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作品数: 139被引量:1395H指数:17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李耘
作品数:166被引量:2,799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最低抑菌浓度 体外抗菌 体外
吕媛
作品数:337被引量:3,231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细菌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抗菌药物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薛峰
作品数:100被引量:2,523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监测 最低抑菌浓度 细菌耐药 急性细菌性感染 敏感率
杨维维
作品数:52被引量:968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抗菌 最低抑菌浓度 体外 细菌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张佳
作品数:51被引量:1,00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最低抑菌浓度 细菌耐药监测 细菌耐药 敏感率 体外
多利培南体外抗菌作用研究报告
本次试验测定了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利培南对国内近三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多利培南对绝大部分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是现有碳青霉烯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为均衡的一个品种...
李耘刘健薛峰杨维维张佳吕媛
关键词:抗菌作用致病菌
文献传递
重组葡激酶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组葡激酶 (r SAK)在不同剂量下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2 0只体重为 2 .0~ 2 .5kg新西兰兔 (雄性 )使其兔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 ,并随机分成 4组 ,第一组为对照组 ,注生理盐水 10ml;第二、三、四组为试验组 ,分别注r SAK 1.5× 10 4u/kg、3.0× 10 4u/kg、6 .0× 10 4u/kg ,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采样。结果 :经r SAK不同剂量溶栓后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显著下降 ,第三、四组溶栓后 12 0min凝血酶原时间 (PT)延长 ,而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均无显著延长 ;血小板 (Plt)各组在球囊损伤后均显著降低 ,但试验组在溶栓前、溶栓后不同时间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 ,r SAK在有效溶栓剂量范围内 ,对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 。
唐未名张杰刘健
关键词:重组葡激酶凝血功能溶栓药物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粮油兼有作物,提高产量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作物物质生产的95%左右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
刘健
关键词:大豆热耗散PSI叶黄素循环
文献传递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被引量:1
2022年
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首都。本文基于首都职能分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结合历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名城工作的要求,对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关系进行解析,提出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推进名城保护工作,应当做到名城保护格局和首都功能布局有机统一、名城保护管理和首都城市治理相辅相成、名城保护利用传承与首都高质量发展互为支撑。
路林路林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
DX-619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评价DX-619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MIC 值;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MBC值;以活菌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结果对1102株临床分离致病菌MIC测定结果显示,DX-619对革...
李耘刘健钟巍杨维维肖永红
关键词:体外抗菌作用
文献传递
多利培南体外抗菌作用监测
目的监测多利培南对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细菌耐药状况,掌握耐药流行趋势,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于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定点收集来自全国18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由中心实验室...
李耘吕媛薛峰郑波刘健张佳
4个环境下稳定表达的控制粳稻穗角性状的新位点被引量:6
2012年
在4个环境下种植直立穗粳稻品种秀水79与弯曲穗品种C堡及两者杂交后衍生得到的RIL群体254个株系并调查其穗角,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穗角性状进行遗传分离分析;运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 2.0软件和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WinQTLcart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穗角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发现,1)穗角性状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共同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2)QTLNetwork 2.0检测到8个控制穗角性状的加性QTL,解释表型变异的0.01%~39.89%;WinQTLcart 2.5检测到12个控制穗角性状的加性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83%~30.60%。检测到的所有QTL分布于第4、5、6、7、9、11染色体上,其中分布于RM3700-RM3600和RM5652-RM410区间的两个主效位点qPA9.2和qPA9.5,以及分布于RM257-OSR28区间的qPA9.7在两种方法和4个环境下均检测到,减效等位基因来自秀水79;3)检测到8对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位点,解释表型变异的0.36%~1.71%。检测到的各个加性和上位性位点均不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牛付安刘健郭媛陈兰江建华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生长环境QTL
阿洛西林及其它常用抗菌药物对京沪两地898株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阿洛西林及其它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常见病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9种药物对上海、北京两地898株临床分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阿洛西林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SSA)的M IC50/M IC90分别为0.06/2、0.06/0.5和2/8,三种细菌对阿洛西林的敏感率均高达10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阿洛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91%、13%、68%和38%,阿洛西林分别列于9种受试药物的第一、第一和第三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阿洛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41%、65%和39%,低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但优于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结论阿洛西林的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较为理想的抗菌活性,是目前用于社区及医院感染治疗的重要选择药物之一。
谢红梅胡必杰李耘刘健钟巍肖永红何礼贤
关键词: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人工选育与鸡行为策略的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根据资源分配理论,人工的选育及其选育方向和程度都会导致动物的行为策略产生变化.本实验中,我们选择AA(ARBORACRES)肉鸡和狼山鸡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结果分析表明,狼山鸡比AA肉鸡更活跃,在站立、站立修饰羽毛、站立啄环境、走动或跑动等需要大量耗能的行为上,狼山鸡发生的频率比AA肉鸡高,其差异极显著(P<0.01),这些行为的差异也证实了资源分配理论的正确性.对AA肉鸡来说,蹲卧似乎是一种极为节省能量的行为,而这些被节省的能量被用于生长.我们的观察结果也暗示了鸡这一行为可能主要受神经及内分泌的影响.
高源李建许刘健蔡亚非杜文兴刘红林
关键词:AA肉鸡狼山鸡人工选育选育方向羽毛
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确定安妥沙星对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及嗜血杆菌属的纸片扩散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5μg和10μg)测定安妥沙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较分析,结合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对常见细菌的折点。结果:安妥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接近且相关性最好,根据安妥沙星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的临界浓度(嗜血杆菌敏感临界浓度为≤1mg/L,其他细菌敏感、中介与耐药临界浓度分别为≤2、4、≥8mg/L),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安妥沙星(10μg)纸片对嗜血杆菌抑菌圈直径≥21mm为敏感,其它菌种耐药、中介与敏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mm、15~17mm和≥18mm。标准菌株质控范围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4~31mm,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22~26mm,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2~28mm。结论:通过体外抗菌活性比较,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了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对常见细菌的折点,供临床应用参考与验证。
肖永红李耘刘健钟巍杨维维
关键词:安妥沙星折点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纸片扩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