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良方
-

-

- 所属机构:中南大学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涂青松

- 作品数:73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宫颈癌 药物疗法
- 魏瑞

- 作品数:38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鼻咽癌 鼻咽肿瘤 步长脑心通 血管性痴呆
- 袁君

- 作品数:56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宫颈癌 鼻咽肿瘤 宫颈癌组织 蛋白质组学
- 朱红

- 作品数:83被引量:30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蛋白质组学 宫颈癌 宫颈肿瘤 相关蛋白 S100A9
- 周琴

- 作品数:13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晚期宫颈癌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宫颈肿瘤 预后因素
- 奥乐防护液对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作用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观察奥乐防护液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收入院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预防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中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后应用奥乐防护液.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奥乐防护液对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
- 洪继东涂青松袁君申良方王学伟王龙云李建璜唐建兵
-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皮炎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至40Gy,再予后程适形放疗加化疗。适形放疗25Gy-30Gy,肿瘤总量65Gy-70Gy;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mg/m2,d1,亚叶酸钙100mg/m2,d1-5,5-氟脲嘧啶500mg/m2,d1-5。结果:患者有效率为90%;12、24、36月生存率分别为83.3%,60%,40%;12、24、36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83.3%,56.7%。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为主要副反应,多为1-2级。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控制率和生存率。
- 魏瑞张阳德何剪太申良方洪继东王龙云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 腺病毒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聚已烯亚胺-四氧化三铁(PEI-Fe3O4)纳米粒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宫颈癌E1A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E1A基因经PEI-Fe3O4纳米粒载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用细胞计数法测绘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及软琼脂集落形成数目,观察E1A基因对该细胞系体外生长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1A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E1A基因的人宫颈癌细胞系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是转染空载体组的1.53倍,是Hela细胞组的1.58倍;未经转染的Hela细胞系、转染空载体纳米粒的Hela细胞系(Hela-vect)及转染E1A基因的Hela细胞系(Hela-E1A),细胞集落形成率分别为30.48%,28.32%和6.62%,转染E1A基因组(Hela-vect)明显低于Hela和Hela-vect组(均P<0.05)。与Hela及Hela-vect组的集落形成率相比,Hela-E1A组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78.28%和76.62%。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E1A基因能在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且显著降低了HER-2/neu在宫颈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EI-Fe3O4纳米粒E1A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1A抑制HER-2/neu基因的表达有关。
- 欧阳红匡韦陆周琴贺理礼周略欧阳淑玉申良方
- 关键词:人宫颈癌细胞E1A基因HER-2/NEU基因
- PEI-Fe_3O_4纳米粒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PEI-Fe3O4纳米粒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1A基因对宫颈癌放、化疗增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照空载体细胞(Hela-vect)、转染E1A基因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E1A),使用流式细胞仪(Coulter-profiloⅡ型)测定DNA含量,计算机分析细胞周期。结果Hela-E1A组与Hela及Hela-vect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G1期无明显变化。结论PEI-Fe3O4纳米粒E1A基因能改变人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分布,使该细胞周期出现S期抑制和G2/M期阻滞,为进一步研究E1A基因对宫颈癌放、化疗增敏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申良方张阳德
- 关键词:E1A基因癌细胞周期G2/M期阻滞S期细胞比例化疗增敏G1期
- 沉默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 2016年
- 目的探索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iASPP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临床样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差异、结直肠癌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mRNA和蛋白质iASPP表达差异;然后在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转染iASPPsi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ASPP mRNA表达效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ASPP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MTT法和Brd U法检测沉默iAS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ASPP mRNA表达相比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结直肠癌细胞LoVo、SW620和SW480中iASPP mRNA和蛋白质表达相比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均上调;在SW480细胞中转染iASPP-siRNA可下调iASPP的表达;沉默iASPP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结论沉默iASPP基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 伍海军何宏梁昱袁君周蓉蓉黄进申良方
- 关键词:SW480增殖结直肠癌
