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素芳
-

-

- 所属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扬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基金
相关作者
- 潘兆军

- 作品数:82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肝炎 新生小鼠
- 高子波

- 作品数:33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监护病房
- 韩良荣

- 作品数:74被引量:3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武荣

- 作品数:144被引量:6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胎粪吸入综合征 早产儿 比例辅助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 岳虹霓

- 作品数:63被引量:3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药学监护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围产儿出生缺陷
-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发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452例晚期早产儿,分为RDS组152例,对照组3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
- 丁素芳潘兆军高子波
-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膜早破选择性剖宫产
- Downes评分对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Downes评分对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患儿中,纳入胎龄≥37~〈42周、生后24h内入院的呼吸困难患儿共243例。入院时根据呼吸频率、皮肤颜色、三凹征、呻吟、双肺呼吸音5项指标进行Downes评分。通过临床表现和桡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结果诊断呼吸衰竭。计算Downes评分取不同界值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ownes评分预测呼吸衰竭的价值。结果243例患儿平均Downes评分为(6.6±O.7)分。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9.6%(169/243)。Downes评分≥4.5分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93.4%(169/181),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00.O%、83.8%、16.2%和0.0%。Downes评分≥5.5分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80.7%(130/161),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76.9%、58.1%、41.9%和23.1%。Downes评分≥6.5分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97.6%(123/126),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72_8%、95.9%、4.1%和27.2%;根据约登指数确定的最佳界值为6.5分,此时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Downes评分≥7.5分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100.0%(22/22),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3.0%、100.0%、0.0%和87.0%。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66~0.955).Downes评分越高,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越大(P=0.000)。结论采用Downes评分对呼吸困难的足月儿进行动态评估,可预测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Downes评分越高,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越大。
- 胡金绘查丽高子波丁素芳吕艳关武荣
-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婴儿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 早产儿机械通气状态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目标调节范围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预测低碳酸血症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界值和调节呼吸机参数的Pet(CO2)目标及其调节范围,以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低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符合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插管进行常频机械通气的新生儿96例,分别在机械通气后1h、24h、48h和72h从监护仪上读取Pet(CO2)值,同时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以Pet(CO2)〈35mmHg(1mmHg=0.133kPa)和Pet(CO2)〉60mmHg作为低碳酸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诊断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et(CO2)预测低碳酸血症的界值和调节呼吸机参数的Pet(CO2)目标及其范围。结果381例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151例次结果为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9.6%,其余230例次在正常范围,无一例次出现高碳酸血症。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面积标准误为0.016,Pet(CO2)值用于诊断低碳酸血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即Pet(CO2)值越低,低碳酸血症的可能性越大;ROC曲线下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864—0.926,Pet(CO2)最佳诊断界值为30.5mmHg,当Pet(CO2)为41.5mmHg时,敏感性为100%。结论Pet(CO2)预测低碳酸血症的界值为30.5mmHg。以Pet(CO2)41.5mmHg为调节目标,30.6~41.5mmHg作为呼吸机参数调节范围,可以降低早产儿机械通气时低碳酸血症的发生率。
- 武荣胡金绘查丽朱红利赵玉祥丁素芳封志纯
-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机械通气
-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窒息新生儿急性肾脏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窒息组新生儿65例,其中轻度窒息组31例,重度窒息组34例,选择同期3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4 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α1-微球蛋白(A1M)、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及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期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窒息组Cr升高、A1M阳性率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窒息组BUN、Cr、A1M、MA、IgG、TRF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r、A1M、MA、IgG、TRF阳性率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Cr、A1M、MA、IgG、TRF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单项指标阳性率除尿MA(7.14%)外,A1M(50.00%)、IgG(26.53%)、TRF(21.43%)均明显高于血BUN(7.14%)及Cr(6.12%)(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该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BUN及Cr,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 窦振云韩良荣丁素芳潘兆军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尿微量蛋白
- 2010年江苏淮安基于出生人口新生儿呼吸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调查江苏省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口的新生儿呼吸衰竭(NRF)发生率、主要临床特点及治疗和转归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0年江苏省淮安市各医院所有NRF患儿的信息进行前瞻性收集。结果2010年淮安市活产婴儿数共60986人,发生NRF 556例,发生率为0.91%。NRF患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433±789 g,低出生体重儿占53.8%。早产儿占64.1%。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依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窒息、败血症、肺出血等。23.7%NRF患儿伴有某种出生缺陷。14.0%的NRF患儿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给予PS首剂的中位时间为5 h(范围0~51 h)。67.9%使用nCPAP治疗,33.3%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13.7%接受高频通气治疗。患儿治愈、好转率为73.9%(411/556),病死率为22.5%(125/556)。平均住院费用为9270(范围196~38182)元。结论 NRF是江苏淮安地区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高住院费用的严峻问题,应加强围生期的保健以及出生后呼吸救治新技术以及新模式的应用,以降低NR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潘兆军丁素芳高子波赵玉祥韩良荣岳虹霓
- 关键词:呼吸衰竭流行病学调查新生儿
- 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
- 潘兆军韩良荣丁素芳高子波赵玉祥岳红霓
-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发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452例晚期早产儿,分为RDS组152例,对照组3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
- 丁素芳潘兆军高子波
-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膜早破选择性剖宫产
- 淮安地区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调查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的出生缺陷分布及出生缺陷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0年淮安市全部出生新生儿信息进行前瞻性收集。结果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7‰。主要的出生缺陷依次为唇裂和腭裂,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等。有出生缺陷的死胎、死产或生后新生儿死亡率为20.4%。结论淮安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国外和国内的大部分报道,加大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和监测工作,才能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潘兆军丁素芳高子波韩良荣岳虹霓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 比例辅助通气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PAV+SIMV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5%-95%)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45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患儿心率、动脉血气、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91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治愈率为95.8%。平均通气时间(97.3±8.5)h,平均吸氧时间(7.1±1.7)天,平均住院时间(18.2±6.5)天。机械通气后,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渐接近正常或者正常;患儿各个时间点的pH、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时点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0I随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时点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叠加SIMV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朱红利郑国方丁素芳高子波赵玉祥潘兆军韩良荣季东林武荣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比例辅助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830例近足月儿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近足月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出生后的疾病构成、呼吸管理方式和转归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本院新生儿科出院的出生胎龄在34~37周的近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出生后疾病构成、有无机械通气史和孕母年龄、胎产次、孕期合并症、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近足月儿发生的原因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由于非医学适应证的选择性剖宫产虽不是主要原因,但此种患儿出生后的呼吸困难、需行呼吸辅助治疗的机率较自然早产组和医源性早产组明显增加,从而加大了治疗风险、增加了NICU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论近足月儿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孕前、孕期宣教,减少不必要的非医学适应证的早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丁素芳岳虹霓
- 关键词:近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呼吸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