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文凤
-

-

- 所属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所在地区:云南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吴鹤松

- 作品数:117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鼠疫 印鼠客蚤 流行病学 鼠类 碘
- 王国良

- 作品数:50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印鼠客蚤 鼠疫 毒杀 黄胸鼠 家鼠
- 陶开会

- 作品数:48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鼠类 黄胸鼠 毒杀 流行病学 印鼠客蚤
- 董兴齐

- 作品数:192被引量:1,05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质粒
- 冯星明

- 作品数:19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印鼠客蚤 毒杀 黄胸鼠 毒杀效果 杀虫剂
- 拜力坦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杀虫剂拜力坦对印鼠客蚤实验室及现场的杀灭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瓶膜法 ,现场用滞留喷洒法。结果 ( 1)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 ,KT50 呈现有规律的缩短 ,2 4h死亡率也逐渐增高 ,且均在 70 .0 0 %以上 ;( 2 )当药物浓度为 0 .0 0 3 12 5 %、0 .0 0 62 5 %、0 .0 12 5 %、0 .0 2 5 %时 ,10min内的击倒率均在 78.90 %以上 ,2 4h死亡率均在97.78%以上 ;( 3 )残效 :0 .0 12 5 %、0 .0 2 5 %两种浓度 4个月的击倒率均 >96.0 0 % ,2 4h死亡率均 >93 .0 0 % ;( 4 )现场灭效 :使用 0 .0 6%浓度对地面游离蚤的近期 ( 2d)校正灭蚤率为 83 .0 4% ,远期 ( 2 9d)校正灭蚤率为 77.79%。结论 拜力坦2 0 %乳油具有高效低毒、速杀、经济、对人畜安全等特点 ,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推广使用。
- 蔡文凤吴鹤松王国良陶开会罗启松梁伟王光惠马杰何伟平石兴建孔云泉管国壁
- 关键词:杀虫剂印鼠客蚤家鼠鼠疫
- 永胜县小型兽类的调查
- 2002年
- 1999年10月,我们对永胜县光华乡新民、新生等地的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据本次凋查结果和资料记载,载至目前为止,永胜县共有小型兽类4目7种11属18种,其中啮齿得7属13种,食虫目1科2属3种,攀(?)目1科1属1种,野栖食肉目1科1属1种,以啮齿目为主。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黄胸鼠为居民区常见种,大足鼠、巢鼠、黄胸鼠为农耕区常见种,是重点防治对象。
- 蔡文凤杨光荣熊孟韬陶开会吴鹤松
- 关键词:小型兽类年龄组成灭鼠
- 血吸虫病高原平坝型流行区鼠类调查被引量:2
- 1999年
- 作者于1998年9月对大理州巍山县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区的10个自然村在耕作地、稻田、居民区三种生境进行了鼠类的调查研究。结果共捕获标本905只,共计4目5科7属13种,其中啮齿目1种3属8种,食虫目2科2属3种,攀鼩目1科1属1种,食肉目1科1属1种,以啮齿目居多,黄胸鼠为优势种。成年黄胸鼠为78.43%,亚成年为9.31%,少年为2.84%。稻田、居民区黄胸鼠的性比分别为47.06%和51.05%。孕鼠率为26.83%,平均胎仔数为7.06只。在这些鼠类体内发现血吸虫、肝毛细线虫,多头绦虫等11种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巍山县鼠体内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这些也是人体寄生虫,家鼠类与人接触密切,人很可能感染上这些疾病,应予以重视。
- 蔡文凤杨光荣吴兴熊孟韬陶开会王国良范崇正
- 关键词:鼠类年龄组成血吸虫病
- 勇洙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杀虫剂勇洙对印鼠客蚤实验室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瓶膜法进行试验。结果 (1)半数致死浓度LC50:0.002 19432%(0.00204313%~0.00235670%);(2)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KT50呈现有规律的缩短,24h死亡率也逐渐增高;(3)当药物浓度为0.005%,0.01%时,KT50在6min以内,8min内击倒率均大于80.0%,24h死亡率均大于84.0%;(4)残效:0.005%,0.01%两种浓度120d内残效实验30min内的击倒率均为100.0%,24h死亡率均大于76.0%。结论 勇洙10%悬浮剂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较好,具有高效、速杀、残效较好等优点,可用于大面积灭蚤。
- 蔡文凤吴鹤松冯星明王国良董兴齐马永康
- 关键词:印鼠客蚤杀灭效果
- 天然除虫菊素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杀虫剂天然除虫菊素对印鼠客蚤实验室的杀灭效果。方法药膜法。结果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06mg/L(2.19~1.93mg/L);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KT50呈现有规律的缩短,24h死亡率逐渐增高;当药物浓度为6.25、12.5、25、50、100mg/L时,KT50在4min和6min内的击倒率均大于75.0%,24h死亡率均大于98.0%。结论2%天然除虫菊素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较好,具有高效、速杀、无残留、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等优点,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用于灭蚤。
