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作品数: 60被引量:170H指数:6
  • 所属机构:广东医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湛江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连芳
作品数:90被引量:552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代谢 己烯雌酚
廖进民
作品数:134被引量:910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密度 筋膜皮瓣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醋酸泼尼松
李青南
作品数:203被引量:1,169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成骨细胞 骨代谢
吴铁
作品数:668被引量:3,782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小鼠 骨生物力学
陈文双
作品数:41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 骨密度 仙珍骨宝
氟化物对幼年大鼠骨矿物质和血微量元素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探讨氟化钠对幼年大鼠血清4种微量元素和骨矿物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大鼠骨矿物质和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将80只2月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8组:对照(幼年CS、成年AS)组和用药组(幼年高氟组CHS、幼年低氟组CLS、成年高氟组AHS、成年低氟组ALS、幼年长期高氟组HS、幼年长期低氟组LS)。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用药组分别按相应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NaF灌胃,测定了大鼠尺骨和血清中的Ca、P、Fe、Zn含量。结果表明,(1)血清微量元素:①与CS组相比,CHS组和CLS组的磷(P)分别增加100.0%和193.8%(P<0.05)。②与AS组相比,HS组的Ca、Zn分别下降了20.5%和40.0%,而P则增加了74.0%(P<0.05);LS组的Zn下降了33.3%(P<0.05)。与HS组比较,CHS组的Ca增加22.3%。③与LS组比较,CLS组的P和Zn明显增加49.2%和28.5%(P<0.05)。(2)骨矿物质:①与AS组相比,HS组的Ca分别下降了23.9%(P<0.05),Zn则增加了36.1%(P<0.05)。②与HS组相比,CHS组的Ca和Fe分别增加了42.3%和36.05%,Zn下降了38.6%(P<0.05)。(3)骨矿物质和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骨Ca和血Ca、骨P和血P、骨Zn和血Zn、骨Fe和血F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0.347、0.136和0.059(P>0.05)。提示长期使用氟化钠,可以导致幼年大鼠血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骨矿物含量降低,但未确定大鼠骨矿物含量和血微量元素具有相关性。
吴天秀廖进民陈艳黄连芳陈文双刘珊
关键词:氟化钠微量元素
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睾酮对雄性去势大鼠松质骨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方法观察雄激素替代疗法对去睾丸致骨质疏松大鼠不同部位松质骨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A组、实验开始时处死),年龄对照组(B组)、去睾丸组(C组)和去睾丸加睾丸酮组(D组),B组和C组每日生理盐水5ml/kg,D组每日甲基睾丸酮片1.8mg/kg,灌胃90d。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取胫骨上段和第5腰椎进行不脱钙骨制片,用计算机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大鼠去睾丸后胫骨上段骨量下降,骨形成和骨吸收都增加;腰椎骨量也下降,骨吸收也增加,但骨形成表现为降低。睾酮能阻止去睾丸后胫骨上段的骨量丢失(%Tb.Ar+44.8%,P<0.05),降低骨高转换;但不能完全阻止腰椎的骨量丢失,只能抑制骨吸收,对骨形成影响不大。结论雄激素替代治疗能阻止雄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大鼠松质骨的骨量丢失,胫骨上段对雄激素的敏感性比腰椎部位的高。
陈艳吴铁黄连芳
关键词:骨形态计量学睾酮睾丸切除术骨质疏松松质骨
低钙饮食对雄性大鼠松质骨和密质骨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比较低钙饮食对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密质骨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 3月龄SD雄性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年龄对照组 (control)、极低钙组 (VLCD)、低钙组 (LDC)。Control组饲养正常饲料 ,VLCD组饲养 0 0 1%含钙饲料 ,LCD组饲养 0 3%含钙饲料。 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左侧胫骨近心端和中段 ,行不脱钙骨制片 ,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 松质骨 :与对照组相比 ,VLCD组和LCD组的大鼠骨量减少 ,骨小粱面积百分率 (%Tb .Ar)分别减少 5 7% (P <0 0 1)和4 0 % (P <0 0 5 ) ,骨结构参数变差 ,代表骨形成指标荧光周长百分数 (L .Pm % )、矿化沉积率 (MAR)、骨形成率 (BFR/BV)有增加的趋势。VLCD组骨吸收参数骨小粱周长破骨细胞数量 (N .OC/Tb .Pm)有显著增加 ,呈现骨高转化的改变。密质骨 :与对照组相比 ,VLCD组和LCD组的骨量有减少的趋势 ,骨外膜面代表骨形成的参数增加 ,骨内膜代表骨形成的参数变化不大 ,骨内膜骨吸收增加。结论 低钙饮食使骨量减少 。