- 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己糖激酶2和丙酮酸激酶2与放射治疗抵抗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宫颈鳞癌中高表达的己糖激酶2(HK2)和丙酮酸激酶2(PKM2)与放射治疗抵抗的相关性尚不清楚。该实验研究HK2和PKM2的表达对放射治疗抵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局部进展期宫颈鳞癌(LAC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射治疗敏感患者85例,放射治疗抵抗患者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K2及PKM2表达。结果放射治疗抵抗组和放射治疗敏感组的HK2高表达分别为80.9%和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放射治疗抵抗组和放射治疗敏感组的PKM2高表达分别为87.2%和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放射治疗抵抗组分为3个亚组:放射治疗未控制组、局部复发组及远处转移组。3个亚组的HK2和PKM2高表达与放射治疗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K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8%和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KM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单因素分析表明,HK2、PKM2、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及肿瘤大小为宫颈鳞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后指标[HR_(HK2)=3.454,(95%CI1:1.764,6.765),P_(HK2)=0.000;HR_(PKM2)=3.278,(95%CI2:1.535,7.000),P_(PKM2)=0.002;HR_(FIGO分期)=2.610,(95%CI3:1.453,4.689),P_(FIGO)分期=0.001;HR_(肿瘤大小)=3.366,(95%CI4:1.885,6.012),P_(肿瘤大小)=0.000]。结论高表达HK2和PKM2与放射治疗抵抗性密切相关,是LACSCC预后不良因素之一。HK2和PKM2有望成为预测放射治疗疗效和指导治疗的理想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 刘妙妙黄昕琼赵雅洁申良方
- 关键词:糖酵解免疫组织化学
- 放疗加化疗治疗高危远转移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化疗在高危远转移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6年 3月~ 1998年 6月 ,8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和放疗加化疗组 (综合组 )。每组 42例 ,单放组采用加速器 6MV -X线加9- 12MeV电子线照射 ,鼻咽中平面剂量 70~ 80Gy ,颈部根治剂量 6 5~ 75Gy ,颈部预防剂量 5 0Gy。综合组除接受上述处理外还接受顺铂 (DDP)加 5氟脲嘧啶 (5 -FU)加亚叶酸钙 (CF)化疗 4周期 ,第 1周期化疗在放疗前 1周进行 ,第 2、3、4周期化疗分别在放疗结束后 0周、4周、8周进行。结果 :3年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率、近期肿瘤消退率综合组分别为 73.8%、6 9%、85 .7% ,单放组分别为 5 2 .4%、45 .2 %、6 6 .7% ,综合组高于单放组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 2 3.8% ,单放组为 47.6 % ,以单放组为高 ,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综合组为 2 0 .4个月 ,单放组为 7.9个月 ,综合组出现得较迟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放射性脑病综合组出现 2例 ,单放组 1例 ,严重张口困难综合组 1例 ,单放组0例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DDP +5 -FU +CF能提高高危远转移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局控率、肿瘤近期消退率 ,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延长远处?
- 申良方涂青松杨振姜武忠朱红王龙云李建璜雷明军
- 关键词:鼻咽癌化疗
- 1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持续8月病因分析
- 目的 通过11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测序来分析比较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全血细胞减少(Ⅳ度骨髓抑制)病因方法 收集10例放化疗后正常血象的宫颈癌患者及1例治疗后全血细胞减少持续8月的宫颈癌患者(病患)外周血.对照组患者...
- 周琴傅军王颖申良方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扰RNA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表达调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低分化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Z,并分成正常氧状态培养组(20%)和低氧(1%)培养组。采用脂质体(LF2000)将VEGFsiRNA转染两组细胞,并采用RT-PCR、ELISA检测鼻咽癌细胞在正常氧状态和低氧状态下VEGF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在正常氧和低氧状态下,VEGFsiRNA均能明显抑制VEGFmRNA的表达(P<0.01);正常氧状态下VEGFsiRNA的抑制效率比低氧状态高。正常氧状态下: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VEGFsiRNA组CNE-2Z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423.92、419.68和328.86pg/mL;低氧状态下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813.62、799.89和500.96pg/mL,转染VEGFsiRNA组VEGF的表达下调。结论VEGFsiRNA能有效地、特异地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因而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 周蓉蓉申良方
- 关键词:RNA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鼻咽癌基因治疗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0
- 2003年
-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12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组间均衡设计分为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和放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试验组 ) ,每组 6 0例。评估二组病人放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局控率。分析放疗前后CD3+、CD4 +、CD4 +/CD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局控率 (CR)为 78.3 % ,而对照组为 73 .8%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放疗后对照组CD3+、CD4 +、CD4 +/CD8+降低 ,CD8+增高 ,放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治疗组放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治疗组头晕、乏力缓解率为 81.5 % ,对照组为 44 .8%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且副作用轻 ,但不能提高局控率。
- 朱红申良方涂青松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中晚期恶性肿瘤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