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念蒙
所属机构: 包头市第四医院 所在地区: 内蒙古 包头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陈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 H指数:7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隐性失血 复发性髌骨脱位 围手术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 王国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 H指数:6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闭合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隐性失血 关节镜 围手术期 乔绍文 作品数:20 被引量:89 H指数:7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复发性髌骨脱位 置换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 微创 马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隐性失血 置换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 闭合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吴西津 作品数:12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置换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围手术期
关节镜下3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胭绳肌腱(HT)或异体胫前肌腱(ATT)配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0年6月收治60例单侧膝关节单纯ACL损伤患者,根据ACL重建时移植物与固定方法的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自体HT、双桩固定;B组23例,采用自体HT、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C组25例,采用异体ATT、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3.6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KT-2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Lysholm评分、KT2000测试,3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间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自体HT或异体ATT配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膝ACL,早期0.5-1.5年随访效果,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采用自体HT、双桩固定重建ACL的方法,具有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乔绍文 曹念蒙 陈军 吴西津 陆弛浩 马斌 王国强关键词:异体肌腱 前交叉韧带 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联合镇痛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单侧全髋(THA)、全膝关节置换(TKA)病例138例,年龄53~79岁,平均68.4岁。手术及麻醉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根据镇痛方式分为3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组(PCIA,对照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口服组(塞来昔布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口服+罗哌卡因局麻组(罗哌卡因组)。比较术后各组6小时(T1)、12小时(T2)、24小时(T3)、48小时(T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满意程度、自控追加剂量(Bolus)次数、自控静脉镇痛药用量。结果术后各组T1、T2、T3、T4时间节段点的疼痛VSA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组和罗哌卡因组药物不良反应减少,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见(值均<0.05),Bolus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值均<0.05)。与塞来昔布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值均<0.05),不同时间节段点Bolus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值均<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口服+罗哌卡因局麻组成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有助于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确切。 王国强 陈军 杨美英 马斌 吴西津 乔绍文 曹念蒙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围手术期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4例,女性46例,年龄58-77岁,平均66.7岁,病程6-15年,平均9.1年。手术及麻醉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氨甲环酸组)30例,切口缝合完毕后将氨甲环酸1 g稀释至50 m L生理盐水中,用注射器沿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内。对照组30例,直接将50 m L生理盐水沿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内。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人数、输血比率。结果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显性失血量分别为389m L(170-505m L)和628m L(225-874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14 m L(374-819 m L)和917 m L(542-1297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凝血机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异体输血的可能性,局部使用方便,未发现不良反应。 王国强 乔绍文 马斌 陈军 吴西津 曹念蒙关键词: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46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评估手术效果.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手术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龄31-68岁,平均41.5岁;左侧20例,右侧26例.根据Lauge-Ha... 王国强 曹念蒙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手术治疗 负重支具治疗胫腓骨骨折25例 2005年 曹念蒙 陈军 吴西津 乔昭文关键词:胫骨骨折 腓骨 骨折固定术 经皮空心钉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体会 2005年 曹念蒙 于革会关键词:粗隆间骨折 空心钉 经皮内固定术 适应证 隐性失血在老年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行单侧TKA治疗的93例患者,男31例,女62例,年龄59~78岁,平均70.3岁,病程7~16年,平均9.4年,骨关节炎69例,类风湿关节炎24例。手术由同一组人员完成,采用相同术式操作。结果全部未采取自体血回输技术,术中出血量(71±17)mL,术后引流量(504±106)mL,隐性失血量(698±91)mL,总失血量(1307±112)m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54.8%。78例术后输红细胞混悬液改善贫血(509±134)mL,输血率为83.9%。结论隐性失血是影响TKA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因素,手术评估出血量时充分考虑到隐性失血的存在,以便积极、主动采取对策恢复患者有效血容量,保证围手术期安全,利用患者早日康复。 王国强 乔绍文 曹念蒙 陈军 马斌 吴西津关键词:膝关节 隐性失血 老年 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1999年 足部皮肤缺损肌腱、骨与关节外露影响足的负重和行走,修复较困难。1986~1997年我们应用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36例。获得满意疗效。1解剖资料用30侧成尸下肢,经动、静脉灌注有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倍)解剖观察小腿和足的皮肤血供。用10侧下... 史增元 郝国玉 刘振新 刘振新 康森 曹念蒙 陈茂林关键词:足部 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修复术 多模式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的效果。方法 60例行THA者术后分为自控静脉镇痛泵组(对照组)、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口服组(塞来昔布组)和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口服+罗哌卡因局麻组(罗哌卡因组),每组20例。结果 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组和罗哌卡因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便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不同时间节段点Bolus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与塞来昔布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不同时间节段点Bolus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多模式镇痛在THA术后效果确切。 王国强 沈坤 陈军 曹念蒙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塞来昔布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6 2019年 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技术治疗2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王国强 刘少华 格日乐 曹念蒙 马斌关键词: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