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莹
-

-

- 所属机构:四川省气象局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
相关作者
- 赵琳娜

- 作品数:98被引量:78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降水 洪水预报 TIGGE 淮河流域 沙尘暴
- 梁莉

- 作品数:35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淮河流域 夏季 不确定性 偏差订正 概率分布
- 周秋雪

- 作品数:22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降水量 多时间尺度 雨日 复杂地形
- 陈朝平

- 作品数:71被引量:5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四川盆地 降水 暴雨过程 订正
- 段青云

- 作品数:17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不确定性 参数估计 后处理 降水预报 WRF模式
- 一种由单一数值预报生成概率预报的方法
- 有技巧的降水集成预报是产生有技巧的水文集成预报的基础,但是集合数值模式得到的集合预报的可预报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现行的很多单一数值天气预报却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将有一定技巧的单一数值预报生成集成预报进入水文模型,同时...
- 刘莹赵琳娜段青云巩远发梁莉姜迪
- 文献传递
- 基于CMA-REPS小时降水的邻域集合预报应用试验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四川2020年汛期CMA区域集合模式的小时降水产品开展了集合预报邻域法订正试验,试验方案分为四种:邻域平均的集合平均预报(ENM)、邻域平均的集合成员最大预报(MNM)、邻域概率的集合平均概率预报(ENP)、邻域概率的集合最大概率预报(MNP)。结果表明,小时降水超过0.1mm·h^(-1)的ENM在部分预报时效内TS评分略优于原集合平均预报;小时雨强分级检验的结果均显示出邻域概率预报优于原概率预报,随小时降水阈值的增大,最优TS评分越趋于更高邻域半径和更低的概率,且10mm·h^(-1)以上MNP预报更具参考性;MNP能显示集合预报的大范围降水中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预报员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莹陈朝平陈朝平龙柯吉陈莹
- 关键词:小时降水
- 2008-2012年四川强小时雨强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0
- 2015年
- 利用2008-2012年四川157个基本测站和895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时降水资料,通过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四川的强小时雨强发生频次、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四川每年出现20 mm·h^(-1)以上的强小时雨强达3537.8次,平均每年的强小时雨强极值均超过了100 mm·h^(-1),并在2012年呈一个跃升的趋势。(2)四川强小时雨强落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攀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且强降水高发中心主要位于从盆地向山脉过渡的纵向陡峭地形区。雨强极值超过了30 mm·h^(-1)的落区也集中在盆地及攀西地区。频次及雨强极值的变化与海拔有密切联系,迎风坡的陡峭过渡地形削弱了频次及雨强极值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少的速率。(3)频次的月变化比强小时雨强极值的月变化更显著。7月发生强小时雨强的次数最多,其次是8月,5月最少。6-9月雨强极值均超过100 mm·h^(-1)。(4)20 mm·h^(-1)和30 mm·h^(-1)以上的强小时雨强频次日变化均呈夜间活跃的单峰型特征,而50mm·h^(-1)以上的强小时雨强突发性较强,日变化呈多峰型结构,且盆地不同区域的日变化特征及峰值活跃时间也有较大差异。
- 周秋雪刘莹冯良敏牛俊丽
- 关键词:汛期频次
- 成都雷暴的数字化特征分析预测方法研究
-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雷暴的发生不仅对电力、交通、通信及建筑物等产生影响,也给人类生命带来危害,因此,雷暴的预测必须要完善,同时对雷暴的预报也是当前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采用信息数字化V-3θ结构图分析方法...
- 陈刚毅刘莹陆雅君刘小渝
- 关键词:雷暴超低温数字化
- 沙尘天气、尘卷风对沙漠地区起沙量的贡献被引量:12
- 2018年
