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作品数: 22被引量:98H指数:6
  • 所属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任伟
作品数:102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肾疾病 慢性肾脏病 蛋白尿 腹膜透析
王德光
作品数:151被引量:858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肾透析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黄业华
作品数:45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肾疾病 肾功能衰竭 低血压 血液透析滤过
刁秀竹
作品数:52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滤过 促红细胞生成素
黄珍珍
作品数:18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患病率 肾小球滤过率 肾疾病 高尿酸血症 体检人群
体质指数增加对蛋白尿检出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增加对合肥市体检人群蛋白尿检出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体检中心大于20周岁、BMI≥18.5 kg/m^2人群的体检资料,分析BMI增加与蛋白尿检出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蛋白尿检出率分别为1.98%,3.07%和5.27%;eGFR中重度降低检出率分别为0.76%,1.19%和1.4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增加是蛋白尿检出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4,95%CI:1.039~1.282,P<0.01 。结论 BMI增加与合肥市体检人群蛋白尿检出率增高密切相关。
王德光陈薇兰雷洪海鸥任伟
关键词:超重肥胖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和排泄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和排泄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20mg/kg·d)组,检测各组第1、4、6、8周血糖、尿CTGF排泄率(ELISA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第8周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结果第4、6、8周糖尿病大鼠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尿CTGF排泄率及第8周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肾脏CTGF表达和排泄,这可能与其保护肾脏有关。
陈薇叶山东杨光伟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对CRF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4例C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非他汀组予常规治疗;他汀组予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mg/d或辛伐他汀20mg/d。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CRP、Fg水平。结果CRF患者治疗前CRP、F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他汀组CRP、F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同期非他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RF患者中存在CRP水平升高的炎性反应;(2)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Fg水平,提示其具有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
袁园苏克亮陈薇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他汀类药物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目前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无公认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在免疫抑制疗法和非免疫抑制疗法上均有较大的进展,也出现了众多的生化制剂,在并发症的治疗上也有较大突破。
陈薇王德光
关键词: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组)、微量白蛋白尿组(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尿CTGF及临床生化指标,并与20例对照组(NC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尿中CT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UAER增加其水平亦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表明,尿CTGF与UAER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负相关。结论肾脏CTGF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尿CTGF排泄率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和评价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
陈薇叶山东范爱红陈燕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率的影响
2001年
王德光刁秀竹柴树人袁圆杨沐黄业华任伟陈薇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率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66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经肾活检确诊的66例IMN患者,观察其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特点,并总结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66例IMN患者,男34例,女32例,起病年龄平均(47.0±15.4)岁,其中以40~59岁居多(47.0%),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6例(84.9%),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15.1%),血尿13例(22.7%),高血压21例(31.8%),完全缓解(CR)26例(39.4%),部分缓解(PR)19例(28.8%),缓解率达68.2%。随年龄增长,IMN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低、血胆固醇水平高、肾小球滤过率(e GFR)低、高血压更常见、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肾小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比较,男性患者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高、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治疗方案的IMN患者总体治疗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N中以40~59岁的男性患者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年龄大的患者血清ALB和e GFR水平更低、高血压发生率高、肾脏病理损害更显著;目前IMN临床治疗主要仍是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黄珍珍任伟陈薇方媛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疗效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手术要点、穿刺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9例内瘘主要在非优势侧前臂行端-端吻合、采用"扣状和绳梯式穿刺法"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血栓(26%),主要有吻合口血栓(19.7%)、穿刺部位附壁血栓(6.3%),其次是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10.3%)(包括吻合口、静脉解剖本身存在的狭窄、穿刺部位狭窄);第三位是血管瘤,发生率3.8%(主要发生在吻合口及穿刺部位)。319例中234例使用3年以上。结论: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失功的三个原因,依次是血栓、狭窄、血管瘤。手术治疗仍然是纠正血管通路并发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刁秀竹陈薇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血管瘤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强的松。LMWH组在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LMWH皮下注射。结果 LMWH组血纤维蛋白原 (FIB) ,D 二聚体浓度明显下降 ,2 4h尿蛋白明显下降 ,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结论 LMWH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
袁圆柴树人王德光陈薇
关键词:临床疗效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LMWH安全性
高尿酸血症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体检检出5 058例高尿酸血症及性别相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5058例非高尿酸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及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较对照组升高4 mm Hg和3 mm Hg,高血压患病率为41.9%(95%C I:40.5%-43.3%),显著高于对照组31.3%(95%C I:30.0%-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男性、年龄增长、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较高的血压水平有关,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德光陈薇胡世莲洪海鸥任伟倪力军黄珍珍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