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进
作品数: 505被引量:3755H指数:29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金宇
作品数:97被引量:62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
研究主题: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 障碍儿童
李秀红
作品数:88被引量:61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汉语 孤独症谱系障碍 影响因素 婴幼儿
杨文翰
作品数:38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学龄前儿童 患病率 孤独症谱系障碍 精神卫生
陈学彬
作品数:36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依恋 母亲 婴幼儿 影响因素
黄旭
作品数:33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
研究主题:儿童 剖宫产 汉语 病例对照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广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探讨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MS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区抽取7所中小学共1 242名10~17岁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的测量和血液中MS组分的检测,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组儿童青少年MS组分的水平及异常情况,计算MS患病率。结果超重和肥胖组儿童青少年的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组的WC,SBP,DBP,TG和HDL-C异常检出率均最高,而正常体重组最低(P值均〈0.05)。广州市10~17岁儿童青少年MS患病率为2.9%,其中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MS检出率分别为1.0%,13.7%和32.4%。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MS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且随BMI增加而增加,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势在必行。
梁晶晶陈亚军杨文翰曹牧青戴美霞麦锦城马军静进
关键词:超重儿童青少年代谢统计学
如何解读儿童语言与社交沟通障碍被引量:1
2021年
自2013年DSM-5发布以来,社交沟通障碍(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SCD)被正式确认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不免引发学界乃至临床诊断与认识方面的困惑,尤其是在我国。该诊断病名的界定存在很多与其他语言障碍难以鉴别的地方,如早先命名过的语义语用障碍(semantic-pragmatic disorder,SPD)或语用语言障碍(pragmatic language impairment,PLI)。
静进
关键词:语言发育儿童
儿童阅读障碍神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9年
静进
关键词:儿童神经学
儿童言语及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被引量:6
2002年
静进
关键词: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神经机制
教育机构类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影响的观察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索就读于普通学校及特殊教育机构的学龄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1年观察期内的社会交往功能的变化,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象来自于2017—2018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招募的ASD儿童,共获得两个时点有完整数据的44名儿童。在基线及随访期间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社交反应量表(SRS)、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社交沟通量表(SCQ)、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SCARE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IV)。结果 相较于普通学校就读的患儿,基线水平上SRS总分(114.56±6.02, 93.63±3.82)及其亚量表得分(社交知觉:13.54±0.71, 11.02±0.45;社交认知:22.73±1.16, 18.19±0.73;社交沟通:37.47±2.12, 30.40±1.35;孤独症行为方式:23.11±1.70, 19.02±1.08)、SCQ总得分(20.37±1.60, 12.92±1.02)及其亚量表得分(社会互动领域:8.77±0.92, 4.23±0.58;沟通领域:6.07±0.55, 4.19±0.35)在特殊教育机构的患儿中更高(P值均<0.05)。进一步比较基线和随访结果,时间效应以及时间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较于特殊教育机构,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学龄期ASD患儿社交障碍程度更低;在1年观察期内,教育环境与儿童的症状变化不存在关联。家长应根据患儿自身能力选择教育环境,学校应加强特殊教育的资源建设和教师技能培训。
顾廷锋曹牧青金诚开王馨静进
关键词:教育组织机构孤独性障碍儿童
隐喻和讽刺情景测试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um disorder,ASD)儿童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隐喻和讽刺情景测试(metaphor and sarcasm scenario test,MSST)的表现特征,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SD、ADHD和对照组儿童各40名(三组年龄、智力水平均衡可比),采用修订版MSST和蜡笔盒测试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 ASD与ADHD儿童在MSST中的总分、隐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与对照组的讽刺分无差异,但ASD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7)与ADHD组(P<0.016 7);蜡笔盒测试中,ASD组通过率(65.0%)低于ADHD组(87.5%)(P<0.05)。结论 ASD与ADHD儿童的隐喻理解能力均较正常儿童差,但ASD儿童表现出特异性的讽刺理解能力缺陷。因此,MSST可为鉴别ASD和ADHD提供特异性辅助依据。
戴美霞林勤英金宇李咏梅唐春静进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大学生情绪注意偏向表现及其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大学生在多种情绪图片与表情图片刺激下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偏向,以及考察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通过网上招募广州某大学本科生42例(男女各21例;年龄21~25岁),选用3种效价情绪图片和5种面部表情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被试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下的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诱导的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图片诱导的反应时长于中性图片[(654±92)ms vs.(636±77)ms,P0.05];厌恶表情诱导的错误率高于中性表情[11.3%vs.3.4%,P0.05];且反应时和错误率均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情绪stroop任务中,消极图片和厌恶表情刺激可诱导出大学生的情绪注意偏向,分别表现为反应时延长和错误率增高;情绪注意偏向的行为学表现性别差异不明显。
戴美霞杨文翰梁晶晶林力孜肖启蓬郭翠华静进
关键词:大学生消极厌恶性别差异
父母养育方式与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为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研究中心招募就读于普通小学的6~10岁ASD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典型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TD)儿童各98名。采用父母行为问卷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父母养育方式和睡眠问题发生情况,评估ASD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水平等指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结果 两组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的周末睡眠时间低于TD儿童[(9.1±0.7)(9.5±0.8)h,P<0.01],入睡潜伏期延长问题得分高于TD儿童[(1.8±0.7)(1.5±0.7),P<0.01],两组在总的睡眠问题和各类问题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父母支持/参与的养育方式得分与睡眠问题总分(β=-2.68,95%CI=-4.88~-0.47)、就寝阻抗得分(β=-1.65, 95%CI=-2.54~-0.77)和睡眠焦虑得分(β=-1.01,95%CI=-1.70~-0.32)呈负相关;敌意/强制的教养方式与日间困倦得分呈正相关(β=1.41, 95%CI=0.53~2.29)(P值均<0.05)。结论 父母支持/参与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降低有关,而敌意/强制的养育方式与睡眠问题的增加有关。应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减少ASD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王馨陈嘉洁林力孜詹晓玲刘斯宇金诚开李秀红静进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睡眠儿童
早产低体重儿童神经心理的发育被引量:7
1995年
随着早产低体重儿童死亡率的降低,其神经心理的发展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根据此类儿童的认知特征开展矫治训练的尝试。该文就国外有关早产低体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静进
关键词:早产儿早产低体重儿神经心理发育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 QL^(TM)的结构及应用概况被引量:48
2006年
卢奕云郝元涛静进
关键词:儿童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