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生
作品数: 17被引量:74H指数:6
  • 所属机构:兰州医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煦
作品数:119被引量:364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表达及临床意义 表达及意义 结直肠肿瘤 胃癌组织
骞爱荣
作品数:209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细胞 HAB18G/CD147 拮抗肽 骨细胞
陈健
作品数:17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C-ERBB-2 组织蛋白酶D 新生儿 外科治疗 内皮生长因子
李敏
作品数:14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组织蛋白酶D C-ERBB-2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交界性肿瘤
张亚历
作品数:814被引量:3,318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幽门螺杆菌 大肠肿瘤 双歧杆菌 内镜
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组织蛋白酶D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2001年
李敏陈健赵俊生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血管内皮C-ERBB-2癌基因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形成
免疫组化技术在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998年
临床实践证明,对肺癌的有效防治主要取决于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分型,但由于肺癌的多形性、异质性及活检组织和痰细胞标本的局限性,造成常规光镜诊断的复杂性。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肺癌和恶性淋巴瘤进行KT、CEA、NSE、LCA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四种抗体在...
张煦赵俊生
关键词:肺癌免疫组化技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基因C-erbB-2与胃癌被引量:2
2001年
介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癌基因 C- erb B- 2的正常结构、作用、作用机理 ,以及 VEGF、C- erb B- 2在肿瘤 ,特别是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两者均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 ,可望成为监测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陈健王静赵俊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基因淋巴结转移间质反应
胃癌组织中c-erb B-2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观察癌基因c erbB 2及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胃癌中的表达 ,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10 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c erbB 2及Cath D的表达 ,同时观察了网状纤维分布与c erbB 2和Cath D之间的关系 ,并将检测结果与跟踪随访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10 2例胃癌组织中c erbB 2表达阳性率为 3 8.2 4% (3 9/ 10 2 ) ,与胃癌浸润深度 (P<0 .0 5 )及淋巴结转移 (P<0 .0 5 )密切相关 ;Cath D表达阳性率为 81.3 7% (83 / 10 2 ) ,与胃癌浸润深度 (P<0 .0 5 )、生长方式 (P<0 .0 5 )、淋巴结转移 (P<0 .0 5 )及脉管内有无癌栓 (P<0 .0 5 )有关。生存期分析显示 :Cath D和c erbB 2表达阳性患者预后差 ,5年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患者。结论 c erbB 2及Cath D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诊断。
李敏陈健蒋敏骞爱荣赵俊生
关键词:胃癌C-ERBB-2基因组织蛋白酶D生物学行为
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光镜、电镜比较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对18例肺癌活检标本按照修订后的WHO分类方法进行了光镜与电镜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7/18例肺癌的原光镜诊断得以修正.其中鳞癌为3/10例,腺癌为2/2例,小细胞癌为2/5例.18例肺癌中有7例表现出异质性,并在同一细胞内见到肺癌的双向分化特征.作者着重对肺癌的异质性及组织发生进行了探讨,同时认为对低分化、未分化肺癌辅以超微结构观察是必要的.
张煦赵俊生
关键词:肺肿瘤超微结构组织学光镜电镜
p53、bcl-2及bax基因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及其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2例NHL的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状态。结果 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率、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密度均随NHL恶性程度的发展而逐渐增高,低度恶性组明显低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而中度及高度恶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此相反,Bax蛋白在低度恶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NH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的表达状态和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王立生赵俊生潘令嘉孙勇张亚历周殿元
关键词: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
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 2 2例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分析。结果 好发于腮腺和腭腺 ;男性多见 (男女之比 2 3∶1) ;中位年龄4 9岁。病理特征为透明细胞型和上皮样细胞型多见 ,呈巢索状分布 ;细胞异型性明显 ,有病理性核分裂像 ;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免疫组化染色Actin、Ck 18、EGFR、TGFβ均呈明显的强阳性表达 ;PCNA阳性表达的平均增殖指数是 2 2 8%± 6 93,以透明细胞型的PI值为最高 ;癌基因C erbB 2、抑癌基因P53分别呈 63 6%和31 8%的阳性表达 ,各型的表达也以透明细胞型为最高。结论 恶性肌上皮瘤是一种上皮性肿瘤 ,其亚型透明细胞型恶性程度较高。C erbB 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在恶性肌上皮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王丽京葛振林赵俊生杨连甲
关键词:涎腺肿瘤恶性肌上皮瘤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比较观察
1998年
收集18例支气管镜检肺癌标本,进行光、电镜对比观察及KT、CEA、NS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KT或CEA阳性有助于识别肺癌的鳞状或腺样分化;NSE对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特异性;肺癌各型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免疫组化染色密切相关。提示:对肺癌的电镜观察结合KT、CEA、NSE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提高低分化、未分化肺癌诊断、分型的准确性。
张煦赵俊生陈启武
关键词:肺肿瘤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光镜电镜
胎儿肾上腺巨细胞症尸检1例被引量:1
2003年
孙晓玮张建刚赵俊生
关键词:胎儿尸检病理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0 2例人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为4 9.1%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VEGF表达和M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VEGF表达还与胃癌浸润深度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 (P <0 .0 5 ) ;VEGF表达阳性或MVD≥ 5 0的胃癌患者 5a生存率较低 (P <0 .0 5 ) .结论 :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
骞爱荣赵俊生商澎赵建业陈建陈志南
关键词:胃肿瘤内皮生长因子新生血管化病理性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