- 降尘量能很好地反映整层沙尘气溶胶的信息。基于WRF/Chem沙尘暴模式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资料,获得了包括尘卷风起沙过程的日、月和年总起沙量,进而分析它们与自然降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定量的沙尘天气日数与逐月降尘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无法更精细地量化降尘量的来源;(2)模式量化计算的沙尘天气起沙量与降尘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它对总起沙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6%;(3)尘卷风对总起沙量的贡献达到了24%,在无沙尘天气的时段,降尘量100%来自尘卷风的起沙量;(4)沙尘天气和尘卷风构成的总起沙量和降尘量在月、年变化都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均通过了0.001极显著检验。
- 刘莹韩永翔杨文清罗汉刘宁刘唯佳
- 关键词:降尘量沙尘天气
- T639、ECMWF细网格模式对2012年5~8月四川盆地降水预报的天气学检验被引量:48
- 2013年
- 为了对比T639和ECMWF模式预报产品性能的优劣,提高预报员使用其产品的能力,针对2012年5~8月四川盆地降水天气过程,根据不同的影响天气系统,分别对T639和ECMWF细网格模式96h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对比。结果表明:(1)EC模式对不同系统降水的预报效果都优于T639,预报指示意义大,且两家模式对高原涡和西南涡降水预报效果均优于模式对其它系统降水预报。(2)T639模式对主雨带强度和降水中心强度预报易偏弱,主雨带范围预报易偏小,漏报可能性大;EC模式对主雨带强度、降水中心强度预报也易偏弱,但主雨带范围预报易偏大。(3)T639和EC模式在预报主雨带落区、降水中心位置和实况不一致时,预报易偏西、偏南,雨带的移速偏慢。
- 肖红茹王灿伟周秋雪刘莹邓佳
- 关键词:降水预报天气学检验
- 基于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的模糊检验试验被引量:2
- 2020年
- 利用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模型生成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产品,并对其进行"点对面"模糊检验试验。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和SWC_WARMS模式最大小时雨量(≥20mm/h)的"点对面"TS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点对点"评分,短时强降水(≥20mm/h)预报结果可在30~40km范围内进行调整;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在概率为30%时TS评分达到最大,Bias接近为1,预报偏差最小;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比SWC_WARMS模式最大小时雨量(≥20mm/h)预报更具有参考价值。
- 刘莹刘莹陈莹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一种由单一数值预报生成概率预报的方法
- 有技巧的降水集成预报是产生有技巧的水文集成预报的基础,但是集合数值模式得到的集合预报的可预报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现行的很多单一数值天气预报却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将有一定技巧的单一数值预报生成集成预报进入水文模型,同时...
- 刘莹赵琳娜段青云巩远发梁莉姜迪
- 基于重组降水集合预报的洪水概率预报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条件亚正态模型方法,生成了具有包含不同可能性的降水集合预报。为了保持各子流域降水集合预报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采用集合预报重组方法对降水集合预报进行重新排列。使用重组后的降水集合预报驱动水文模型,实现了淮河上游大坡岭一息县、淮河上游息县一王家坝和汝河一洪河上游3个子流域的12次洪水过程的洪水概率预报,并对1988年9月7日和1991年7月31日两次洪水概率预报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通过条件亚正态分布模型生成降水集合预报后,再经过Schaake洗牌法空间相关性重新组合的降水集合预报,捕捉洪峰出现时间和流量的能力更强。对洪水概率预报来说,降水概率预报更能达到对未来的水文事件进行最大可能估计的目的,并尽可能综合了降水预报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说明维持变量原有的空间相关特征对于降水概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 赵琳娜刘莹刘莹王彬雁白雪梅白雪梅杨瑞雯李依瞳
- 基于配料法的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的应用研究
- 本文利用四川省156个国家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基于配料法选择水汽、动力和不稳定因子建立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模型。考虑到四川复杂地形条件,将四川省分为川西高原、攀西地区和盆地三个区域分别建模,对盆...
- 刘莹田付友周秋雪牛俊丽康岚
- 关键词:配料法短时强降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