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叶斌
-

-

- 所属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论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注重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 2007年
- 在我国的师范院校美术课程中,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内容仅占美术教材很小的比例。片面强调西方美术领域中的素描、色彩.油画、水粉、水彩等课程内容,而忽视民族美术的教育,尤其是民间美术教育,这是相关艺术院校中长期以来固存的弊端。自上世纪”五四“之后,在蔡元培、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等一批艺术教育家的倡导和积极努力下,引进西方美术的教育模式,建立学堂制,开班授课。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写生为主。教育内容中包括素描、色彩,同时开设了裸体写生课程,在当时的环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引发军界直接干预艺术教育的滑稽事件。50年代全面套用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素描教学内容基本限定在明暗调子的石膏系列,以模仿逼真为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量花在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当时的理念是:大学阶段是炼钢的过程,至于创作,则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生活之后的事。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80年代初,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对世界教育状况的了解,一些先知先觉的美术教育家开始了对美术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但是,对民间美术列入教材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体现在大学阶段的教材中。
- 钟叶斌
- 关键词:民间美术教育师范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艺术教育家美术教材社会意识形态
- 课堂美术批评与主体性人格培育研究
- 人的主体性素质已成为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客观世界的开放与发展,孕育了它的复杂与易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确立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和发展自我意识,加强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育,使其自觉的将德性追求当作人生的目的和归宿,成为既...
- 钟叶斌
-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批评主体性教育人格中学教育
- 文献传递
- 主体性人格培育与美术学科教学的研究
- 2008年
- 美术教育与主体性人格培育在其理论内涵和终极目标方面都有一致性,即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人的发展。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人格培育是主体性教育在具体学科方面的实施。课堂美术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是我国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
- 钟叶斌
- 关键词: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教育