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
作品数: 69被引量:135H指数:5
  • 所属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钟辉
作品数:81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疫苗 疟疾 恶性疟原虫 疟原虫 免疫保护
刘京梅
作品数:3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重组病毒 病毒监测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利巴韦林 黄芪多糖
杨益
作品数:40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重组病毒 病毒监测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利巴韦林 黄芪多糖
苏文莉
作品数:3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病毒监测 重组病毒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利巴韦林 黄芪多糖
常国辉
作品数:105被引量:3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脑炎病毒 重组病毒 冠状病毒 病毒监测 脑炎
雌激素受体α磷酸化位点突变体T224A和S559A的构建及其转录激活活性检测
2015年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ERα)T224A和S559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及突变体生物活性的改变。方法:以pc DNA3-Flag-ERα为模板,通过重组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突变碱基,插入pc DNA3-Flag载体;将构建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ERα突变体的活性改变。结果:T224A和S559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在HEK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66×103。在无雌激素(E2)时,野生型ERα及T224A和S559A突变体的转录活性分别为空载体的1.94、1.49和1.84倍;在雌激素存在时,野生型ERα活性增强了1.57倍,T224A和S559A突变体活性分别增强了0.54和0.61倍。结论:224位Thr磷酸化修饰对ERα的活性起重要作用,且2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受雌激素调控减弱。
陈伟周鹏宇朱永杰马胜利曹叶张萍萍何湘魏从文钟辉吴飞翔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磷酸化突变体雌激素转录激活活性
志贺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志贺氏菌属是一类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能够通过侵袭大肠引起患者典型菌痢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等。本文就志贺氏菌质粒和染色体上的毒力相关基因以及志贺氏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和侵袭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姜铮王芳王芳何湘黄留玉
关键词:毒力相关基因
NOD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核苷酸寡聚域1(NOD1)真核表达质粒。方法:NOD1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经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对挑选出的阳性克隆测序,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flag-NOD1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同时用NF-κB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D1蛋白的活性。结果:pflag-NOD1可以在真核细胞293T中表达,并可以增强NF-κB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flag-NOD1,在细胞中表达NOD1后能够提高NF-κB转录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NOD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陈宣男何湘姜铮王雪松刘大伟郭燕红袁静甄清
关键词:NF-ΚB真核表达萤光素酶报告基因
长双歧杆菌NCC2705葡萄糖与果糖代谢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被引量:3
2008年
为揭示长双歧杆菌NCC2705(Bifidobacterium longum NCC2705)果糖代谢途径,建立其果糖发酵模型。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进行了果糖和葡萄糖生长的菌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MALDI-TOF和ESI-MS/MS鉴定差异蛋白,进一步通过半定量RT-PCR验证二者显著差异表达蛋白。果糖生长的菌体蛋白中鉴定到了所有葡萄糖降解途径中的酶和蛋白质,另外鉴定到3倍以上差异蛋白点9个,其对应的5个蛋白在果糖发酵中上调。半定量RT-PCR验证显著差异蛋白,显示在果糖发酵中具有高水平表达是ABC转运系统的果糖特异性-结合蛋白BL0033和ATP结合蛋白BL0034。果糖的发酵时间和浓度梯度试验显示诱导时间越长、浓度越高,BL0033的表达量越高。第一,比较蛋白谱证明果糖和葡萄糖以相同途径降解。第二,BL0033的表达是受果糖诱导的,果糖的吸收可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转运系统,即ABC转运系统将果糖从胞外转运到胞内,其中BL0033和BL0034共同作为系统元件扮演了重要角色。
孙忠科卜歆何湘姜铮王芳赵红庆刘大伟袁静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半定量RT-PCR
炭疽杆菌A16与A16R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体.炭疽杆菌形成芽孢的能力和强致病性使其成为最有效的生物战剂之一.美国在'9.11'之后又发生了炭疽恐怖事件,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炭疽杆菌的...
何湘
关键词:炭疽杆菌基因组学
文献传递
痘苗病毒的活体成像示踪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痘苗病毒的活体成像示踪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系统为重组痘苗病毒,是将野生型痘苗病毒基因组DNA进行替换或插入得到的重组病毒;所述替换为:将所述野生型痘苗病毒基因组DNA中的片段a中的任一片段替换为片段...
常国辉刘京梅孙走南杨益苏文莉唐玥何湘
文献传递
肠道病毒71型的活体成像示踪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道病毒71型的活体成像示踪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系统为重组肠道病毒71型,是将野生型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RNA进行替换或插入得到的重组病毒;所述替换为将所述野生型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RNA中的片段a...
刘京梅常国辉孙走南杨益苏文莉唐玥何湘
文献传递
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与蛋白酶体α7亚基(PSMA7)相互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与蛋白酶体α7亚基(PSMA7)是否存在蛋白间相互作用。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 CMV-C-Myc-PSMA7为模板,p GEX-4T-1为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PSMA7(GSTPSMA7);并通过GST 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Mps1与PSMA7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证实,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PSMA7(GST-PSMA7)能正确表达;GST 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Mps1与PSMA7之间存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PSMA7(GSTPSMA7),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Mps1与PSMA7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Mps1功能的影响打下基础。
张萍萍王鹏皓曹源魏从文何湘曹叶马胜利张艳红钟辉胡成进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
SCT-OGP的融合表达与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天然鲑鱼降钙素(Salmoncalcitonin,SCT)和骨生长肽(OsteogenicGrowthPeptide,OGP)的序列,人工合成了6个DNA片段,进行退火、连接和转化后,获得含有SCT与OGP融合基因的pPIC9-SCT-OGP表达载体,经测序后将此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培养、筛选以及SDS-PAGE鉴定,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SCT-OGP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分子筛纯化后在5kD左右可见单一条带。将此条带进行了N端氨基酸组分分析,证实此目的蛋白为SCT-OGP融合蛋白。MTT法显示SCT-OGP融合蛋白在体外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小鼠为模型的试验显示SCT-OGP融合蛋白在体内可以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降低血钙,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刺激成骨细胞增殖的活性,从而提示该融合蛋白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用潜力。
刘煜杨小莉何湘彭英方李平张艳红马清钧钟辉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骨质疏松症
志贺氏菌福氏2a 301株ipaH4.5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λ-Red重组系统对福氏2a志贺氏菌301株ipaH4.5基因进行缺失突变,构建了福氏2a志贺氏菌301株ipaH4.5基因缺失突变株?ipaH4.5,利用低拷贝质粒构建ipaH4.5缺失突变株的回复突变株△ipaH4.5HF。PCR方法证实了ipaH4.5基因的缺失和回复。对野生株、突变株和回复突变株的生长代谢及细胞侵袭能力进行比较;ELISA方法检测3株菌侵袭鼠J774巨噬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生长代谢实验表明缺失和回复ipaH4.5不影响志贺氏菌的生长速度,侵袭实验表明缺失和回复ipaH4.5也不影响志贺氏菌对HeLa细胞和鼠J774巨噬细胞的侵袭能力,表明ipaH4.5基因与志贺氏菌的生长代谢和侵袭能力无关;鼠J774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提示该基因在志贺氏菌侵入细胞后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反应。
王芳王芳赵江丽何湘姜铮刘大伟陈宣楠袁静
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基因缺失生物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