黄连芳李青南陈剑波陈艳
关键词:低钙饮食形态计量学营养生理学
氟化物对幼年大鼠骨胶原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氟化钠对幼年大鼠骨胶原影响。方法90只2月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对照(幼年CS、成年AS、长期NS)组和用药组(幼年高氟组CHS、幼年低氟组CLS、成年高氟组AHS、成年低氟组ALS、幼年长期高氟组CHS、幼年长期低氟组CLS)。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用药组分别按相应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NaF灌胃。实验验结束后,大鼠被异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心脏取血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PICP和ICTP的含量。左侧尺骨用盐酸溶解后测定其骨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①与CS组相比,CHS组和CLS组的PICP则分别增加了38.1%和38.4%(p<0.05),而ICT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HS组和CLS组的Hyp分别下降了45.7%和38.6%(p<0.05)。②与NS组相比,HS组的PICP下降了30.2%(p<0.05)。③与HS组相比,LS组的PICP比HS组高64.86%(p<0.05),LS组的Hyp下降了26.6%(p<0.05),而LS组的ICT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HS组相比,CHS组的PICP增高了高100%,(p<0.05),而ICT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④与NS组相比,HS组的HYP下降47.3%(p<0.05),LS组HYP变化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使用氟化钠,可以抑制幼年大鼠的PICP合成,导致骨胶原丢失。
吴天秀廖进民陈艳黄连芳陈文双刘珊
关键词:氟化钠胶原
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松质骨和密质骨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固邦,ALN)对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质松骨及胫骨中段密质骨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ALN1mg/(kg·d),灌胃给药90d。骨标本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法测量。结果:松质骨:OVX组胫骨上段(PTM)和腰椎(LV)质松骨的骨量减少(P<0.001),骨结构变差;ALN组PTM,LV骨量增加(P<0.001),完全对抗OVX大鼠的骨高转换。密质骨:OVX组胫骨中段(TX)骨量减少(P<0.05),骨内膜骨形成和骨吸收增加。ALN组骨量增加(P<0.05),骨内膜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有减少的趋势。结论:ALN能有效预防OVX后大鼠的骨质疏松,但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骨转换速度。
黄连芳李青南林柏云陈艳胡彬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松质骨密质骨骨质疏松
仙珍骨宝对去卵巢大鼠胫骨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仙珍骨宝对去卵巢大鼠胫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乙烯雌酚组及仙珍骨宝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作生理盐水灌胃,余组灌入乙烯雌酚和不同剂量仙珍骨宝。90d后处死大鼠,取胫骨制成不脱钙骨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低、中剂量仙珍骨宝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明显增加,而骨小梁分离骨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低、中剂量仙珍骨宝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防治作用。
吴天秀廖进民刘珊陈艳黄连芳陈文双
关键词:仙珍骨宝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胫骨
