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玲
作品数: 69被引量:482H指数:15
  • 所属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李太生
作品数:494被引量:4,925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HIV HIV/AIDS患者
刘正印
作品数:177被引量:2,38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HIV 艾滋病 HIV/AIDS患者
盛瑞媛
作品数:74被引量:68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发热 病因 艾滋病 文献复习 丙型肝炎
谢静
作品数:137被引量:7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AIDS患者 艾滋病 HIV 抗病毒治疗
王爱霞
作品数:214被引量:1,602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真菌感染 抗生素 HIV 抗真菌药物
生物医学研究中对弱势受试者的分类
谢静白桦王焕玲
143例首诊发现的中国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W/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
戴懿李太生王爱霞邱志峰谢静韩扬刘正印马小军王焕玲范洪伟左玲燕李雁凌邓国华盛瑞媛
文献传递
巨细胞病毒病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CMV)病的发病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特点,探讨CMV活动感染时的免疫改变及其免疫发病机制,提高CMV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 50例CMV病患者均为2000年8月~2002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病人,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35.5±16.2)岁。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在确诊CMV病时留取其外周抗凝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按照有无基础病将患者分为两组,并设5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结果(1)11例(22%)CMV病患者原无基础疾病,39例(78%)患有各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病,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48%)、恶性肿瘤(8%)、糖尿病(8%)、艾滋病(6%)及接受肾移植等(8%)。(2)CMV pp65抗原及CM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5.3%和68.3%。(3)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血液系统改变(96%)、肝功能损害(30%),也可表现为脏器功能衰竭、视网膜炎等。3例视网膜炎均为晚期艾滋病患者。(4)与对照组相比,CMV病患者不论是否存在基础病,其外周血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CD8+ T细胞比例增高,CD4+/CD8+比值倒置;存在基础病组患者的总T淋巴细胞、CD4+ T细胞及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少于无基础病组和对照组。结论 CMV病不仅可以累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王焕玲邱志峰盛瑞媛赵岩朱晓春郝英英范洪伟吕玮马小军刘正印李太生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病淋巴细胞亚群发病机制
HBV/HIV共感染
HIV和HBV的感染途径相同,共感染常见,预计全球10%的HIV感染者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广泛开展,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病大幅减少,肝脏疾病成为HIV感染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1...
王焕玲韩扬李翊嘉张程达李雁凌李太生
关键词:共感染HBSAG肝脏疾病HIV感染者
文献传递
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纪要被引量:1
2010年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与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分会共同举办、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协办的第四届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2—24日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了11位国内从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从收到的178篇论文中选出25篇进行了大会交流。此外,会议还特邀了3名国外知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及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亲临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整个会议内容丰富、安排合理、组织有序,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王焕玲李太生
关键词:病毒性丙型肝炎热带病艾滋病
年轻患者急性发热应重视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2015年
"发热是一组疑难病症,是内科医生一直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及时发现发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对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困难"。急性发热的患者通常首先选择在基层医院内科就诊,由于导致急性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仅感染性病因就达数十种,所以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差别很大。因此,正确的初步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正确处理、减少误诊漏诊误治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因急性发热来诊的患者中,许多患者有过辗转多家医院、几经多种经验性药物治疗的过程,而由于缺乏病原学证据,常常因一时未能确诊,担心患有恶性肿瘤等导致焦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上述问题在急性发热伴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尤为突出,现就相关的几个常见问题,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点滴体会。
谢静王焕玲
关键词:急性发热单核细胞增多症内科医生
修改后Duke标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修改后 Duke 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 Duke 标准及修改后Duke 标准对临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1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患者应用 Duke 标准及修改后 Duke 标准进行诊断分组,前者确诊108例,后者确诊119例;前者可能53例,后者可能36例。结论修改后 Duke 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敏感性高于 Duke 标准。
杨德彦娄秀芬曹宁家刘正印王焕玲李太生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艾滋病患者消化道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被引量:9
2017年
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逐渐增多,其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性疾病,其中消化系统为其好发部位。由于艾滋病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不具有特异性,而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肿瘤性病变及病变范围,还可以指导穿刺活检,随诊评价治疗效果等,所以放射科医师需要认识到其影像表现,才能给予患者及临床医生更好的建议。本文主要总结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李平李娟薛华丹王焕玲李太生金征宇
关键词:艾滋病消化道造影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初探
由于SARS的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高,临床上尚无确诊方法,这给SARS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因此,研究SARS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SARS的早期诊断,并对探讨SARS的治疗有重大意义.
李太生邱志峰韩扬谢静刘正印马小军范宏伟吕玮王焕玲邓国华王爱霞
关键词:发病机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病SARS
文献传递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艾滋病、丙型肝炎学术会议纪要被引量:1
2004年
李太生徐小元王焕玲
关键词:艾滋病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