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武正炎马全查小明郑伟陈琳王萱仪
关键词:PCR技术检测HER2基因乳腺癌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MCF-7细胞对三苯氧胺产生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以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为代表的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寻找克服耐药的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我们选择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研究EGFR信号转导通路在TAM产生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R(+)乳腺癌细胞株MCF-7,持续给予TAM(10-7mol/L)处理形成耐药后,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quantitation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析EGFR信号通路成分与ER在处理前后的改变,并研究EGFR抑制剂AG1478对耐药细胞的作用。结果:MCF-7细胞给予TAM处理的早期表现为细胞生长的抑制,持续用药(6个月)后,细胞生长速度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细胞生长抑制试验表明MCF-7细胞对TAM耐受。此时耐药MCF-7细胞中EGFRmRNA表达量增加了4.5倍,EGFR蛋白水平明显增加,其下游通路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p-ERK1/2)也明显提高(P<0.05),提示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水平增高,而ER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耐药MCF-7细胞对EGFR抑制剂AG1478的敏感性增强。结论:ER+的乳腺癌细胞长期给予TAM处理,可通过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水平提高而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同时给予EGFR抑制剂可提高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甄林林朱旬郑伟王萱仪武正炎
关键词:MCF-7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