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辉
作品数: 19被引量:109H指数:6
  • 所属机构:贵州大学
  • 所在地区:贵州省 贵阳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王修俊
作品数:130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发酵 复合磷酸盐 发酵辣椒 食品添加剂 辣椒
刘佳慧
作品数:19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骨素 酶解 大头菜 酶解液 保脆剂
尹爽
作品数:15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大头菜 保脆剂 骨素 酶解 复合菌剂
田多
作品数:21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骨素 血浆 酶解 大头菜 保脆剂
杨志波
作品数:12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大头菜 发酵辣椒 乳酸菌 降解 水豆豉
发酵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加速亚硝酸盐的降解,控制其在发酵萝卜中的含量,对发酵萝卜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乳酸菌菌株进行单菌株和复合菌株发酵,筛选出复合菌剂配比为乳杆菌属(LP)∶肠膜明串珠菌属(LM)为1∶2这一菌株组合作为复合发酵菌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蔗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复合菌株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亚硝酸盐降解的最优发酵工艺为:蔗糖添加量0.5%、食盐添加量4%、接种量4%、发酵时间72h、发酵温度28℃。在此亚硝酸盐降解工艺条件下,发酵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0.255mg/kg,不仅缩短了发酵周期,而且加速了亚硝酸盐的降解,降低了其在发酵萝卜中的含量。
张二康王修俊王修俊王纪辉
关键词:复合菌剂亚硝酸盐
复合保脆剂对腌制大头菜脆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大头菜的保脆工艺是大头菜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大头菜软烂和口味欠佳等加工品质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氯化钙、乳酸钙、丙酸钙对大头菜保脆效果的影响,以大头菜的脆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最终得出大头菜最佳复合保脆方案为:氯化钙0.05%、乳酸钙0.8%、丙酸钙0.15%;复合保脆剂的配比为:氯化钙:乳酸钙:丙酸钙=1:16:3。在此保脆工艺下得到的大头菜品质与脆度最好,且无论从脆度还是感官评分上均优于单一保脆剂。
尹爽王修俊刘佳慧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关键词:大头菜保脆剂脆度
贵州特色水豆豉制曲工艺及生长因子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水豆豉制曲过程中,研究了制曲温度、装载量、制曲时间对制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曲温度37℃,装载量25%,制曲时间4 d,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豉曲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894 g/100 g。为了改善纯种发酵豆豉风味单一、口感不佳的状况,在水豆豉制曲过程中添加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豆豉制曲过程中生长因子的最佳添加量为糯米粉2%、食盐2%和葡萄糖2%,在此最佳促生长因子添加量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豉曲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366g/100 g。
刘佳慧王修俊艾静汶尹爽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关键词:水豆豉制曲工艺氨态氮
复合磷酸盐对猪肉丸质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磷酸盐是目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食品品质改良剂,在食品生产的各个领域,对食品品质的提高和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肉类工业中能显著提高肉品品质。本实验以猪肉为原料,研究复合磷酸盐的添加量对猪肉肉丸质构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确定因素水平的基础上,以肉丸的质构特性、物性学检验为评价指标,对猪肉肉丸质构特性(TPA)进行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淀粉、卡拉胶、大豆分离蛋白的适合添加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三种磷酸盐的添加量,确定了淀粉的添加量为6%、卡拉胶的添加量为0.4%、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为4%、三种磷酸盐的总添加量为0.3%(其中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1∶1∶0.75)时,能显著改善肉丸的质构特性。
王纪辉冯廷萃王修俊郑君花李宝升
关键词:复合磷酸盐肉丸
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解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本研究探讨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作用。采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3菌株与白腐真菌复合得到的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其最佳降解玉米秸秆的条件为:S-3菌株与白腐菌复合配方为8∶8,料水比为1∶2.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7d。在此条件下,秸秆纤维素的降解率为:35.60%,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7.41%。
尹爽王修俊马桂英刘佳慧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复合菌剂降解
响应面法优化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工艺被引量:8
2016年
以新鲜鸭骨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鸭骨素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48 W,超声时间5.1 h,酶添加量1.34%。此条件下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8±0.047)°Bx和(20.9±0.018)g·100 g-1。采用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的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单一酶解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P<0.01)。
刘佳慧王修俊尹爽田多田多
关键词:酶解超声波响应面法
1株降解秸秆高温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能力被引量:2
2015年
为分离得到高温高效降解菌株,促进作物秸秆快速腐解还田,解决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培肥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从水稻秸秆中筛选分离出1株高温菌,具有降解农作物秸秆的能力。该菌株经鉴定为嗜热踝节菌,其最佳降解条件为:发酵时间15 d,发酵温度为55℃,高温菌株用量2 m L。在上述条件下,纤维素含量由初始的33.13%下降到25.92%,木质素含量从最初的12.65%下降到8.57%。
王纪辉王修俊杨志波尹爽刘佳慧田多曲源
关键词:秸秆高温菌降解能力
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降解及控制研究
泡菜作为一种传统的蔬菜发酵制品,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发酵蔬菜主要以传统发酵方式为主,微生物菌群复杂多变,发酵周期长,亚硝...
王纪辉
关键词:发酵蔬菜降解工艺亚硝酸盐有机酸乳酸菌
豆豉发酵优势菌种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为实现细菌型豆豉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保留细菌型豆豉风味的前提下,实现豆豉的纯种发酵。通过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制曲初筛和复筛,筛选出优势菌株,并将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细菌的种类。其结果为筛选出的A,B,C 3类菌种是豆豉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菌株C11.13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亚种枯草芽孢杆菌。
杨志波王修俊艾静汶王丽芳郑君花王纪辉
关键词:芽孢杆菌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提取鸭骨素工艺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响应面对鸭骨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前提下选择主要实验因素与水平,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的实验设计原理进行组合分析,根据响应面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各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以提取液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TSS)作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实验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酶添加量1.21%、提取时间5.11 h、液料比75.33 g/100 g、提取温度73.77℃,实际测得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通过3次的验证实验,其TSS与响应分析预测值相近99.7%,骨素得率较高,证明了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准确可靠性。
刘佳慧王修俊尹爽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关键词:酶解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