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青
作品数: 92被引量:144H指数:7
  • 所属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所在地区:青海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

相关作者

蒲光兰
作品数:124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氟中毒 大骨节病 氟 氟骨症 饮茶型氟中毒
陈萍
作品数:83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氟中毒 氟骨症 氟 饮茶型氟中毒 砖茶
孟献亚
作品数:141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碘缺乏病 碘 氟中毒 氟 尿碘
魏生英
作品数:86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氟中毒 饮茶型氟中毒 氟骨症 碘缺乏病 数据收集
张强
作品数:134被引量:234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氟中毒 氟 碘缺乏病 砖茶
2009年青海省湟源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掌握青海省湟源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和防治措施落实效果.方法 2009年将湟源县所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按改水前水含氟量分为轻、中两类,分别抽取1、2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共抽取3个监测村;每村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进行水氟测定;对监测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按年龄组采集儿童尿样进行尿氟测定;对监测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并采集20人份的尿样,检测尿氟;在3个监测村中选择1个村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非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测定水氟,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1996),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成人氟骨症诊断按〈地方性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 共检测12份水样,水氟为(0.35 ±0.43)mg/L.共检查8~12岁儿童122名,氟斑牙检出率为34.43%(42/122);检测96例儿童尿样,尿氟几何均数为0.89 mg/L.对834名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检查,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47.72%(398/834):检测65例成人尿样,尿氟几何均数为1.10 mg/L;对甘沟村35名成人进行了X线氟骨症检查,检出率为31.4%(11/35).结论 湟源县的3个监测村饮用水含氟量正常,但氟中毒病情仍然很严重,应密切监测,分析原因,改进防治措施.
陈萍魏生英丁萍鲁青何多龙吴海坤蒲光兰谭岱峰郑建中
关键词:氟中毒饮水数据收集氟骨症
2014—2022年青海省果洛州氟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4—2022年青海省果洛州氟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及网络运行情况,为果洛州氟中毒监测评估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采用Z比评分法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学评价。结果果洛州及所辖6县氟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反馈率均为100%。实验室参加考核共计142次,其中|Z|≤1占74.65%(106/142),1<|Z|≤2占19.01%(27/142),2<|Z|<3占4.23%(6/142),|Z|≥3占2.11%(3/142)。结论外质控考核结果显示,果洛州氟实验室检测能力不稳定,仍需加大培训力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果洛州氟中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蒲光兰喇翠玲周昕陈萍杨佩珍鲁青李亚楠杨萍王明君胡兰盛孟献亚张强
关键词:氟化物实验室
2008年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掌握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与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氟中毒监测防控工作.方法 2008年,选择贵德县大磨、温泉、保宁村(已改水村)和太平村(未改水村),分别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末梢水样各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检测水氟;对全部8~12岁儿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检查,每个年龄组抽检6人采集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1996)检测尿氟;按照〈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每个村抽取男女各10人,进行氟骨症X线诊断.结果 大磨、温泉、太平、保宁4个村水氟均值分别为0.58、0.38、2.28、0.57 mg/L,其中太平村水氟均值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 mg/L).共检查8~12岁儿童193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9.74%(96/193);共检测儿童尿样116份,尿氟中位数为1.49 mg/L.共检查16岁以上成人1503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1.63%(776/1503);共对82人进行X线拍片,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20.73%(17/82),X线表现以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间膜骨化为主.结论 贵德县儿童氟斑牙和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较高,氟中毒流行较重,防治形势刻不容缓.
丁生荣鲁青丁萍司文江蒲光兰杨萍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氟中毒氟骨症X线
2017年青海省玛多县和甘德县饮茶型氟中毒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砖茶使人体内过量氟蓄积而出现的慢性中毒,不仅给病区居民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宏观上也制约着病区的经济发展。玛多、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以藏族居民为主,有草原广、地势高、气候寒冷、经济相对落后等特点,无工业及其他氟污染。居民主副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大米为主,饮用砖茶或奶茶是日常的生活习惯。
杨萍鲁青蒲光兰喇翠玲张强李生梅姜鸿李强赵志军魏生英严承武香曲
关键词:流行病学监测
2017年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 方法 2017年,选择互助县7个乡(镇)、60个饮水型氟中毒历史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病区村人口学资料。对已改水的病区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尚未改水的病区村,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在饮用水源各采集1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调查村90%以上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根据历史资料,选出儿童病情较重的1个病区村,选择25岁及以上且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人群50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同时采集尿样,进行尿氟含量的检测。 结果 7个乡(镇)、60个病区村中6个村已搬迁,截止2017年历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为54个,54个病区村已全部改水。共调查改水工程16个,其中小型改水工程6个,占37.50%,大型改水工程10个,占62.50%;正常运转工程16个,占100.00%;水氟含量合格工程16个,合格率为100.00%,水氟含量范围为0.10-0.66 mg/L,覆盖人口16.084 6万人。共检查8-12岁儿童2 399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17例,检出率为4.88%,氟斑牙指数为0.13。其中极轻度89例,占3.71%;轻度21例,占0.88%;中度7例,占0.29%;无重度病例。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临床检查68人,检出轻度氟骨症12人,检出率为17.65%;X线拍片检查46人,检出轻度1人,检出率为2.17%;临床和X线检查均未检出中度及以上氟骨症患者。检测成人尿样50份,尿氟几何均数为0.72 mg/L。 结论 互助县改水工程运行良好,无重度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者,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应继续加强改水工程与病情监测,彻底控制饮水型氟中毒流行。
