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传友
-

-

- 所属机构:富顺县人民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殷光甫

- 作品数:76被引量:2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节 一氧化氮合酶 辣椒素 NOS 电针
- 茹立强

- 作品数:164被引量:7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辣椒素 电针 一氧化氮合酶 丹参酮 血管活性肠肽
- 胡道松

- 作品数:52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血管活性肠肽 NOS 一氧化氮合酶 肠神经系统 ACHE
- 曹福元

- 作品数:41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电针 NOS 脊髓内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活性肠肽
- 樊翌明

- 作品数:146被引量:5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鳞状细胞癌 小鼠 瘙痒 尖锐湿疣 P物质
-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B4与IL-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 -B4与IL -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致炎后第3d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 B4与IL 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及电针胆经“环跳”穴、“阳陵泉”穴(刺激参数为0 .5~1 .5V ,4~1 6Hz ,30min)后IL 1受体拮抗剂对其是否具有调控作用。结果:①各组大鼠炎症侧外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均可见BSI B4 /IL -1RI阳性双标纤维。②致炎后第3d ,炎症组大鼠外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BSI- B4阳性纤维、IL -1RI阳性纤维、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及双标纤维占各单标纤维的百分比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P <0 .0 1 ,P <0 .0 5 )。③IL -1受体拮抗剂组大鼠BSI B4阳性纤维、IL -1RI阳性纤维、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及双标纤维占IL- 1RI单标纤维的百分比较炎症组显著降低(P <0 .0 1 ,P <0 .0 5 )。④电针组大鼠BSI B4阳性纤维及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双标纤维占IL -1RI单标纤维的百分比显著低于炎症组(P <0 .0 5 ) ,并高于IL -1受体拮抗剂组(P <0 .0 1 )。结论:正常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C纤维上有IL- 1RI表达,完全弗氏佐剂导致的踝关节周围局部炎症组织中该表?
- 陈娣唐君瑞陈俊艾波曾青李熳王丽娜李玲俐林传友张静曹福元施静关新民
- 关键词:免疫反应性皮下组织周围皮肤神经纤维IL-1RIBSI
- 辣椒素对大鼠膀胱内压及CGRP-,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1年
-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辣椒素 (CAP)注入大鼠膀胱后 ,膀胱内压、膀胱容量的泌尿动力学变化及CAP对膀胱壁内含CGRP及NPY免疫反应性 (IR)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浓度CAP(4mmol/L及 8mmol/L)处理后膀胱最大压力明显下降 ,而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增加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发现 ,各种浓度的CAP均明显降低膀胱壁各层CGRP IR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密度 (P 0 .0 0 1)。结果表明 ,CAP能广泛耗竭膀胱组织内CAP敏感的一级传入神经末梢中的CGRP ,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变化 ,此可能为降低膀胱内压 ,引起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的神经原性病理机制。这可能为临床上局部使用CAP治疗神经原性膀胱 (逼尿反射亢进 )。
- 林传友AL-HOBISH Ahma Saleh杨晓进周学锋邓云平茹立强
- 关键词:辣椒素膀胱膀胱内压CGRPNPY
- 大鼠异位小肠移植酶组织化学的监测
- 1995年
- 观察大鼠异位小肠移植后应用环孢素A(CsA)及不用药条件下移植肠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单胺氧化酶(MAO)、腺甙三磷酸酶(ATPase)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提示,未用药组术后排斥反应呈进行性发展,上述酶的活性相应呈进行性下降;应用CsA治疗者没有发生排斥反应时,AchE及ATPase能维持接近于正常水平,当发生排斥时,在病理检查出现改变前3天AchE及ATPase已有明显下降,可见AchE及ATPase的活性的改变可作为监测排斥反应的指标,ATPase还可作为反映、预测移植肠的活力和预后的指标。
- 夏谷良王果魏明发史慧芬殷光甫林传友茹立强
- 关键词:小肠移植酶类组织化学
