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淑英
作品数: 33被引量:60H指数:4
  • 所属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崇左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相关作者

陈欢
作品数:29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边疆民族地区 理想信念 中国梦 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文化
李金
作品数:25被引量:10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 互联网 民族地区院校
韦永恒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小说 《受活》 高专院校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理论及其现实启示被引量:2
2008年
邓小平关于通过因地制宜、改革开放、团结互助、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培养大批民族干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策略理论,对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有重要启示。
农淑英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
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向度被引量:3
2015年
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有的本真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向度,通过教师情感投入以情动情;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多种体验以形育情;通过理性梳理,实现情理交融,才能收到育心、育德、育人的实效。
农淑英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感教育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进路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既重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管理"硬件",又重视人的素质和人的需要等管理"软件"是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针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硬性管制有余、软性疏导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必要的制度构建中渗入人文关怀;在现行的组织框架下变刚性管理为柔性服务;在管理手段、方式上变管制为疏理;在文化熏陶中促进农民群众自我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养成,以增加农村社会管理的实效。
农淑英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进路
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民俗秩序价值探析
2015年
有序的民俗活动可使日常的乡村生活处于安全、和谐的状态;向善的民俗规则可以预防社会冲突而使社会处于稳定状态;适当的民俗压力可使危及正常生活的异端行为得以抑制。乡村社会治理中,开掘民俗秩序价值并推动其与治理法律制度的良性互动,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才更有保障。
农淑英
关键词:乡村治理民俗秩序价值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探索被引量:2
2007年
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在发展观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农淑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
治理视域中传统节俗的社会功能探析——以桂西南壮族乡村“三月三”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桂西南壮族乡村的"三月三"节俗以其包含的节日模式、道德评价、文化认同及交往交流等要素在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乡村治理寓于节俗活动之中,关注节俗民生、重塑孝道价值、整合精品民俗等,"三月三"节俗才能以更丰富的形式、更高的品质助推乡村社会走向善治。
农淑英
关键词:壮族民族乡村三月三社会功能
全面小康目标下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2008年
农村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内在要求。民族地区建设农村文化,要立足现实,夯实农村文化建设基础;构建农村现代文化体系;提升农村文化先进内涵;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农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多管齐下,民族地区农村小康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农淑英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小康
论转型期民族乡村社会治理中的规则互动被引量:4
2015年
正式规则是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基石,非正式规则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维系者。民族乡村良好的社会治理样式应该是在坚持正式规则权威地位的前提下,推动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实现相互兼容以弥补治理缺漏、相互吸纳以提升治理效力、相互对接以实现治理目标。
农淑英
关键词:民族乡村社会治理非正式规则互动
左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分析
2018年
广西左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深入梳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并将其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鼓劲扬帆,重要而紧迫。
农淑英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左江流域
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实践教学探讨
2015年
无论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还是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条件、校园文化诉求看,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推行校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坚持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多开展校园主题活动以使学生认知社会,开展校园调查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参加校内服务活动以使学生实现理论内化与外化。
农淑英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