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存扣
作品数: 293被引量:1849H指数:26
  • 所属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相关作者

浦惠明
作品数:294被引量:1,517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 选育 杂交油菜
张洁夫
作品数:306被引量:1,520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 选育 杂交油菜
高建芹
作品数:239被引量:1,176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 杂交油菜 选育
陈松
作品数:259被引量:1,278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棉花 基因 甘蓝型
傅寿仲
作品数:145被引量:1,219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 选育 育种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03年
苏优 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 (CMS)杂交新品种 ,不育系为宁A3(MICMS) ,恢复系为 30 75R。苏优 3号综合性状好 ,抗 (耐 )病性强 ,成熟期早 ,品质优良。在 1996— 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 2 5 5 3 .30kg/hm2 ,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6 .81%。在 1999— 2 0 0 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2 6 86 .80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1.6 %。苏优 3号芥酸含量 0 .42 % ,硫甙含量 2 5 .87μmol/g ,种子含油率43 .46 %。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
关键词:杂交油菜育种细胞质雄性不育
甘蓝型油菜CRABS CLAW基因克隆及其RNA干扰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CRABS CLAW(CRC)转录因子是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RC转录因子在调控油菜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0号花蕾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克隆到1个580 bp长度的CRC基因,并利用p Hurricane中间载体构建CRC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表达框,将CRC基因片段以正向的方式连接在1个可剪切的内含子的5'末端,以反向的方式连接到该内含子的3'末端;然后将Ca MV35S启动子序列和CRC基因的反向重复表达框再克隆到植物双元载体p CAMBIAI1390的p UC18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干扰表达载体p A6-CRCi,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所构建的载体正确。
周晓婴付三雄陈松张超戚存扣
关键词:油菜RNA干扰载体
一种黄籽甘蓝型油菜种质的创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作物新种质创建领域,具体的说是属于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创建方法的发明。涉及十字花科芸薹属内的远缘杂交技术和常规田间杂交技术。选择具有黄籽性状的白菜(染色体组为AA,n=10)和黄籽性状的甘蓝(染色体组为CC,...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戚存扣张洁夫陈松陈峰顾慧付三雄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选育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的选育方法。采用花瓣长度小于9mm,宽度小于3mm的小花瓣甘蓝型油菜为母本,花瓣数目变异为0-4枚的白菜型油菜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从杂种二代开始,选择倾母本的突变体,从第3代以后,交...
傅寿仲吕忠进戚存扣陈玉卿浦惠明张结夫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的耐盐性筛选被引量:31
2013年
采用梯度浓度盐(NaCl)胁迫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于发芽期考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胚轴长、单株鲜重和地上鲜重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甘蓝型油菜的相对发芽率呈Boltz-mann曲线变化,214mmol/L NaCl为鉴定油菜品系耐盐性的最适浓度。在该浓度下,6个性状中根长和茎长受影响程度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总鲜重次之,地上鲜重影响最小。性状相对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长和茎长可以作为评价油菜耐盐性的早期评价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5个品系可分为3类,其中WH126和WH129为最耐盐品系,WH137为盐敏感品系。
龙卫华浦惠明张洁夫戚存扣张学昆
关键词:发芽期盐胁迫甘蓝型油菜耐盐性鉴定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G3PDH基因特异性表达的ihpRNA载体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为验证甘蓝型油菜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G3PDH)的功能,采用PCR的方法克隆BnG3PDH557bp的干扰靶序列,将其正向片段插入到中间载体pHurricane的NotI酶切位点、反向重复序列插入到XhoI酶切位点,构建ihpRNA载体反向重复框,BamHI、EcoRI酶切下反向重复框后组装到由种子特异性表达的napin启动子驱动的pCAMBIAl390植物表达载体上。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与预期片段长度相符。其中,1.7kb的片段包括正向干扰靶片段和部分AtFad2内含子序列,2.3kb大小的片段是干扰反向重复框。种子特异性表达的BnG3PDHihpRNA载体成功构建。
张超付三雄陈松李大雄戚存扣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油菜乙酰乳酸合酶突变体S638N的酶学特性及其对ALS类除草剂的抗性被引量:6
2015年
在对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Bn ALS1R克隆与功能验证基础上,为比较抗性基因编码的乙酰乳酸合酶突变体S638N酶学特性及其对ALS类除草剂抗性与野生型的差异,构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638N和野生型的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S638N和野生型均能表达出约74 k D的特异性重组蛋白。纯化目的蛋白,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S638N和野生型的酶活性。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突变酶活性的影响与野生型相同,表现为先升后降,在37℃、pH 7.0条件下催化活性均最高。同时,该突变酶的酶学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其对3个辅助因子的响应曲线也与野生型类似,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辅助因子均使突变酶S638N基本都没有活性。然而,突变酶S638N对IMI类除草剂抗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而对Su类除草剂敏感性和野生型相同。因此,突变酶S638N具有对IMI类除草剂的专一抗性,但未改变酶学反应特征。
胡茂龙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油菜除草剂抗性
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BnALS1R等位基因特异PC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3
2013年
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BnALS1R是从抗性突变体M9中克隆获得,抗性基因BnALS1R与野生型基因BnALS1存在1处SNP,即乙酰乳酸合酶第638位丝氨酸残基被天冬酰胺酸替代。为获得油菜抗除草剂基因BnALS1R的分子标记,根据该处点突变,结合获得的BnALS3与BnALS1序列,开发30条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引物,采用筛选出的3条AS-PCR引物在F2、BC1和BC2群体中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该标记有效检测出群体中存在的3种基因型,其分离比分别为1∶2∶1、1∶1、1∶1,均遵循单基因遗传规律。应用该标记对获得的抗性恢复系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所有抗性恢复系均能扩增出抗性基因BnALS1R目的条带,表明3条标记引物可应用于抗性基因的检测。AS-PCR标记的获得将促进以抗性基因进行油菜抗除草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胡茂龙龙卫华高建芹付三雄陈锋周晓婴彭琦张维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
油菜角果裂角力的定量测定被引量:26
2006年
油菜的角果容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同时也不利于油菜的机械化收获。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对油菜裂角性的研究和选育耐裂角油菜十分必要。采用了拉裂法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为了保持不同测定值的可比性,收获的油菜角果在25℃,50%湿度的环境下平衡2周,使测定材料含水量保持相对一致;测定时,在离角果基部2.5cm处,用金属线缠绕固定角果,使不同的测定,都拉裂2.5cm长的角果。使用物性仪,拉裂角果,角果开裂时,物性仪探头受到的最大力即为角果开裂的力。用拉裂法,测定了4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在0.77~3.7N之间,裂角性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因此,在甘蓝型油菜中选育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耐裂角油菜品种是可行的。
谭小力张洁夫杨莉张志燕周佳姜松戚存扣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分子指纹图谱构建
<正>油菜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用于检验品种的真实性。本研究尝试利用RAPD、SSR、SRAP三类标记来构建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的指纹图谱,结果表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高建芹陈锋胡茂龙
关键词:杂交油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