- 辣椒素急性脱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依据辣椒素 (CAP)镇痛机理 ,研究CAP急性脱敏效应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把CAP配成 30mM浓度溶液备用 ,按用药量分成四组 (A组 2 0 μl、B组 30 μl、C组 50 μl和D组 1 0 0 μl) ,分别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的眶下支作脱敏实验。采用“热痛测试仪”测量不同用药量在不同时间的痛阈变化 ,并观察大鼠行为变化。结果A组达到急性脱敏时间为 72 -1 2 0小时、B组 1 2 -2 4小时、C组 8-1 2小时、D组 2 -4小时。脱敏后各组维持用药间隔时间分别为 2 4、4 8、72、96小时。达到用药总量 ( 50mg/Kg)后 ,各组痛阈恢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辣椒素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的眶下支 。
- 丁继固关春保林传友殷光甫茹立强
- 关键词:辣椒素三叉神经痛
- 狗和大鼠回肠壁丛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狗和大鼠回肠壁丛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邓成国,李林,林传友,殷光甫,茹立强(同济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应用5-羟色胺(5-HT)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改良PAP法对正常小狗(2只)回肠切片标本,正常大鼠(8只)和5-羟...
- 邓成国李林林传友殷光甫茹立强
- 关键词:神经元胞体色胺
- 全文增补中
- 病毒性肝炎组织切片一氧化氮合酶染色的特征
- 2001年
- 张东绅林传友茹立强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组织切片
- H3受体在5-羟色胺诱导大鼠瘙痒初级传入通路中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H3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和拮抗剂(噻普酰胺)对5-羟色胺(5-HT)诱导大鼠搔抓行为的影响,并探讨H3受体在大鼠瘙痒初级传入通路中的作用。方法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颈背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2%5-HT(5-HT组)、R-α-甲基组胺+5-HT(甲基组胺组)、噻普酰胺+5-HT(噻普酰胺组),摄像并计数注射后1 h内搔抓次数。取大鼠C3-C5及其相应节段的背根神经节(DRG)作H3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T组大鼠的搔抓次数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R-α-甲基组胺或噻普酰胺预处理可分别减少或增加大鼠搔抓次数(P<0.01)。5-HT组大鼠脊髓后角浅层中H3受体表达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α-甲基组胺或噻普酰胺预处理可分别减少或增加H3受体表达(P<0.01-0.05)。各组动物DRG内,H3受体阳性中、小型神经细胞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5-HT诱导大鼠急性瘙痒模型中,脊髓背角胶状质区内H3受体激活可减弱瘙痒,但DRG内中、小型神经细胞上H3受体表达可能不参与瘙痒信号的传导。
- 王卉杨艳平樊翌明林传友茹立强
- 关键词:瘙痒5-羟色胺H3受体
- 电针对慢性痛大鼠脊髓背角浅层S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 已知SP是初级感觉传入神经的递质,它在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不同时程慢性痛时脊髓背角浅层内SP初级传入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电针对它的影响作用。本实验用特制厚壁且富有收缩弹性的聚乙烯管制备坐骨神经...
- 胡道松姚开辉林传友曹福元殷光甫
- 关键词:慢性痛免疫反应性神经源性痛
- 文献传递
-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及其与SP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细胞上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方法取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和三叉神经节(TG)固定后切片;用抗P2X3受体抗体和抗SP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显色方法同时进行P2X3受体和SP的双标。结果P2X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小细胞和中等细胞(其中在TG,P2X3-ir阳性神经元约占整个细胞的24.8%;在DRG约31.7%的神经元是P2X3-ir阳性),并且在DRG和TG细胞上均存在有P2X3受体和SP共存(TG上的双标细胞占P2X3-ir阳性细胞总数的36.26%,DRG上占46.81%)。结论由于ATP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P2X3本身就与伤害性感受的初级传入有关,而它与SP的共存可提示当组织中的ATP释放时可以通过P2X3受体作用于含SP的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上,促使SP释放引起痛觉过敏。
- 赵士洁殷光甫谷远征李之望胡道松林传友戴甲培
- 关键词:P2X3受体P物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
- 大鼠肝肠联合移植对移植肠内NOS阳性神经和VIP能神经的影响
- 2001年
- 应用还原型辅酶 —黄递酶 ( NADPH - d)组织化学和血管活性肠肽 ( VIP)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 ,观察大鼠肝肠联合移植后对移植肠内一氧化氮合酶 ( NOS)阳性神经和 VIP能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 :肝肠联合移植除能提高受体动物的存活率外 ,还能减轻和延迟免疫排斥反应的产生 ,而且移植肠内 NOS和 VIP免疫活性反应较好 ,于中、晚期 ( 7~ 14 d)的移植肠内 ,NOS活性和 VIP免疫活性几乎接近正常水平。提示肠内在神经成分的完好对移植动物的存活有重要的作用。
- 殷光甫曹福元孙晓毅林传友胡道松茹立强王果
- 关键词:肝肠联合移植一氧化氮合酶血管活性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