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作品数: 32被引量:134H指数:5
  • 所属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范玉伟
作品数:18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药物 康复治疗 康复 癫痫
徐秀芝
作品数:16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多态性 急性脑梗死 疗效 急性脑梗死患者
冯涛
作品数:60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多态性 急性脑梗死患者 急性
冯金发
作品数:20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临床疗效比较 并发症 CYCLIN 并发
梁金龙
作品数:20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临床疗效比较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脑苷肌肽为治疗组(55例),未用脑苷肌肽组(5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脑苷肌肽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7 d及14 d测定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48 h,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NDS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DS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相比对照组,NDS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及14 d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NSE均低于治疗前.结论 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张琪陈晓光车琳杨勇范玉伟
关键词:脑苷肌肽脑梗死
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早期综合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以及运动功能等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杨勇徐秀芝范玉伟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血管支架成型术进行诊治,对照组使用药物保守诊治方法。对比两组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支架成型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理想。
肖玲徐秀芝范玉伟付英子杨勇
关键词: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 622例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81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ADL评分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王连堃冯涛杨勇范玉伟
关键词:脑血管病急性期临床预后
βFg-455G/A多态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βFg-455G/A多态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70例,对βFg-455G/A多态性和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分析,探讨βFg-455G/A多态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血浆Fg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Fg-455G/A多态性频率升高,能够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所以维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βFg-455G/A多态性的稳定性很重要。
徐秀芝杨勇肖玲付英子冯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
探讨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2016年
目的研究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28例患有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一时期治疗的单纯癫痫患者28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发作频率以及病程等环节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患者诊治的难度比较大,应全方位诊查与探究其临床特点,对后续的治疗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可起到重要作用。
王连堃李芳范玉伟杨勇许晓崴
关键词:癫痫偏头痛
细胞周期蛋白及存活素与消化系统肿瘤被引量:1
2007年
cyclin调控细胞周期主要是通过cyclin-CDK-CKI进行网络调控实现的。Survivin蛋白同时具有共同调控细胞周期(G2/M)和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两者均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凋亡和分化,肿瘤形成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两者及两者的相关性在肿瘤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杨勇陈国林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探讨脑梗死的患者C反应蛋白-717A/G多态性与C反应蛋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717A/G基因多态性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C反应蛋白启动子区-717A/G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中-717A/G位点A等位基因在小灶梗死中的频率明显低于中灶梗死和大灶梗死(P<0.05);同时,A等位基因在轻型组中的频率明显低于重型组(P<0.05)。结论 C反应蛋白-717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程度和病情严重性相关。
冯涛徐秀芝杨勇祝鸿雁范玉伟王连堃
关键词: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的胆总管梗阻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应用。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1年毕Ⅱ式胃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29例患者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治疗过程。结果胆管结石和胆道狭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短期内未出现胆道逆行性感染和盲端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引流效果较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和胆管占位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冯金发梁金龙杨泽利杨勇马春雷戴猛李宁
关键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总管梗阻
巴曲酶合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丹参川芎嗪)50例和对照组(巴曲酶)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巴曲酶联合丹参川芎嗪较单用巴曲酶疗效更明显,显效率高,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推广。
肖玲王晓敏杨勇付玉伟吴海成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巴曲酶急性脑梗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