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如
-

-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立军

- 作品数:85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汉字 汉字构形 文化解读 文化 汉字形体
- 吴欣歆

- 作品数:198被引量:67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高中语文 语文 教学设计 写作 语文课程
- 王越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
- 汉字规范工作的回顾与展望——《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十周年座谈会综述
- 2023年
- 2023年12月9日,《通用规范汉字表》(以下简称《字表》)公布十周年座谈会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承办。国家语委、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高等院校、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与会并讲话,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副司长王铁琨先生和《字表》送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先生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奇共同主持。
- 安美璇白如
-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通用规范汉字表》汉字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副所长
- 海峡两岸异体字整理现状及其启示——以大陆《新订异体字表》异体字在台湾留存情况考察为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异体字整理是汉字规范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课题。由于海峡两岸汉字规范整理的目标和原则不尽相同,双方对于异体字的处理结果也就存在着不少差异。本文试图从规范字表、权威辞书及实际应用三个层面,对大陆《新订异体字表》异体字在台湾地区的留存情况进行考察,力求真实反映《新订异体字表》异体字在台湾地区实际语言生活当中的使用情况,并借以探讨两岸异体字整理理念、处理原则的异同,为大陆异体字的整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 王立军白如
- 关键词:异体字汉字规范
- 由今探古 循古知今——“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学举隅被引量:1
- 2021年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这一活动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以零散累积为基础进行归纳统整,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推动理性思考。具体到本单元中的"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模块,教师需在认知基础层面引导学生建立"古今有别、古今沟通"的核心理念,在操作方法层面以串联词义引申义列为重点整理一词多义,同时向学生提供"示范引领类""知识补给类""材料分析类"等多层次、多指向的学习资源。
- 白如吴欣歆
- 关键词:古今词义词义引申学习资源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认知误区及其澄清被引量:13
- 2022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提法内涵丰富,厘清其内涵,澄清相关认知误区,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语文课程的实施质量。第一,“传统”强调文化贯通古今的特征,“古代”则是时间维度的分类结果,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有可能造成育人目标的偏颇并使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局限。第二,“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第三,“进语文课程”兼具增量、提质两种意思,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考相关命题的改革。
- 李煜晖白如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课程实施教育政策
- 汉字构形与中国古代的天人观被引量:5
- 2016年
- 天人观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先秦时期开始,对天人关系的相关论述就已蔚为大观。而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则蕴含着更为古老的造字时代的天人观念,早期先民的这些朴素认识,是后世成体系的哲学思想的早期渊源。从古文字构形的角度梳理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
- 王立军白如
- 关键词:天人观天人关系汉字构形
- 试论《毛诗笺》文意训释的语义构成
- 2021年
- 文意训释是传统的随文释义类训诂著作中常见的训释类型。与词义训释相比,文意训释对具体语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但这些训释并非随意而发,其内部语义结构亦有规律可循。以《毛诗笺》为例,其文意训释的语义成分可以分为“客观词义信息”和“语境信息”两大类,这些语义成分的组构方式则有“添加”“转移”“整合”三种类型,分别对应文意训释与被释词客观词义之间“相合”“相交”“相邻”三种关系。这也说明,古人对于典籍中语词意义的理解虽然会受到不同层次语境信息的影响,但总体上仍围绕客观词义展开。通过对文意训释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加深对典籍训释材料的理解与认识,亦可为词汇语义学的研究提供参照。
- 白如
- 关键词:语义构成
- 郑玄《毛诗笺》基于对文语境的训释及其特色被引量:1
- 2019年
- 《毛诗笺》在改易《毛传》时,对对文语境的不同理解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郑玄认定相对称的结构形式即为对文语境,其内部处在相同位置的语词在词性类别、语义特征方面应当保持高度一致。基于这一认识,郑玄对《毛传》相关训释中一些词性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对于《毛传》所认定的类义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当《毛诗笺》与《毛传》就小序所代表的义理思想有不同理解时,郑玄则既照应经义思想,又遵循其自身对对文语境的理解,从而对相关语词进行成组的系统改易。从《诗经》本身的特点来看,郑玄基于对文语境所作出的一些训释未必可取,其屡用校勘改字的方式来贯彻自身训释理念的做法也多为人所诟病。这样一些训释虽然并非完全得当,但从训释生成的角度看,郑玄从中体现出的极为鲜明的训释理念是值得关注的。
- 白如
- 从语法知识到诗意审美——第四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例谈被引量:2
- 2022年
- 语法知识是把握语言内部规律、提升语言运用规范性的一个重要抓手。语法教学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呈现,通过“学—用”双向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习得并巩固语法知识,同时助力语文素养的多维建构。本文以任务群“词中观月:摹月类词语梳理探究”的任务设计为例,梳理以“月”为中心语的偏正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明晰概念、整合材料、分类分析、提炼总结等探研步骤,夯实语法知识基础,感受汉语词汇及诗文的意境美感,培养建立在语理规律认知基础上的审美素养。
- 白如
- 关键词:偏正结构语法教学审美素养
- 无独必有对:朱熹《大学》《中庸》阐释的文本结构与经义生成
- 2024年
- 文本结构的理据重构是经学典籍义理生成的重要方式,典籍的结构化程度与义理思想的致密程度具有正相关的联系。朱熹的《大学》《中庸》(简称《学》《庸》)阐释充分发挥章句体“离章辨句”的功能,通过文本结构的多维调试,完成理学化重塑。朱熹的哲学思想与注经实践内外贯通,“无独必有对”既是其理学思想层面的认识论,也是指导其经典阐释的方法论。尤其在《学》《庸》阐释中呈现出鲜明的对称化追求:对于经文中的对称表达,多通过“添加一致性概念”“嵌入成对式概念”的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分析;对于单句、句群、章节之中的非对称结构,则通过“二元切分”“并蒂架构”“对称排布”等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组构。在“无独必有对”理念的作用下,《学》《庸》阐释建构起围绕关键理学概念展开的义理体系,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和精密化程度大大提升。其中就单句、句群文本脉络展开的结构化阐说,使得章句体具有了文章学的特征,义理阐释也更为邃密通贯。
- 白如
- 关键词:文本结构章句
- 试论“如犹当也”
- 2016年
- 常用词“如”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建议或规劝.以王引之为代表的“如犹当也”的观点受到现代学者的广泛认可,不过其训释原理还有待探寻.从句法环境看,“如”较多使用在“若……,则勿/弗……”这样的假设条件句中.该句式表示劝诫、建议的语义内涵较明显,使“如”的{应当}义?得以突显.从语义基础看,“当”“宜”“合”“应”等字有着从{符合、适合}义向{应该、应当}义发展的同步引申义列,而“如”字的{符合、顺应}义也有发展出{应当义}的可能.
- 白如
- 关键词:语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