蒲光兰孟献亚白生录陈黎林周昕鲁青沈洪婷何多龙马静魏生英张强
关键词:氟中毒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了2000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情况。方法通过检索CNKI、VIP、CBM、WanFangData、Webof Science、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或本身为干预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3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阅读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在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性氟中毒总体知晓率提高32%[95%CI(35%,29%)]。不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知晓率提高29%,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知晓率提高37%,饮茶型地氟病知晓率提高30%。学生知晓率提高32%,成人知晓率提高31%,僧侣知晓率提高38%。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知晓率分别提高28%、26%、33%、34%、32%、35%、30%。2007-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年至2022年5月分别提高38%、31%、29%、35%。干预前知晓率在[20%,30%)以及[30%,40%)范围提升最高,分别为53%[95%CI(79%,27%)]和54%[95%CI(59%,48%)]。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地方性氟中毒的知晓率,对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王明君沈洪婷陈勋李亚楠周昕喇翠玲张金梅甘培春蒲光兰陈萍鲁青朱世玲张强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META分析
饮茶型氟骨症患者血氟、尿氟含量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同一地区不同人群血氟、尿氟水平与年龄、性别、病情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而探讨尿氟、血氟对氟骨症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99例成人氟骨症(SF)患者和236例当地集镇居民两组人群的血氟含量、尿氟含量与年龄、性别、病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对照组和SF组两组人群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4,P>0.05;χ^(2)=0.382,P>0.05)。对照组和SF组人群的尿氟含量、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43、2.629,P均<0.05)。对全部受检者进行血氟和尿氟相关性分析,r=0.206,P<0.05,血氟含量和尿氟含量之间为弱相关性。不同性别同组人群尿氟含量、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尿氟含量、SF组尿氟含量及血氟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989、0.998、0.069,P均>0.05),对照组血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2,P<0.05);对照组和SF组同性别的尿氟含量和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人群中男性血氟含量和女性尿氟含量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451、1.483,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0,3.041,P均<0.05)。对不同组的受检者按年龄段分组后,进行年龄与尿氟含量和血氟含量相关性分析,对照组尿氟、血氟的相关系数r值为0.022、0.082;SF组尿氟、血氟的相关系数r值为0.192、0.210,SF组年龄与血氟含量和尿氟含量呈弱相关性,对照组年龄与血氟含量和尿氟含量无相关性。按年龄段,对照组人群的尿氟含量和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尿氟含量、血氟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H值为2.568、1.959,P均>0.05);SF组人群的尿氟含量和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尿氟含量有统计学意义(H=13.817,P<0.05),血氟含量无统计学意义(H=3.799,P>0.05)。按病情对尿氟含量与血氟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尿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653,P<0.0
蒲光兰喇翠玲周昕陈萍鲁青李亚楠王明君杨佩珍孟献亚张强
关键词:氟骨症X线一致性
2012—2014年青海省民和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饮水型氟中毒是由于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中毒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和氟骨症。青海省民和县于1982—1987年对全县水质进行普查,发现有69个高氟病区村,在之后的30余年里,依托国家改水降氟项目在病区村基本落实了改水降氟措施。为掌握民和县改水工程运行状况。以及改水后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现状,于2012—2014年.在中转项目资金的支持下,选择3个病区村进行了饮水型氟中毒流行状况的连续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蒲文权魏生英鲁青蒲光兰王永艳
关键词:氟中毒饮水数据收集
2013-2018年青海省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 分析青海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情况,为碘缺乏病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质量保障.方法 对2013-2018年青海省的省、市(州)、县3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盐碘和水碘外质控考核结果(来源于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下发的各年度考核结果通报)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每年参加尿碘考核的有1个省级、8个市(州)级、43个县级(2017、2018年)实验室;参加盐碘考核的有1个省级、8个市(州)级、30个县级(2017、2018年除外,为43个)实验室;参加水碘考核的有1个省级、8个市(州)级实验室.结果 2013-2018年,参加尿碘外质控考核的省、市(州)级实验室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0%,县级实验室(2017、2018年)反馈率均为100.0%、合格率分别为93.0%(40/43)和88.4% (38/43);盐碘考核的省、市(州)级实验室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0%,县级实验室反馈率均为100.0%、合格率除2014年外均>90.0%;水碘考核的省、市(州)级实验室反馈率均为100.0%,省级实验室合格率均为100.0%,市(州)级实验室除2016年(7/8)外均为100.0%.结论 青海省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网络已全面覆盖到所有市(州)和县级实验室,省、市(州)级实验室尿碘、盐碘、水碘检测水平稳定可靠,个别县级实验室检测能力仍有待提高.
蔡生花何多龙孟献亚胡兰盛甘培春杨佩珍李亚楠鲁青陈勋
关键词:缺乏症盐类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时间饮用氟含量高的砖茶.机体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是危害青海省少数民族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囊谦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居民以藏族为主,有世代饮用砖茶的习惯。本研究旨在调查饮茶型氟中毒在囊谦县的分布与流行状况。
鲁青蒲光兰魏生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