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秀明
-

-

- 所属机构:新乡医学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新乡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温冬梅

- 作品数:92被引量:67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化血红蛋白 免疫法检测 B型利钠肽 BNP 分析性能评价
- 王伟佳

- 作品数:110被引量:67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法检测 HL60细胞 降钙素原 B型利钠肽 糖化血红蛋白
- 李树浓

- 作品数:188被引量:1,20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研究主题:骨髓间质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骨髓
- 庄俊华

- 作品数:239被引量:1,03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性能评价 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倚 SARS患者 CLSI
- 黄宪章

- 作品数:311被引量:1,35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性能评价 CLSI 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倚 SARS患者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PCT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方法随机收集临床病人高、低值两份PCT新鲜标本,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发布的EP6-A文件要求制备不同实验样品,每个样品在罗氏CobasE60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上重复测定2次,利用多项式回归法确定PCT的分析测量范围;高值标本通过稀释回收实验确定最大稀释度,结合功能灵敏度和分析测量范围上限确定临床可报告范围。结果Co—basE60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分析测量范围为0.02~108.375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0.06-216.75ng/ml。结论厂商声明的CobasE601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PCT的分析测量范围得到验证确认,但对于超过分析测量范围的高值标本建议用低值血清1:2稀释。
- 严海忠王伟佳阚丽娟慕月晶胡婷徐全中张秀明
- 关键词:降钙素原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
-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别在3个检测系统酶法测定ALT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20次和新鲜血清标本45份。结果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清标本ALT测定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新鲜血清标本ALT测定可靠性系数α为0.9981,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各检测系统测定ALT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7%,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未超过而检测系统3超过T±10%允许范围。结论3个检测系统测定ALT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3无可比性,需采取纠正措施,实现可比性。
- 卢燕君陈金娇彭玉莲黄宪章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学指标检测性能验证被引量:48
- 2010年
- 目的验证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2、EP6-A2、EP7-A2、C28-A2)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干扰和生物参考区间6大性能进行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均符合罗氏性能标准;对卫生部5份室间质控品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SE%)在-3.94%^-9.09%之间,变异指数得分(VIS)均<50,室内质控(IQC)结果与罗氏全球质控系统(QCS)结果相对SE%在-3.70%~5.85%之间;ALT、AST检测均呈一次线性(r=0.999,P<0.05),线性范围分别为4~1 332 U/L、4~1 031 U/L;ALT、AST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0~133 200 U/L和0~206 200 U/L;血红蛋白(Hb)对AST检测有正干扰,Hb≤6.025 g/L的干扰效应剂量曲线呈一次线性(P<0.05);ALT、AST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本实验室给出的参考区间内。结论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ALT、AST检测的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CLSI实验评价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张秀明徐宁陈曲波林莲英谢湘媚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价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4%,批间CV均小于5%;T4、HCG、AFP回收率分别为98.7%~103.5%、100.5%~103.4%、97.8%~104.1%,灵敏度分别为3.4nmol/L、2.7mIU/mL、1.4ng/mL;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周强张文黄宪章丁海明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不同检测系统LDH及HBDH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同一临床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间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血清酶测定的标准化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已通过ISO/IEC 17025标准认可)为比较方法,检测系统1~4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对LDH和HBDH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 结果:LDH和HBDH测定结果各系统的误差临床均可以接受.结论:各检测系统测定LDH和HBDH结果具有可比性.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二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吴子安卓兰云徐宁黄宪章张秀明
-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
- NET版检验信息系统应用及评估被引量:5
- 2012年
- 介绍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改造背景,从科室管理、检验质量管理、检验服务方面阐述新LIS的功能实现及应用评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
- 欧阳能良张秀明杨志钊温冬梅王伟佳兰海丽缪丽韶
- 关键词:.NETC/S
- 检验专业知识在仪器维修方面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如何在生化仪器维修中运用专业知识,协助维修工程师对故障进行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人员与维修工程师共同评估故障类型,分析仪器的灯能量状态,分析生化项目的反应曲线,合理设计精密度试验等对故障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故障原因。结果故障得到快速诊断,维修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掌握并运用检验专业知识能缩短仪器故障的诊断时间,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 吴剑杨温冬梅张秀明李曼徐全中黄燕尔
- 关键词:仪器故障精密度试验
- 氯氮平治疗后血清免疫指标动态观察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 方法 :对5 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5 2例女性健康者血清IgG、IgA、IgM及C3 、C4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IgG、IgM、C3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氯氮平治疗 3、7、1 5、30天后血清IgG、IgM、C3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 5天时IgG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1个月后C3 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治疗前比较 ,IgG、C3 水平显著降低。IgM虽有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且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IgA、C4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氯氮平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 。
- 张晨光沈琪琳周伟强张秀明张水山
- 关键词:氯氮平免疫球蛋白补体
- 乙肝大蛋白检测在乙肝抗病毒治疗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1 000例为研究对象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HBV-DNA、HBV-LP和ALT检验;然后筛选志愿者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分别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BV-LP、HBV-DNA、ALT检验。结果在HBVM模式中,HBV-LP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64%和43.91%(P>0.05)。HBV-LP阳性标本中HBV-DNA、HBeAg和ALT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27%、65.01%和98.55%,HBV-DNA和ALT优于HBeAg(P<0.05)。志愿者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中HBV-LP与HBV-DNA均下降,HBV-DNA下降更快。结论 HBV-LP可以检测病毒复制、抗病毒疗效观察和反映肝损伤。
- 陈述文张秀明蔡常辉蒲荣
-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抗病毒治疗ELISA法
- 检验科微生物污染调查及化验单消毒方法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检验科微生物污染情况 ,探讨最佳的化验单消毒方法。方法 对检验科各专业组室内空气、常用物品表面、工作人员双手、化验报告单表面等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比较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熏蒸、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熏蒸等 4种方法对化验单的消毒效果。结果 检验科空气含菌量、工作人员双手、常用物品和化验报告单表面带菌明显高于规定标准 ;化验单 4种消毒方法以戊二醛熏蒸最好。结论 检验科的环境和工作人员双手的消毒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出的化验单应严格消毒。
- 周伟强张秀明沈琪琳邢志广
- 关键词:检验科微生物化验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