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玲
所属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所在地区: 湖北省 武汉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邓安国 作品数:140 被引量:699 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足细胞 杨晓 作品数:62 被引量:294 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5/6肾切除大鼠 5/6肾切除 足细胞 刘建社 作品数:148 被引量:442 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D2相关蛋白 慢性肾衰竭 朱红艳 作品数:22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IGA 泡沫细胞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肥大细胞 朱忠华 作品数:103 被引量:487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足细胞 肾间质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CD2相关蛋白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重量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改善贫血后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重量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透析前组 (Ⅰ组 )和维持血透组 (Ⅱ组 ) ,在rHuEPO治疗前及治疗 4月后行血红蛋白 (Hb)测定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rHuEPO治疗后Hb显著升高 (Ⅰ组 68g/L± 10 g/Lvs 10 1g/L± 11g/L ,Ⅱ组 67g/L± 6g/Lvs 94g/L± 8g/L ,P <0 .0 5 ) ;左室重量指数 (LVMI)显著下降 (Ⅰ组 185 .6± 44 .6vs 15 8.3± 44 .1,Ⅱ组 15 8.0± 2 6.9vs13 1.6± 2 2 .1,P <0 .0 5 ) ;两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 (LVESD)及舒张期末内径 (LVEDD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Hb与左室重量和结构相关 ,贫血参与了左室肥厚 (LVH )的发生。结论 rHuEPO可引起LVMI下降 ,rHuEPO纠正贫血 。 孟晓青 邓安国 朱忠华 杨晓 刘建设 付玲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左室肥厚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006年 在一些伴有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和小管间质损伤的肾脏疾病,肾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上调,提示它是调节肾脏纤维化的关键因子,但CTG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肾间质ECM合成和降解的调节机制仍待阐明。 张春 朱忠华 刘建社 杨晓 付玲 邓安国关键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脏纤维化 肾脏疾病 表达上调 补体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武汉地区人群狼疮肾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武汉地区人群狼疮肾炎(L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30例LN患者、20例非LN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中C1q基因调节区Aexon2、Bexon1、Bexon2、Cexon2的多态性,对发现突变位点的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利用,检验探讨其与LN易感的关系。结果LN患者和非LN肾病患者的C1q基因调节区未发现国外已报道的C1q基因调节区突变位点,即C1qAexon2的C→T、C1qBexon1的G→A、C1qBexon2的G→A、C1qCexon2的C缺失。结论未发现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位点与武汉地区人群LN易感性有关,但不排除样本量较少对结果的影响。 付玲 潘建华关键词:狼疮肾炎 补体C1Q 多态性 单核苷酸 IgA肾病39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IgA肾病(IgA N)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98年1月~2005年3月间肾活检诊断的IgA N 390例进行临床和病理类型分析.结果:390例IgAN发病年龄以21~40岁为高发,占59.2%(231/390).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最常见,占198例(50.8%),其次是肾病综合征59例(15.1%)、复发性肉眼血尿57例(14.6%)、慢性肾炎49例(12.6%)和急性肾炎25例(6.4%).病理类型以局灶性病变为主(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别为135例(34.6%)、46例(11.8%)),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8例(40.5%),肾小球轻微病变26例(6.7%).结论:IgA N在青壮年期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为主,病理变化以局灶性病变(硬化和增生)为主,定期尿检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干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沈延春 陈琼霞 杨晓 付玲 朱红艳关键词:IGA肾病 病理类型 流行病学 CD2相关蛋白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肾组织行免疫荧光法CD2AP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双重标记,对肾小球CD2AP的表达进行定位;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2AP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nephr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并定量测量足突密度。结果 (1)NS患者肾小球中CD2AP的表达及nephrin的表达下调,足细胞足突不同程度融合,足突密度降低。(2)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NS患者CD2AP表达及neph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D2AP与nephrin表达呈正相关,病理表现为MCD和FSGS的NS患者CD2AP表达与足突密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表达降低,且在MCD和FSGS中与足细胞病变程度相关,提示CD2AP低表达在足细胞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2AP有利于诊断足细胞病变的早期检测,对CD2AP表达减低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史秀岩 张春 付应峰 朱忠华 朱红艳 易丽霞 付玲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足细胞 CD2AP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狼疮活动期和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对1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理类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产生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ANCA在狼疮活动期和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刘燕婕 胡丽华 张伟作 付玲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SLE活动期 新月体肾炎 实验室检测指标 疾病活动指数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影响 2004年 目的了解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rHuEPO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21例肾功能损害程度与A组相似、无明显贫血症状的患者作对照,为非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肌酐清除率的下降情况及进入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结果A组使用rHuEPO后,每月降低的肌酐清除率从(0.38±0.15)ml/min减少到(0.27±0.16m1)/min(P<0.05);B组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进入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A组为(16.4±10.7)个月,B组为(10.5±5.9)个月(P<0.01)。结论透析前使用rHuEPO不会加重肾功能损害,rHuEPO可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孟晓青 邓安国 刘建社 杨晓 付玲关键词: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损害 血液透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被引量:2 2002年 罗长青 付玲 姚丽君 邓安国 刘建社关键词:六味地黄胶囊 LIPO-PGE1 MSPGN 蛋白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疾病间质泡沫细胞的分布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测肾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以及各种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间质泡沫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行肾活检的2 862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常见的病理类型及泡沫细胞的分布特点。对诊断明确的Aplort综合征(Aplort syndrome,AS)5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PGN)28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14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132例和IgA肾病(lga nephropathy,IgAN)893例按间质是否存在泡沫细胞进行病理参数的比较。结果(1)肾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常见于AS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泡沫细胞浸润高发的病理类型依次为MPGN(46.43%)、FSGS(20.14%)、IMN(13.64%)、IgAN(6.27%)。(2)间质泡沫细胞浸润组节段硬化发生率及比例显著高于无泡沫细胞组(P<0.05),其间质纤维化程度亦显著高于无泡沫细胞组(P<0.05)。结论肾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常见于AS,但在MPGN、FSGS、IMN和IgAN患者中均可出现。肾间质泡沫细胞的浸润与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有一定的关联。间质泡沫细胞的出现可能与肾组织慢性化病变形成有关。 苏华 付玲 朱红艳 邓安国关键词:泡沫细胞 肾小球硬化 间质纤维化 肾病综合征患者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FMPF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β-纤维蛋白原(Fg)-455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的关系。方法对85例NS患者和8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FMPF的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β-Fg-455G/A基因多态性。结果NS患者血浆Fg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最大吸光度(FMPV/Amax)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频率与FMPF无相关性(P〉0.05)。结论FMPF的检测可作为评价NS患者高凝状态的重要监测指标,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NS的高凝状态无相关性。 付玲 熊京 刘建社 邓安国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