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忠
作品数: 67被引量:439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鞠瑞亭
作品数:128被引量:949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有害生物 入侵害虫 悬铃木方翅网蝽 生物学特性 生物入侵
徐颖
作品数:55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有害生物 入侵害虫 城市绿地 红棕象甲 地理信息系统
池杏珍
作品数:48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有害生物 草坪 地理信息系统 木虱 寄主
王凤
作品数:47被引量:29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悬铃木方翅网蝽 红棕象甲 有害生物 悬铃木 城市绿地
杜予州
作品数:226被引量:1,611H指数:2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烟粉虱 西花蓟马 粉虱 蔗扁蛾 适生性
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地区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越冬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茧在一切密度下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杜予州
关键词:空间分布型负二项分布理论抽样数
温湿度对黄刺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温度、相对湿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m(Walker)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是成虫羽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其羽化率分别可达82.7%~87.3%,15℃和35℃下羽化率显著较低。高相对湿度对成虫羽化有利,RH80%和90%下羽化率分别为84.0%、81.0%,羽化率比RH70%以下显著提高。不同温度对黄刺蛾羽化进度有一定影响,在15,20,25,30,35℃下,其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5周、第4周、第2周、第2周和第3周;分别用直线回归和Logisitie回归模拟天数与累计羽化进度的关系,2种模型均极显著。用直线回归模型计算,越冬成虫在25℃下的理论羽化截止日期最早,时间为6月3日。
鞠瑞亭李跃忠王凤杜予州朱锋
关键词:相对湿度黄刺蛾越冬代羽化
辰山植物园及周边生境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控建议
李跃忠鞠瑞亭王焱陈碧莲李玉秀徐颖池杏珍王凤
该项目对辰山植物园园区内的原有植物和辰山周边2公里范围内重要林业和农业植物有害生物进行了本底调查;摸清了有害生物现有的危害程度;共记录到实地分布昆虫40科64种;病害5种;灯诱昆虫20科62种;杂草33科101种。紧密结...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园种群生态学有害生物普查
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耐寒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我国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探明其越冬抗寒性,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了红棕象甲上海种群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在低温箱内测定了该虫不同虫态的耐寒性,然后结合田间越冬模拟试验、气象资料和寄主分布情况,初步确定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结果表明:红棕象甲过冷却点随虫态的发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5.92,-6.42,-7.19,-7.43和-11.84℃,过冷却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卵>幼虫>成虫。在6,24,48和72h4个时间处理下,各虫态在低温与存活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logistic回归,半致死温度(Ltemp50)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不同虫态在处理72h后,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Ltemp50分别为1.61,-1.67,-2.39,-2.40和-0.40℃,各虫态耐寒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卵<成虫<幼虫。红棕象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耐寒性并不完全相关,幼虫和成虫均可能是该虫的越冬虫态。连续两年的田间模拟越冬试验表明,在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幼虫和成虫的越冬存活率均在60%以上,说明红棕象甲在上海地区是可以越冬的。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寄主分布情况,初步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定于北纬35°附近,即1月份0℃等温线左右。
鞠瑞亭王凤肖娱玉李跃忠杜予州
关键词:红棕象甲过冷却点耐寒性越冬棕榈科植物
上海地区进口色叶植物引种基地的主要品种及其主要有害生物
本文阐述了上海地区目前进口色叶植物的主要品种及其有害生物。栎树猝死病(SOD) Phytophthora ramorum和栎树枯死病Ceratocystis fagacearum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重要栎树病害,已造成大...
陈培昶王铖陆亮钱又宇周汉其李跃忠徐颖严巍池杏珍鞠瑞亭
关键词:色叶植物有害生物
文献传递
绿化林业外来生物入侵形势引起的立法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结合我国绿化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形势,分析了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方面的立法不足,并结合生物入侵特点和国内外经验,指出了我国生物入侵立法的可行性,最后从确立入侵物种名录制度、加强风险评估预警制度建设、实行有意引种许可、追究和备案制度、成立跨部门的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外来物种防治管理、强化公众参与和宣传影响等5个方面提出了立法的优先考虑领域。
张则乐鞠瑞亭李跃忠
关键词:生物入侵绿化林业
杜鹃两种病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对引起杜鹃两种病害的病原菌分别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回接。结果表明 :Diplodiasp .是引起杜鹃红斑病的主要病原菌 ,Pestalotiopsissp .是引起杜鹃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用几种药剂对两种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 ,力克菌、世高、敌力脱对两者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严巍徐颖池杏珍李跃忠
关键词:杜鹃病害药效测定病原菌
褐边绿刺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被引量:2
2007年
组建了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褐边绿刺蛾第一代自然种群生命表,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分析了各因子对褐边绿刺蛾自然种群的作用。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第一代自然种群趋势指数为4.10。捕食和寄生性天敌对该虫种群控制作用最大,总排除作用控制指数为2.444 7;自然死亡作用次之,为2.204 4;核型多角体病毒作用最小,为1.239 8。捕食和寄生性天敌是该虫种群增长的重要控制因子。
赵明王凤李跃忠鞠瑞亭
关键词:生命表自然种群
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通过制作切片、病组织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接种试验等 ,确定引起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病原菌为Corynesporasp .。此病在上海始发期为 4月下旬 ,高峰期为 7~ 8月和 10月。发病率和株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 80 %大生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此病较好的药剂。
徐颖严巍池杏珍李跃忠
关键词:金叶女贞叶斑病发生期发病率
太阳能杀虫灯(3)
鞠瑞亭李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