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一丁
-

-

- 所属机构: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赣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赖丹

- 作品数:72被引量:327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稀土 稀土行业 产业链延伸 稀土产业 稀土产业链
- 罗翔

- 作品数:39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稀土 产业链延伸 产业链 稀土产业 企业
- 毛克贞

- 作品数:39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稀土产业
- 邹国良

- 作品数:25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原地浸矿 离子型稀土矿 堆浸 离子型稀土 矿产资源
- 陈成

-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稀土 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特征 财务 本量利分析
-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 吴一丁郭启明赖丹陈广军
- 关键词:有色金属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融资约束
-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用水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用水强度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新疆用水效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生产用水的变化分解成经济规模变动、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用水强度变动三个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新疆用水总量大,人均用水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农业用水占比高,生态用水量大且占比高。【结论】要考虑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用水效率,建立研制推广利用水资源的先进工程技术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 毛克贞吴一丁
-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水资源用水量
- 股票回购背后的驱动力:行业同群效应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行业同群效应角度探究股票回购的驱动力。研究发现:股票回购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回购行为会正向影响本企业的回购决策,在考虑一系列稳健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相比于信息获取机制,行业竞争和维护管理层声誉机制才是驱动股票回购行业同群效应形成的真正原因,主要表现为行业竞争越激烈及高管层平均年龄、金融背景占比越小,行业同群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回购的行业同群效应能够在长期内提升企业价值,因此,由行业同群效应引致的企业回购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学习,而非盲目跟风。研究为破解回购热潮谜题、评估企业回购策略提供了新的微观视角。
- 吴一丁胡珍珍
- 关键词:股票回购信息获取
- 经济周期、交易成本与有色金属业投资——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被引量:3
- 2023年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如何稳投资亟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探索。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金融加速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金融加速器的微观理论机制视角研究经济周期对有色金属业投资的影响,以及交易成本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微观企业投资呈顺周期变化不同,中国有色金属业投资呈逆周期变动;交易成本呈逆周期变动;以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两条路径表征的交易成本在经济周期与有色金属业投资间存在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交易成本在经济周期与有色金属业投资间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只有当现金流和利息保障倍数低于0.0195和0.0371的门槛值时,才能发挥有色金属业的逆周期调控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有色金属业交易成本的门槛效应只存在于国企样本中,非国企无门槛效应。本研究不仅从金融加速器理论视角拓展了对微观企业投资的认知,而且为有色金属业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参考。
- 方文龙赖丹吴一丁
- 关键词:经济周期金融加速器门槛效应
-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会损害企业价值吗?——基于经济增加值视角被引量:23
- 2019年
- 本文基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热点问题,以2002~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异质性角度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损害了企业价值,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其中:在经济上行时期,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在经济下行时期,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在纳入行业异质性因素后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行业的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差异性较大。
- 吴一丁吕芝兰
- 关键词:宏观经济周期经济增加值
- 内部控制能否实现创新“增速提质”?——基于数字产业的检验证据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2014—2020年数字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创新“增速提质”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实现创新“增速提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内部控制通过控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保障企业实现创新“增速提质”。从管理层风险态度调节作用来看,偏好风险程度越高,内部控制对风险的控制作用和对创新“增速提质”的促进作用越强。通过不同中介路径比较,发现创新质量的间接影响要大于创新效率,且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占比均高于财务风险。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数字产业发展背景下内部控制与创新“增速提质”之间关系的理解,为数字企业积极提高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 吴一丁汤嘉秀马浩轩
-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 稀土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取向——来自南方稀土行业的调研被引量:19
- 2012年
-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稀土行业税负过轻,导致无序开采、采富弃贫等现象长期存在,并引发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的实地调研,利用税收测算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该行业的资源税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稀土资源税费制度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稀土资源税制改革应统筹资源税费关系,改革计税方式和依据,提高税率和优化税率结构,完善资源税收入分配机制,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等,以此实现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稀土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吴一丁赖丹
- 关键词:稀土资源税
- 绩效视角下的稀土后端产业资产结构研究——基于中日上市公司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我国稀土后端产业规模近年来高速扩张,资产结构变动较大,合理的资产结构是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中、日两国的稀土后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比两国2004-2013年间的资产配置情况,并建立多元回归分析资产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日本相比,中国稀土后端产业的资产规模差距较大;中国稀土产业盲目投入固定资产,造成产能过剩,其无形资产投入比例常年低于日本;周转性资产占比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产能性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占比在滞后二期时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当期的无形资产占比对绩效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其对企业绩效的正效应在滞后期才会表现出来。可以通过降低固定资产占比、提高无形资产占比等调整资产结构的途径来提高我国稀土后端产业的绩效。
- 赖程吴一丁
- 关键词:资产结构绩效
- 产业升级视角下我国稀土企业的风险研究
- 2016年
- 实现稀土产业升级是解决稀土高端应用领域发展落后、环境破坏严重、出口定价权缺失等问题的必经之路。从微观视角而言,产业升级的实践主体是企业,最终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微观企业的升级决策,稀土企业由产业链前端向后端升级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以产业升级为视角,通过DFA方法对稀土产业链前后端的风险水平进行深入比较,判断产业链前后端的风险水平能否驱动我国稀土产业升级。研究表明,产业链前端的风险水平低于后端,降低产业链后端的风险水平是实现稀土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 罗翔吴一丁
- 关键词:产业链DFA方法
- 基于因子分析的稀土类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 2015年
- 稀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状况关系着稀土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以我国稀土类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稀土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以稀土资源开采为主营业务公司的盈利质量水平差距较小;以稀土资源加工与应用为主营业务公司出现盈利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 吴一丁杨阳
- 关键词:稀土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