- 蔡文凤吴鹤松董兴齐马永康宋志忠
- 关键词:天然除虫菊素印鼠客蚤灭效
- 云南金沙江水系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2001年
- 为探讨目前金沙江水系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于 1999年 10月按常规方法对人群、家畜及鼠类同步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血吸虫病感染率居民为 5 .92 % ,牛为 5 .32 % ,马属 (马、骡、驴 )为 0 .94% ,鼠类为 0 .14% ;RIT:人占5 9.6 4% ,牛占 38.6 7% ,马属占 1.6 6 % ,鼠占 0 .0 2 %。目前新民、新生 2个行政村血吸虫病的流行程度已大为减轻 ;人、牛仍为主要传染源 ,鼠在传播血吸虫病上处于极次要地位 ;防治上仍应加强健康教育 ,以人、畜化疗为主 ,辅以易感地区灭螺 。
- 吴鹤松杨光荣吴兴熊孟韬陶开会蔡文凤王群英李灿兴肖世江谭泽芬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 溴敌隆毒杀黄胸鼠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不同诱饵进行有选择性试验和无选择性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 有选择性试验 ,试鼠对 0 .0 0 5 %小麦、大米、稻谷和成品颗粒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 0 .88、0 .73、1.11和 0 .13 ,对 0 .0 1%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 0 .81。无选择性试验 ,0 .0 0 5 %小麦、大米和稻谷毒饵 1~ 4次给药 ,毒杀率均低于 3 0 % ,0 .0 0 5 %成品颗粒毒饵 2次给药 ,毒杀率为 80 % ,0 .0 1%小麦毒饵 2~ 3次给药 ,毒杀率分别为 60 %和 75 %。现场试验 ,0 .0 15 %小麦毒饵 3d饱和投饵 ,灭效为 93 .0 2 %。结论 溴敌隆自配的新鲜毒饵适口性好 ,但0 .0 0 5 %~ 0 .0 1%毒饵的毒杀率均较低 ,药物的质量应予重视。
- 熊孟韬陶开会蔡文凤
- 关键词:溴敌隆毒杀效果适口性黄胸鼠
- 三种有机磷杀虫剂对印鼠客蚤的灭效研究
- 2006年
- 目的实验室测试乐斯本、辛硫磷、敌敌畏3种杀虫剂对印鼠客蚤的杀灭效果。方法瓶膜法。结果(1)3种杀虫剂半数致死浓度LC50乐为5.961 5 mg/L,LC50辛为6.787 3 mg/L,LC50敌为7.834 3 mg/L。(2)敌敌畏浓度在1002、00 mg/L时的KT50分别为9.0和4.2 min,24 h死亡率均为100%;辛硫磷在这2个浓度的KT50分别为44.5和23.6 min,24 h死亡率分别为98.7%和97.8%;乐斯本在这2个浓度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98.9%和100%。(3)浓度为100、200 mg/L时,敌敌畏18 min的击倒率分别为94.5%和100%,辛硫磷17 min的击倒率分别为24.4%和41.1%。(4)残效:在浓度为50、100、200 mg/L时,辛硫磷30 d残效30 min无击倒,24 h死亡率为0;敌敌畏30 d残效24 h死亡率分别为0、16.7%、31.0%,效果较差。结论3种药物在同一浓度下的速杀作用效果敌敌畏>辛硫磷>乐斯本,可将速杀效果好的与残效作用好的杀虫剂混配用于灭蚤。
- 蔡文凤吴鹤松陶开会冯星明王国良董兴齐宋志忠
- 关键词:乐斯本辛硫磷印鼠客蚤灭效
- 奋斗呐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为筛选出优质高效的杀蚤剂,在现场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奋斗呐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药膜法。结果(1)当药物浓度在12.50 mg/L以上时,KT50在7 min以内:12.50、25.00、50.001、00.00 mg/L的KT50分别为6.19、6.14、5.06和4.64 min;(2)当药物浓度为100.00 mg/L时,24 h死亡率为100%;(3)100.00 mg/L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120 d后,仍可使100%的试蚤死亡。结论奋斗呐5%可湿性粉剂毒力强,气味小,对人畜较为安全,残效时间长,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使用。
- 吴鹤松蔡文凤冯星明王国良董兴齐马永康宋志忠
- 关键词:奋斗呐印鼠客蚤毒效毒杀药物浓度可湿性粉剂
- 云南丽江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鼠体蚤的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小型兽类鼠体蚤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为鼠疫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丽江玉龙县18个自然村和古城区9个自然村范围内,按鼠疫监测方案进行鼠疫监测,捕获小型兽类,梳捡鼠体蚤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对蚤进行种类鉴定;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蚤种构成、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结果此次共捕获鼠体蚤2 831只,包括3科9属11种,其中特新蚤指名亚种占53.87%、方叶栉眼蚤占27.27%、棕形额蚤占7.77%、缓慢细蚤占7.74%,其余7种蚤占3.35%;鼠体蚤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0.194 2~1.458 9、均匀性指数(Pielou)0.280 2~0.922 9、优势度指数(Simpson)0.038 1~0.907 6、丰富度指数(Margalef)0.215 8~1.260 3。结论云南丽江鼠疫疫源地中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
- 蔡文凤张福新王国良张正飞梁云高子厚张长国宋志忠
- 关键词:鼠体蚤群落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