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艳涛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林通

-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研究主题:警察 战术训练 村改居 枫桥经验 规训
- 尹伟

- 作品数:48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研究主题:警务实战 公安民警 警察 警察执法 执法执勤
- 艾恒平

- 作品数:24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反恐 嵌入式 多民族 枫桥经验 治安
- 王新清

- 作品数:55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法治建设 刑事管辖权 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
- 贾传喜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腐败资产 腐败 境外 没收程序 资产追回
- 从侦查到庭审:警察出庭作证能力之精进被引量:3
- 2015年
- 警察出庭作证作为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将警察与控辩双方以及案件的裁判结果联系得更为紧密。然而,由于警察出庭意识的欠缺以及对作证流程的陌生和庭审规则的不熟悉,导致实践中警察出庭的数量较低以及作证效果不佳。为此,为增进警察出庭作证能力,警察自身应转变出庭意识,熟稔作证流程,提升应答策略,庭审举止应有度。
- 姬艳涛
- 关键词:警察证人
- 关于“枫桥经验”的本源性及发展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课题组通过深入枫桥进行实证和文献研究,提炼出"枫桥经验"在原创时期的三大本质特征是群众路线、以理服人、源头治理,在新时期的三大创新是群众治安、综合治理、总体平安;总结出"枫桥经验"的动力之源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两大思想渊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三大发展方向是主体上从政府走向人民、机制上从管制走向治理、路径上从局部走向整体。因此,"枫桥经验"是具有深厚民族性和时代先进性的中国治理方案,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 杨昌军姬艳涛周延东
- 关键词:社会治理本源性发展性实证研究
- 比较法视野下的反恐治理问题研究——以反恐社区警务改革为视角被引量:9
- 2016年
- 反恐预防治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防控工程,纯粹在刑事范畴寻求理论突破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的尝试是值得商榷的。为此,在中外反恐警务改革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融社区警务与反恐防治为一体的反恐社区警务新理论,主张"国土安全防御从社区开始"和"公众参与"的全民反恐理念,强调在问题导向警务模式下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犯罪之根源。同时,通过对域外经验的总结和本土资源的挖掘,在历史和现实、借鉴和批判、回归与升华的过程中着力促进中外融合、古今贯通和上下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智慧、国外经验、法理教义来不断推进反恐背景下社区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 姬艳涛
- 关键词:社区警务警务改革
- “边疆枫桥经验”:边境地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模式
- 2024年
- 边境地区的矛盾纠纷具有涉外性、熟人性、季节性和次生危害性等特征,这给矛盾纠纷化解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此,在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基础上,通过软法治理、柔性治理、多元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在矛盾纠纷中的创新性应用,边境地区探索走出了一条“边疆枫桥经验”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即在坚持软法治理理念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了本土性治理资源;在坚持柔性治理理念基础上,健全完善了社会非正式纠纷化解机制;在坚持源头治理理念基础上,创新了体系化的预防性法律机制;在坚持多元治理理念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
- 黄志度李旭韬姬艳涛
- 关键词:枫桥经验
- 我国刑事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不起诉案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加,使得不起诉被滥用的风险亦相应提高,加强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成为不起诉制度面临的新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基于起诉法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不起诉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以规则、规定的形式强化了不起诉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但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刑事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实现不起诉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科学构建、有效衔接,确保不起诉制度的规范运行。
- 王新清姬艳涛
- 关键词:刑事不起诉
-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探析
- 2021年
-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宅基地价值显著提高。“两权分离”制度已不能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三权分置”应运而生。农村宅基地指农民占有和使用集体土地建房的权利,在此之前,国家对农村家政制度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其中三项权利是: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可以使宅基地在交易市场交易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和利益最大化。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和建立“资格权”,在法律制度上有缺陷,农民对宅基地处分权有质疑,法律体制仍需完善,立法制度也有待加强。使宅基地“资格权”具体优化,这对于优化“三权分置”具有重要意义。
- 李宥成姬艳涛
-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
- 未成年人反恐警务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当前,恐怖主义犯罪主体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和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也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适应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调整执法办案的策略和方式,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恐怖犯罪的深层诱因,概括总结出未成年人恐怖犯罪的表征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反恐警务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 姬艳涛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暴力恐怖警务机制
- 警用无人机在治安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警用无人机的使用催生了“空地一体、人机联动”的治安防控新模式,其全景式的视野、机动灵活的飞行方式、模块化兼容性的优势成为健全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的“空中天眼”,提升智慧警务水平、推进科技兴警的“智能工具”,解放警力资源、智能任务规划的“巡航警察”,适应了警察执法时空突发性强、快速反应的特点,在治安防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规范警用无人机的使用,应在建立多方参与机制过程中寻得公共安全防控与公民隐私保护的平衡,通过技术创新与专业素养确保警用无人机的飞行安全,综合法律与科技双管齐下升级“黑飞”反制能力。
- 孙锦涛姬艳涛
- 关键词:治安防控
- VR虚拟现实教学模式探索——以警务实战训练应用为视角被引量:16
- 2017年
- VR虚拟现实融合了真实场景和虚拟世界,以三维建模、实时互动、人工智能和身临其境的特征,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于警务实战训练长期存在着安全隐患多、实训成本高、拓展资源少、教学效果差、实践探究有限等问题,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无论对于警务实战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是学员自主深度学习的提高都有很强的促进意义。
- 尹伟姬艳涛
- 关键词:警务实战训练虚拟现实技术VR教育改革
- 警用无人机应用的功能审视与风险规制被引量:16
- 2021年
- 警用无人机技术驱动下的警务流程再造,促进了警务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以及警务运行流程的"自动化"形塑,对于现代警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警用无人机应用实践也由于技术建构性与制度逻辑性的内在冲突而存在诸多现实风险,如化约主义下"事本化"的制度风险、全景敞视下隐私侵犯的法律风险、技术依赖下"执法物化"的伦理风险、"人-机"联合体下"责任鸿沟"的行政风险等。应在准确识别技术理性与制度理性契合点的基础上,从警用无人机的配套管理机制的建设、应用程序规范的完善、道德伦理体系的形塑以及责任归因机制的创新等方面促进警用无人机应用的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和专业化发展。
- 姬艳涛
- 关键词:科技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