猕猴的雌激素及骨物理指标、微量元素检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恒河猴和食蟹猴正常的雌激素及骨物理、微量元素指标。方法选用恒河猴4只(雄性),平均年龄17.5岁。食蟹猴3只(雌性),平均年龄9岁。在测定骨物理指标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a,Fe,Zn,Cu等元素的浓度;同时也检测血清中雌激素(E2)碱性磷酸酶(AKP)和羟脯氨酸的浓度。结果正常恒河猴血清E2为288.0±143.9(pmol/L)、AKP为2.28±2.71(金氏单位/ml)、羟脯氨酸为10.45±2.60(ug/ml),Ca、Fe、Zn、Cu分别为5.01±1.20(g/g)、18.54±22.30(mg/g)、25.0±17.15(mg/g)、9.38±8.66(mg/g);食蟹猴血清E2为424.33±190.45(pmol/L)、AKP为9.45±2.76(金氏单位/ml)、羟脯氨酸为16.91±3.00(ug/ml),Ca、Fe、Zn、Cu分别为8.31±4.13(g/g)、24.32±17.20(mg/g)、50.97±33.63(mg/g)、24.31±17.40(mg/g)。结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正常雌激素及骨物理、微量元素指标的建立,将为采用猕猴作为动物模型探讨骨质疏松的病因、发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吴天秀廖进民陈艳黄连芳李文德黄韧崔燎
关键词:猕猴雌激素骨矿物质生化指标
游离大黄蒽醌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游离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的影响。方法:灌胃醋酸泼尼松(3.5 mg/kg),每日1次,以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4月龄12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游离大黄蒽醌(70 mg/kg)组,每组再分1、3、5、7、9、11、13周7个时间点。上午灌胃游离大黄蒽醌,下午灌胃醋酸泼尼松。在相应时间点,大鼠麻醉后心脏抽血至尽处死,采集四肢骨,以pQCT骨密度仪分别扫描大鼠股骨全骨和股骨远端(2 mm),测定BMD和BM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复制模型1周后,模型组大鼠股骨远端BMD显著减小;复制模型3周后,模型组大鼠股骨全骨BMD显著减小;复制模型5周后,模型组大鼠股骨远端BMC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7个时间点上游离大黄蒽醌组大鼠股骨全骨和股骨远端的BMD显著增加(P<0.05)。结论:游离大黄蒽醌可预防醋酸泼尼松所致的股骨BMD的丢失,未观察到大鼠股骨BMC随时间出现显著蓄积的现象。
邓亦峰陈艳许碧莲刘钰瑜廖进民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骨矿含量
低钙饮食对不同性别大鼠骨骼影响的比较
2002年
目的比较低钙饮食对性别不同的大鼠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密质骨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雌雄SD大鼠共25只,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低钙组(LCD)。实验90d后取第五腰椎和左侧胫骨中段,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雄性LCD组松质骨骨量明显减少,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29%(P<0.05),骨结构明显变差;雌性LCD组的%Tb.A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骨结构改变也不明显。雄性LCD骨形成的参数中,仅矿化沉积率(MAR)增加27%(P<0.05),而其它的荧光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等有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骨吸收参数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量(N.OC/Tb.Pm)增加248%(P<0.001);雌性LCD组的骨形成的参数及骨吸收参数均显著增加。密质骨:雄性LCD组的大鼠骨量变化不明显;雌性LCD组的骨量%Ct.Ar减少12%(P<0.001)。结论低钙饮食对雌雄大鼠腰椎和胫骨中段的影响不同,雄性腰椎的松质骨量丢失显著,雌性不明显,而对密质骨影响则相反。
黄连芳李青南胡彬陈艳冷扬陈建波
关键词:低钙饮食性别骨骼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质疏松
增龄和去睾丸大鼠不同结构骨组织的变化及雄激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增龄和去睾丸对成年大鼠不同结构骨组织骨代谢的影响,并观察雄激素的干预作用效果。方法40只4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A组)、年龄对照组(B组)、去睾丸组(C组)和去睾丸加睾丸酮组(D组),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处死,其余同等条件下饲养90d后,处死全部大鼠,取腰椎、胫骨上段和中段进行不脱钙骨包埋切片,应用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年龄对照组大鼠胫骨上段骨形成和骨吸收均下降,出现明显的骨质丢失。而去睾丸组大鼠胫骨上段骨量下降,骨形成和骨吸收参数都增加;胫骨中段皮质骨静态参数截面总面积、髓腔面积等无明显变化,动态参数骨外膜骨形成降低,骨内膜的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有增加趋势。去睾丸加睾丸酮组大鼠胫骨上段的骨量比去睾丸组增加,骨高转换率降低;胫骨中段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增加,骨内膜的骨吸收降低(P<0.05)。结论增龄使大鼠会出现明显的骨质丢失,而去睾丸后骨质在增龄的基础上进一部丢失,以松质骨较为显著,皮质骨变化较慢。补充睾丸酮后可以阻止由于增龄和去睾丸所引起的骨质丢失,并能维持正常的骨质结构。
苏开鑫陈艳谢华王宏芬
关键词:骨形态计量学雄激素松质骨皮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