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敏
作品数: 68被引量:235H指数:7
  • 所属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滨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高昱
作品数:81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窄谱中波紫外线 疗效观察 寻常型天疱疮 银屑病 寻常型
张玉杰
作品数:102被引量:409H指数: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疗效观察 寻常型 特应性
杨磊
作品数:67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HLA-DRB1 疗效观察 寻常型 银屑病 痤疮
张建明
作品数:62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银屑病 小鼠 药物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
周淑华
作品数:77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汉族 天疱疮 HLA HLA-DRB1 寻常型天疱疮
玫瑰糠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9年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覆有领圈状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病程有自限性,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就淋巴细胞、朗汉斯细胞及一些细胞因子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即机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由朗汉斯细胞启动,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梁津宁王秀敏
关键词:玫瑰糠疹发病机制细胞免疫
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及丹参酮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王忠永邱会芳王秀敏周淑华张玉杰
关键词:痤疮性激素丹参酮
中间丝相关蛋白及其无效突变在皮肤屏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中间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是表皮终末分化的重要组成蛋白,主要存在于表皮颗粒层和透明层,参与组成皮肤表皮外层的角质包膜(CE),促进表皮分化,形成表皮角质层独特的屏障结构,在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FLG及其基因突变在皮肤屏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
李姝文王秀敏
关键词:IV变应性气喘病阻塞性肺疾病皮肤屏障丝聚合蛋白
超分子水杨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水杨酸别称β-羟基酸。早在古希腊、埃及时期就已发现柳树皮有解热、止痛的作用。1928年研究人员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酸,并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对于皮肤科领域而言,其是一种具有抗炎、广谱抗菌及双向调理角质层作用(既有角质促成作用,又有角质松解作用)的脂溶性有机酸,可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浅部真菌病、银屑病、疣、胼胝等[1]。
彭柔田兰馨慈雪王秀敏
关键词: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
Behcet病21例临床分析及眼内超声表现
2007年
目的:探讨Behcet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超声检查对眼部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Behcet病的临床资料,包括8例眼部损害患者(13只眼)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病变是本组Behcet病的基本临床特征,以口腔溃疡最常见。前房积脓,玻璃体雪球状浑浊,伴粟粒样强回声光点及纤维光带形成等是Behcet病的主要超声表现。结论:某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能是Behcet病的早期表现。超声检查可对Behcet病眼部损害以及本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用的影像学依据。
孔祥芹周淑华考华婷刘宁王秀敏张玉杰
关键词:BEHCET病超声
30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接触性变应原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张玉杰王秀敏高昱王忠永杨磊张建明李海英
关键词:皮炎湿疹斑贴试验接触性变应原
山东地区寻常型、脓疱型银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分析了其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7、DRB1*10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7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发病机理方面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基因,而后者又有其特殊的遗传背景。
周淑华王秀敏韩肇东杨磊张玉杰林麟靳培英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B7-H1及其受体PD-1分子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B7-H1和PD-1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24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的B7-H1及PD-1分子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者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与正常人对照之间以及在伴紫癜性肾炎组患者和非紫癜性肾炎组患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组B7-H1及PD-1在单核细胞上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43%±25.79%,0.84%±1.96%;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7.69%±8.31%、2.28%±1.95%。过敏性紫癜患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B7-H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t=3.62,P〈0.01),而PD—1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t=2.78,P〈0.01)。患者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表面B7-H1及P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敏性紫癜患者中伴肾炎组患者B7-H1在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上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81%±12.36%,8.78%±2.10%;无肾炎组分别为17.63%±25.63%,5.65%-4-3.96%;伴肾炎患者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B7-H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肾炎患者,t=3.05,2.25,P值〈0.01或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B7-H1表达升高,而PD—1表达下降,B7-H1与PD-1可能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魏义花李海英张玉杰杨磊王秀敏屈明芬冯爱平沈关心周淑华
关键词:白细胞PD-1
卡泊三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CD4CD45RO、CD4CD45RA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检测卡泊三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45RO、CD4CD45RA的变化,为临床应用卡泊三醇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NB-UVB联合局部外用卡泊三醇的治疗方法,以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评定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治疗前、治疗后6周患者外周血中CD4+CD45RO+T细胞、CD4+CD45RA+T细胞的水平。结果卡泊三醇联合NB-UVB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用NB-UVB组(χ2=8.437,P<0.05);卡泊三醇联合NB-UVB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人相比,其外周血中CD4+CD45RO+T细胞水平高(t=25.656,P<0.01),CD4+CD45RA+T细胞水平低(t=24.119,P<0.01);治疗6周后CD4+CD45RO+T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t=0.491,P>0.05),CD4+CD45RA+T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t=1.160,P>0.05)。结论卡泊三醇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李海英王秀敏于娟李玲玲张俊花安荣真魏义花
关键词:银屑病紫外线卡泊三醇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白介素35及EBI3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白介素35(IL-35)及其共同亚基EBl3mRNA的表达。方法分别采集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22例)、静止期(20例)、消退期(2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ELISA法检测血清IL-27、IL-35表达水平,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EBl3rntl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IL-27和IL-35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IL-27(226.72±71.32ng/L,160.80±20.02ng/L,181.93±27.36ng/L)表达与健康对照组(138.66±33.93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0.01);进展期、消退期血清IL-27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消退期血清IL-35(355.78±49.82ng/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309.36±36.10ng/L)、静止期(299.14±31.98ng/L)、健康对照组(292.43±36.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1,〈0.01),进展期、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核细胞EBl3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高20.15、16.17、19.74倍。结论IL~27、IL-35、EB13作为抗炎因子可能参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
李姝文王秀敏李玉娟
关键词:银屑病白细胞介素27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